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叙事散文教学设计优化

2018-04-22庞建惠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堂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庞建惠

【摘要】本文论述现代叙事散文教学设计要做到三个“优化”,即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达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引人入胜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叙事散文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堂结构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104-02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准备环节,是教师教学理念、专业素养、教学技能的重要体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设计情况息息相关。为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与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设计。现代叙事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教师在设计现代叙事散文教学时,要根据文本本身以及学生学情进行优化设计,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个“优化”,即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达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一、优化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知识、能力、思想全面和谐发展。要使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得到发展,思想得到落实,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是关键。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剔除那些粗浅、芜杂、偏离的内容,选择紧扣课文中心主旨且适合教学的内容,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优化教学内容要紧扣文本的中心主旨。文本的中心主旨是文本的“核”,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此为中心,以点带面。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是一篇饱含温情的叙事散文,该文通过记叙作者与长妈妈儿时相处的场景,抒发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教师在对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脱离中心主旨,而要侧重于分析长妈妈的形象以及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解析这类写人的叙事散文离不开人物形象分析,考虑到学生在讨论长妈妈的形象时可能会发生偏离,局限于长妈妈唠叨、粗俗、迷信等缺点,而看不到长妈妈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另一面,教师可预先设计一个问题:“你们都说长妈妈没有文化、很粗俗,那么没有文化的长妈妈为什么能为‘我买到别人买不到的《山海经》呢?”这个问题紧扣主旨,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地看待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优化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课文内涵丰富,但是课堂时间很有限,教师只能在多样化的文本解读中捕捉最适合学生发展的闪光点。以朱自清的《背影》(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为例,一般来说,对这篇课文有两个解读角度,一是强调生命的传承,父亲的背影不仅暗示了生命的苍老,也暗示了父亲这一身份的承接;二是强调父子深情。如果选择第一种解读,就要分析朱自清当父亲后的情况,这一点在文中没有谈及,而且八年级学生对“父亲”这一身份缺乏实际体验,不易理解。而第二种解读只要抓住四次背影来分析,就能有效启发学生理解父子之情,又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常被忽略的父爱。

二、优化课堂結构

我们都说一篇好文章要具备“凤头、猪肚、豹尾”的特点,其实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也应该符合这样的要求。教师在优化现代叙事散文教学设计时要将课堂结构设计考虑进去,开头要引人入胜,中间要丰富详实并达到教学高潮,结尾要收束有力,给学生课后思考的空间。

(一)开讲设计要有吸引力

开讲应做到言简意赅、生动有趣,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讲环节的设计中可引用图片、播放音频,如设计《背影》引入环节时,教师可引用当代画家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从罗中立画中的父亲过渡到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教师也可设计悬念,如在《秋天的怀念》(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引入环节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大家对史铁生有所了解,知道他一生都与病魔抗争,那么支撑他抗争下去的是谁?是谁告诉他要‘好好儿活?”开讲设计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教师要灵活运用。

(二)中间设计要高潮迭起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字词教学、语句赏析应该做到扎扎实实,而光有扎实还不行,还需要有高潮迭起的精彩片段,让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顶点,这样学生才会保持兴奋的情绪,课堂才会有丰富的生成。

要达到情感的高潮,教师要投入自己的情感,自己先为课文中的主人公所感动。一位特级教师在教《背影》时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呈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高潮处催人泪下。她在备课时想到了远隔千里、两鬓斑白的老父亲,忍不住落泪,而后她在教学中融入自己对父亲的感动与思念之情,学生自然被打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融入“情”字,有真性情且能“煽情”,引学生走进作品,跟着作者同喜同悲。

要达到思维的高潮,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制造一点认知冲突,通过矛盾之处激起学生的探索欲。进行《藤野先生》(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围绕课文中的一些冲突的地方设计问题,如课文写了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日本“爱国青年”挑衅等事,这些事似乎与藤野先生无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设置这样的认知冲突情景,引导学生自发探索问题,将课堂推向高潮。

(三)结尾设计要意味无穷

好的课堂设计要注重收尾,既不能草率而过,也不能过于啰嗦,无论是总结还是延伸,都要恰到好处,做到含蓄而深刻,耐人寻味。教师可采取警策收尾、抒情收尾、拓展收尾等方式。警策收尾是用精炼的教学语言告诫学生,让学生明白某个深刻的道理;抒情收尾是通过抒情的总结,让学生升华情感;拓展收尾或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文本,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课外天地,弥补课内学习之不足。

三、优化教学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层出不穷。优化叙事散文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散文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并深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常设问:“假如你是文中的××,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展开想象自行体会。假设这种方法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但是常见的假设比较单一,教师可以优化此方法,进行创新与深化,可以将多个假设进行套叠,形成问题群,从而变成教学中的亮点。在《散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备课中,教师可设计这样层层深入的假设问题:“‘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假如‘我不说服她,让母亲独自留在家中,就带着妻子和儿子去散步,结果会如何?当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时,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母亲的心情会如何?假如母亲没改变主意,走了大路,儿子的心情会如何?还会发生后面的故事吗?”这样叠加问题,能加深学生对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的感悟。

总之,教师在现代叙事散文教学设计中要做到教学内容、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的“优化”,让教学内容紧扣文本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让课堂扎实推进而又高潮迭起,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有效激活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引领学生达成对叙事散文的语言、意境和情感的深层理解和感悟。

猜你喜欢

课堂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