苗族芦笙舞的起源与发展
2018-04-23万斌
万斌
摘 要: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苗族的鼓舞和芦笙舞都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的重要的舞种,传承着中国的舞蹈和历史文化。在这里,主要介绍了苗族芦笙舞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体会我们文山的苗族的魅力风采。
关键词:苗族;芦笙舞;起源;发展演变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相传原始社会的“三苗”或“又苗”就是苗族的祖先。苗族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拥有着丰富的歌曲和舞蹈。苗族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传承着远古的文化意义。苗族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舞蹈,在民间流传着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各种舞蹈。而在苗族的舞蹈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芦笙舞,也是我们国家流传最广的苗族舞蹈,在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每年都举行着芦笙舞的盛会。芦笙舞表现出苗族的文化和习俗,凝结着苗族的文化精髓,传承者苗族的民族精神。
一、芦笙舞的起源
苗族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苗族的文化绚丽多彩,有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而芦笙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是苗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结晶。芦笙是文山苗族的主要乐器,也是苗族的符号和象征,苗族同胞们通过芦笙舞来表达思想感情,是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的支柱。关于芦笙舞的传说和起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增加了芦笙舞的神秘感,吸引着人们对芦笙舞的热爱。
在苗族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关于芦笙舞的起源,有着一个朴素的神话。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那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大地上一片荒凉,寸草不生。那时,苗族的祖先是靠着对各种飞鸟走兽的狩猎来生存的,而当时存在着捕获的困难,而就在这时,有位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森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就开始创造出芦笙来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正因为有了芦笙和进行模仿的动作,所以人们每次出猎都能够收获很多的鸟兽,于是芦笙舞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生活的必须而世代相传了。
而在有些地方也流传着,芦笙和芦笙舞的创造是源于两位女性同胞。据说在远古的时候在雷公山脚,有一苗族姑娘长得很漂亮,一天忽然被一野鸡精抢入洞穴中。在姑娘万般无奈之时,连续两天听见洞外有竹管声,姑娘在洞中用口哨声和竹管声对吹,最后被这个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寻声找到洞内,并将分管交给这个女孩吹奏娱骗野鸡精,男孩侍机将野鸡精杀死救出女孩,之后;就将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芦笙,这就是芦笙的起源。而芦笙舞蹈的起源,传说是某苗寨有一位很漂亮的姑娘,叫做葛仰香,她与一个穷苦的青年相亲相爱,然而有一恶霸财主想去霸占。一天葛仰香与这位青年双双相约远离他乡。但却被财主知道了,带着家里的家丁尾追二人。当追至一山崖时,青年摔下悬崖身亡。葛仰香为此悲愤不已,便在大年初一邀约同伴一起吹空舞蹈,以悼这位青年在天之灵。当大家舞蹈至天黑时,葛仰香突然倒地,气绝身亡。后来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两位苗族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每每在过年过节吹芦史舞蹈以示纪念,所以就产生了芦笙舞,并且世世代代的传承下来了。
二、芦笙舞的类别及技巧
“芦笙舞”(苗语称“究给”)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因为舞蹈具有宗教、民俗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性质,在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根据舞蹈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对芦笙舞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自娱性芦笙舞、习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祭祀性芦笙舞和礼仪性芦笙舞。
在芦笙舞中最普遍与最广泛运用的就是自娱性的芦笙舞。因对舞者年龄、性别不限,所以很受很多的苗族的人民的喜爱。从动作特点上看,又可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前一种娴雅、端庄,后一种柔和、潇洒。常见的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男的吹小芦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芦笙的舞者围在中间,踩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摆动着身体绕圈而舞。有的地方还有高达丈余的特大号芦笙和各种长短不一的芒筒(一种用大竹筒制造的低音簧管乐器)在旁伴奏。还有一种是由一对以上的芦笙手作领舞,众人(多为女性)尾随其后围圈而舞。
作为求偶的习俗性芦笙舞,是每一年的“花山节”时必跳的。在这一天跳的芦笙舞,在古时候就被称为是“跳月”或者“跳花”。有这类习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设有“跳月”的月亮场或“跳花”的花场。这类芦笙舞尤以黔东南地区盛行的“讨花带” 和黔中地区盛行的“牵羊”较有代表性。讨花带是小伙子边舞边吹着芦笙曲讨花带子向自己爱慕的姑娘求爱。在这种场合,姑娘若与小伙子情投意合,就会把自己精心编织的花带,含情脉脉地拴在小伙子的芦笙上。这种形式主要是以芦笙吹歌传情,所以舞蹈动作幅度不大,舞步也并不复杂。牵羊是男青年在前面边吹边跳,尾随而舞的姑娘若爱上了某個小伙子,就把自己亲手编织的美丽花带作为定情的信物,拴在他的腰上,然后牵着花带的一端,跟在小伙子身后踏节而舞。
在进行芦笙舞竞技的比赛时,一般都是采用表演性的芦笙舞来进行集体的比赛。该类型的舞蹈,一般是以吹奏乐曲多,舞蹈时间长,声音谐和、优美、动作和步法丰富取胜。个人竞技,或以动作的节奏多变,疾急激烈见长,或以能否完成高难度动作取胜。表演系的芦笙舞,其舞蹈内容形式及其丰富,独具观赏性。主要的舞蹈内容有:黔西地区的“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和“芦笙拳”;桂西山区的有“过门坎”、“猴子上树”和“滚地龙”;黔东南地区的有“牛打架”、“斗鸡”等多种。例如:蚯蚓滚沙、滚地龙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头顶地为轴心,随后挺起,边吹奏芦笙边 翻身舞动。巧喝酒是在长凳上置一盛满米酒的杯子,然后,舞者围着长凳边吹、边舞、边下腰喝酒。滚山珠是边吹奏着芦笙边作向前和向后翻滚或倒立、叠罗汉等动作。
在芦笙舞中最原始的应该是祭祀性的芦笙舞了。过去,这类芦笙舞只在“吃牯脏”(杀牛祭祖)时才跳。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表现出对祖灵的尊敬和怀念,动作稳重、迟缓。祭祀性芦笙舞通常是在木鼓、铜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芦笙长达三尺至丈余。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祭祀性的芦笙舞逐步被其他类型的芦笙舞所代替,逐渐消失了。
最后一个类型,就是常常在婚礼或者是丧礼上进行的礼仪性芦笙舞。凡属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庆活动,则以动作跳跃、轻快,气氛热烈欢腾为特色。舞者也多在堂中起舞以示祝贺。在丧葬的仪式上,芦笙舞蹈的作用主要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和向死者致哀。在这样的场合,除在入棺仪式上有跨过棺木的跳跃动作外,其余动作均沉稳而有节制。
三、芦笙舞的发展
在如今人们只要一提到苗族,就会想到芦笙和芦笙舞。人们也只要一看到芦笙和芦笙舞,就想到苗族。因为,芦笙和芦笙舞是苗族人们的符号与象征,而如今的很多人也认为,苗族文化就是芦笙文化。芦笙是苗族历史长河的见证,在三千多年前的一本名著,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就记录着这样的诗句:“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而早在北宋年间,苗族的歌舞已经名闻遐迩,在京城引起轰动。《宋史?南蛮曲南蛮传》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数十人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而在明朝时期,梁左在《丹铅总录》中提到他在西南苗族地区曾见到过芦笙。在《南诏野史》也记载了居住在云南的苗族的服饰风俗:头梳发髻,戴耳环;未结婚的人用皮缚额,或头插羽毛;女子戴布冠,逃头衣,桶裙上挑五彩花纹。“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或以彩为球视所欢者掷之。暮则同归。”
“芦笙舞”(苗语称“究给”)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流传广泛,普及各苗族地区。其中尤以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最为活跃。在那里,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眾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芦笙舞是苗族最具代表的舞蹈,也是苗族人民最喜欢的民间舞蹈。芦笙舞蹈动作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动作表现或庄重肃穆,或节奏紧骤,或轻松明快、活跃敏捷都因场所与适用的不同而有异。芦笙曲与芦笙舞体现出苗族人民的各种文化形态。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的艺术财富。千百年,聪明的苗家人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芦笙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对传统的芦笙舞进行了改良,溶入新的动作内容,其表现内容和动作风格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外地的先进文化和本地传统文化的融合,使古老的传统舞蹈得到了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钎钎.云南苗族芦笙舞进入高校教学的实践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7.
[2]孔秀丽,倪明霞.论拉祜族“芦笙舞”及其教育传承的特殊功能[J].新余学院学报,2017,22(02):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