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华隐去 拙朴为衷—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创作构思

2018-04-23屈培青李大为张恒岩

建筑 2018年7期
关键词:艺术馆院落贾平凹

文 / 屈培青 闫 飞 李大为 张恒岩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位于西安市临潼骊山脚下,总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艺术馆主要展示贾平凹先生的文学资料、图片影像和实物展示,如实反映作家的成长历程和创作经历,同时展示了贾平凹先生多年来个人藏品、书画作品等。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即是从陕西黄土地走出来的西部作家中的领军人物,又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关中农民。少年时代的复杂阅历,塑造了贾平凹先生俭朴、吃苦、坚韧、善于思考且从不张扬的个性。从他的《废都》《秦腔》等小说中,能解读出他对社会的碰撞,人生哲理的认识。其作品获得过国内外多个大奖,被誉为文坛的“奇才”。

而建造名家艺术馆,一方面是将名家一生的成长经历、文化作品及艺术修养整合梳理,直接呈现给公众,并与大众共享,感受艺术家的人生哲理,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艺术馆建筑语言的本身来诠释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和精神场所,使公众能直观而便捷地从艺术馆的建筑中解读和感受艺术馆本身的地域文化及艺术家自身的思想内涵。

寻找关中文脉

贾平凹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关中农民,并且一直生活在陕西文化和关中民风之中。在构思上,贾平凹艺术馆应从关中乡土建筑和贾平凹先生文学风格中去寻找创作灵感,将关中院子围合、封闭及序列的设计内涵与贾平凹先生喜欢建筑朴实无华、空间封闭安静的艺术家个性贯穿整合在我们的整个建筑创作之中。因为在表现名家艺术馆时,艺术家特定的审美追求和个性喜好对设计中的风格、功能、空间及艺术都有特定的影响。建筑方案先以关中民居与现代建筑的对话为切入点,在平面布局中,将关中民居四合院的平面和现代简约的几何体组合为一体,并通过叠加、旋转、碰撞、割裂,组合成了一组新的大小不同的空间序列。其中主馆建筑以关中四合院正房与厢房围合的院落平面和主馆中的小庭院, 正好与贾平凹的“凹”字的形式合而为一,具备了很强的空间感和主导空间。由于将第二组现代几何体与主馆在平面及空间上进行旋转、裂变,在关中四合院的周围割裂出几组不规则的三角形院落空间,三角形院落相比正南正北的传统型院落,少了死板,多了碰撞。这些空间依附和穿插在主体内外,但又不脱离主体,形成了适度和交错分散的多院落体系,创造出不同于普通形式的空间感,反映出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与碰撞,这也正是贾平凹先生文学作品中洋溢的文化转型中传统与现代碰撞与冲突的主要风格。

用建筑语言诠释思想

在建筑造型上,将关中民居屋子半边盖的单坡屋顶形式与三合院形式用现代建筑的手法去提炼它的内涵,用简洁、夯实、大气的外部造型和建筑符号整合为新的建筑语言,形成外实内敞的深宅大院。外墙材料用黄土地的夯土墙为肌理,粗犷而沧桑,并通过文化墙、垂花门、大宅门,青砖墙、漏窗等建筑语言来诠释贾平凹先生的艺术思想。

贾平凹艺术馆总体位置在临潼骊山脚下的一个坡地上,在艺术馆主入口前院处有两组高大的实墙面。其中一组斜墙面与主墙面形成一个夹角并斜插入主墙面。在斜墙面上,将贾平凹先生的文学巨著书名及贾平凹先生的名言刻在墙面上,组成了一个文化背景墙,既与主入口形成一个导向和呼应,又将关中的黄土地的夯土墙与贾平凹先生的思想结合在一起,使参观者从下而上走到馆前广场,有一个引导作用。同时,通过夸张放大文化墙给人一种震撼,让人感受到贾平凹先生其人其作品是深深根植于这片黄土地上。步入前院入口是一个经过尺度夸张的关中民居牌楼的剪影门洞,参观者先进入一个安静的前院,通过短暂的停留,步入青砖庭院,在大实墙面为背景下看到一棵桂花树,将城市喧嚣和浮华抛在脑后,沉静心灵之后再进入艺术馆主体。

主馆的大门则是一个放大的完全地道的传统关中民居的垂花门,与前院剪形镂空的牌楼相呼应,亦实亦虚。因为关中民居一般门都开在院落倒座的侧东南向,正对厢房的侧墙,不正对院落和正房,使人不会一目了然地看清院落,所以该馆的入口没有正对大厅,门厅与室内大厅形成九十度直角,使建筑内部主体空间不会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进入门厅正对着的是另一个三角形庭院,庭院内铺以鹅卵石地面,几块关中秦岭山下的巨石和拴马桩。整体庭院朴实、简洁、无华,因为贾平凹先生曾经把自己比喻成一颗天上来的“丑石”,他说是自己给自己打气, “丑石”坚硬顽强、从不张扬。既反映出贾平凹先生做人风格,同时又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

门厅的右侧是展厅,展厅的平面布置既是关中民居三合院的平面布局,又呈凹字形,上下两层。展示的内容与模式与其他名人艺术馆有所不同,不止是单纯地布置贾平凹先生的作品。一层为贾平凹先生的作品,分为四个区域:贾平凹先生人生经历及作品展示;展示贾平凹先生的艺术收藏;展示贾平凹先生字画;文化沙龙交流区及书屋。二层为影像厅、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展示区,主要是其他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巡回展示,也使贾平凹艺术馆不是一个静止的展示,而是与贾平凹先生文学及艺术作品产生对话的互动。参观者在这里既可参观馆内的展示内容,又可向外欣赏内庭院的景观,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在凹形中间形成主馆的中心庭院,庭院设计了一个镜面水面,在水面上还是放置一块巨石,反映出贾平凹先生静与硬的个性。

整个贾平凹文化艺术馆的设计是从传统民居建筑中去寻找素朴的文脉与苍古的意境,挖掘和提炼出民居建筑符号的逻辑元素,同时将贾平凹先生文化思想整合到民风建筑中形成新的秩序,并从现代建筑中折射出传统建筑的神韵,追求神似,使建筑的总体构思、空间序列、建筑尺度、单体风格以及材料肌理与传统建筑相和谐,在尊重历史而不是模仿历史的同时,赋予它新的气质和涵义。

猜你喜欢

艺术馆院落贾平凹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八一作品
J+生活艺术馆
“悦”艺术馆
“云”生活艺术馆
西安这座城
月迹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