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2018-04-22张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张辉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教育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及教学环境的设置。在当前教育过程中,小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接触最多的就是日常的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情境化的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小学数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意义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教学方法,旨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生活化情境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1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的作用

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自身认知能力与理解水平有限,加上数学本身学习逻辑思维性很强,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讲述,那么学生不能够有效地理解教学的内容,所以需要结合一些学生生活的实例,这样能够让小学生明白教学中生活情境化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进行有效的掌握,对学生存在的各项问题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活化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地解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了许多全新的尝试,都取得了相应的教学成果。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相应的限制,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样也抑制了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能够有效地找到自身存在的各项问题,对于教师的各项任务都能有效地完成。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也促进了其探究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要注重突出教学的重点

从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教学来看,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停留在教学的表面,没有深入了解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内涵,认为教学活动中创设了全新的教学环境就是符合当前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将生活化的情境教学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摒弃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2生活情境的设定要符合学生品格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德育品格的培养也是教学的重点方面。但是促进学生德育品德的教育教学不是向传统教育一样对学生进行长期理论性的说教,而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身注重受到相应的教育。德育教学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是文科教师的责任,理科教师也需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责任。在实行生活化情境教学中融入更多积极向上的德育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生活化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行策略

3.1情境教学的设定要源于学生日常的生活

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格外注重小学生学习与实际生活中联系的部分,通过相关的研究中可以明确看出,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当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有关联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能反映出相应的教学反应,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当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后,便会觉得学习数学其实也很简单,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的畏惧感就会消失,从而提升学习的最大热情,带动课堂效率的提升。

3.2情境教学的设定要高于生活,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数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其他课程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系统完整性和逻辑思维性要求较高。准确的说,数学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有效教学实例进行有效地提炼整合,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接受教学知识。所以,在展开生活化情境教学时,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在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创新,创设更高于生活的教学环境,发掘出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跨越相关的学习难题,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数学计算题时,例如“169+89、147-89”这样的题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对于这样的题目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转换,还是保持着原先的加法计算,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还不能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如果转换思维进行减法运算,那么很快就能得出最佳答案,比如169+89=169+90-1。教师在讲解此类计算问题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比如现实生活中买东西找零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大多人都是付整找零,让学生从生活中展开有效地想象。类似于这般高于生活的情境能够将生活化的问题塑造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现实的教学情境中解决各类问题,帮助学生从实际中解答学习问题,简化各类复杂抽象数学知识。

3.3情境教学回归生活,提高学生应用的能力

数学的知识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为生活所服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生的应用能力,将课上学到的知识点解决现实中的各类问题,这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感受到数学强大的应用力,同时也是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强大动力。

比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比如五年级的同学出去春游,在路边看见了一个水塘,上面立着告示牌,内容为平均水深是1.6米。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果同学们想在水里面游泳,有没有危险呢?此时学生便对平均数的概念进行积极的回忆与现实的计算,加深了知識点的理解与记忆。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更多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中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有效提升学习成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03):110-11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