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蹇先艾小说《水葬》时代主题浅析

2018-04-22张丽娅

当代旅游 2018年4期

张丽娅

摘要:蹇先艾是贵州本土作家,《水葬》是他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青年因为偷窃行为被村人处以极刑(水葬)的故事,作品反映了旧时代黔北农村人民的凶残、愚昧和无知,其时代主题鲜明。

关键词:蹇先艾;《水葬》;时代主题

蹇先艾,贵州遵义人,他不仅是贵州的本土作家,也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水葬》是他描写人间疾苦作品中的代表作,文章体现了那个年代黔北农村的落后与愚昧。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写的是一个青年因为偷窃行为被村人处以极刑(水葬)的故事。但是读后却让我们感触尤为深刻。那一时期有许多小说是通过描写落后农村的原始陋习来揭露深受旧习俗旧伦理道德毒害的乡民的凶残、愚昧和无知,如台静农的《拜堂》、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以及王鲁彦的《黄金》等,《水葬》同样是这样。主人公骆毛因为生活艰难所迫去偷窃,结果被村中的人发现活活处以“水葬”之酷刑,而耳聋的母亲却在家中等待着已被水葬的儿子。

文章看似没有加入作者任何主观的评价,全文都是在描写这一事情的经过,但是从字里行间,从词语的运用,我就已经感受到了作家强烈的情感。

我认为小说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押送骆毛去水葬直到水葬完成,二是骆毛母亲在家中等着骆毛的归来,这两部分的描写都很精彩。

第一部分中,一是神情描写,写押送骆毛的人脸上全是得意之色以及随行的人脸上的笑意和孩子们觉得有趣的神情。写出了乡民们的心灵在旧道德长久以来的束缚下已经变异扭曲,似乎认为完成这件事是多么的光荣与得意,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嘲讽之意。二是动作描写,“后面较远的闲杂人等跟着就像海潮一样拼命的撞过来”这就是人们听见骆毛再次开口后的反应。“拼命”二字也十分确切的写出了乡民看热闹的心理。这与鲁迅作品中众多的看客一样,他们冷漠、麻木,总是以一种看热闹的而不是同情与愤懑的心理来对待自己正在受难的同胞。三是语言描写,村中教书先生口中的“丧德呀,丧德”这句话是十分典型的反讽。自己不屑地说着别人“丧德”,却不知自己现在所做的和所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是多么的“喪德”,这也写出了封建知识分子的虚伪与装腔作势。他们虽然算是所谓读过书的人,但却无知的做着封建旧道德的卫道士。还有便是骆毛那句“是儿子打老子吗?”,这是典型的精神胜利法,面对这种荒谬残忍的处罚,他反抗过但是没有用,于是转向了自我安慰。还有那句来世“又是一个好汉”这都是自我安慰,对现实无望转而寄希望与来世,投水前眼前浮现老母亲的面孔,这也让骆毛更觉凄凉与无望。

这些描写中有对鲁迅作品的学习与模仿,骆毛的话也让我们想到了阿Q的那句“儿子打老子吗?”这都是对自我的麻木与安慰。村民们成群结队的去看水葬让我想到《阿Q正传》中写道阿Q处死前,那些赶来看砍头的人在阿Q看来就像是狼,他们看着阿Q就像是盯着食物的狼,而这些看热闹的村民不也是一群狼吗?他们依照“古已有之”的刑罚处死了骆毛,“吃掉”了骆毛。

这也更让我们想到《狂人日记》中那几句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的确那些所谓的“仁义道德”就是披着羊皮的狼,看起来善良无辜,其实凶残食人,而这件 千年来人们都被这样一只狼迷惑着,不去反抗与改变。而作者将这活生生的水葬描写出来就是为了唤醒更多的人。

文章第二部分的描写是最触动我内心的,骆毛的母亲,已经耳聋的老母亲,已经老的身形枯槁的老母亲,却在这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失去她的儿子,她唯一的亲人。最令人心伤的是儿子与她已经阴阳两隔的时候她却还在苦苦等待,一个老妇人等着已死的儿子回家,这是怎样一种让人绝望与窒息的感觉啊!

她定定的站在门边等着,焦急却又坚定,“一手牢牢地扣住门边”“目不转睛地凝望”“连动也不动一下”,嘴里还念叨着:“毛儿,怎么你还不回来?”。看到这里时,有种痛得想哭的感觉,我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个老妇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要如何过活呢,处死她的儿子不就等于也夺去了她的命吗!心里揪揪的疼,但却是隐忍的,不知为何要强忍,是在和那些残忍的村民较劲吗,也许吧。风中老人凄凉的身影就这样刻在我们心里,让我们耿耿于怀。

蹇先艾先生的《水葬》写尽了乡间民俗的残酷,乡民的无知和人与人之情的冷漠,但是仔细读来我们觉得也并非全是冷漠。文章快结尾处的“招儿媳妇急忙把儿子的嘴用手捂住,不让他说出来”与文末“招儿媳妇偷偷地跑到那个老妇门前看一看”都写出了招儿媳妇还是有些关心和心疼老妇人的,不希望她难过,这也表现出作者的一种希望吧。虽然现状残酷但还是在文末透出些许希望,或许很微小,但也让人在全文的凄绝的气氛的最后感受到点点暖意与希望。有希望总是好的。

在小说创作中,有时表现时代的主题,会显示出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但是,时代的主题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复存在,表现时代主题的作品也往往会因此而削减其魅力。因此,今天我们再看蹇先艾先生的小说《水葬》,其意义也许更在于文体之上。同其他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一样,蹇先艾在20世纪下半叶的写作,基本上是对意识形态的图解,甚至根据当时的意识形态对自己过去的作品进行改写。这已不仅是蹇先艾个人的悲哀,而是那一代作家共同的悲哀,或者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