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用”教学法提升小学科学实验能力

2018-04-23章丽花

新一代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法实验

章丽花

摘 要: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过程,而不是教师讲解过程,只要学生敢于动手去做,主动地想去做实验,那么实验就会成功,教学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我就抓住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这一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只有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了学习之中,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科学實验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象更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四年级《溶解》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三杯清水与沙子、墨汁、高锰酸钾等,将这些物质放水杯中轻轻摇晃,学生发现这些物质有些不见了有些变色了,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困惑,物质去哪儿了?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让学生通过用脑、用眼、用手、用口掌握溶解这一现象,即“四用”。

关键词:“四用”;教学法;小学科学;实验

一、用眼观察,发现问题

用眼观察是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开始,是获取知识的前提。如:我解讲四年级上册《溶解》一课时,我先在准备好的三个杯子里分别放上大半杯水,把高锰酸钾、墨汁、沙分别放在三个杯里进行搅拌。通过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高锰酸钾和墨汁的颗粒不见了,沙子的颗粒沉淀下来。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的时候,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在观察中获取正确的、清晰的事实和现象。二、用脑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当他们看到放在水中的固体颗粒,有的消失,有的沉淀,水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时,学生积极动脑,灵活思考,找出发生现象的相同点:高锰酸钾和墨汁的颗粒不见了;不同点:放入高锰酸钾的水变成紫红色,放入墨汁的水变成黑色,放入沙子水变得浑浊。沙子再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高锰酸钾和墨汁的颗粒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同学们很快理解了这种现象叫溶解。而沙沉淀在杯底,没有溶解。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一方面掌握实际的操作知识,另一方面明确学习的能力和重点,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理论的必要途径。因此,对于实验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合作保证实验的完成,对于实验进行具体的理顺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完整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三、用手实验,证明结果

通过用手操作科学实验课,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布置带的东西拿,然后进行分组,每5人一组,按要求、步骤、操作程序一样一样的实验。他们在杯子里放了大半杯水,在每个杯里放一样物品,搅拌一下,把看到的现象、结果记录下来。我观察了一组实验,他们认真细致,把白糖、食油分别放在两个有水的杯子里搅拌。经过观察、思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得出结果。两种虽然都是液体,白糖却变成极小的微粒分散在水里能溶解,而食油漂浮在水面不能溶解,对溶解加深了记忆。四、用口说出现象、结果做好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目的要让学生用口说出做实验看到的现象、结果,才知道他们做实验的结果是否正确。实验后让他们各抒己见。说错的大家就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让学生把看到的现象说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从学生的神态、语言、动作看到学生特别爱上实验课。学生在学、做、想、说中提高了各种能力。因此,对于实验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合作保证实验的完成,对于实验进行具体的理顺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完整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五、结语

总之,积极探索形成了小学科学实验的“四用”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习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玲.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5.

[2]吴回春.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

[3]张玉平.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实验记录改进及优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4]章美丽.有效: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法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做个怪怪长实验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