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8-04-22夏艳姝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培养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应建立系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各方面入手,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会计学专业是目前本科的热门专业之一,为解决目前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应构建健全的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课题组通过调研黑龙江省内用人单位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最终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一三三”三层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为立足点,从顶层设计、核心层和保障层三个层次构建创新企业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1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应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标,可将人才培养目标重新确定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熟悉会计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会计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非营利性机构等从事会计实务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即能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又体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核心层——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2.1完善課程体系

建立“三渗透、三结合”的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三渗透”是指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素质课程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三结合”是指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相结合,专业课程与职业综合能力课程相结合。

在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和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其中创新创业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且保证连续四年不断线,如一年级入学教育中的《职业定位及规划》、二年级的《创业基础》与《电商创业实操》、三年级的与专业相关的《VBSE企业运营与管理》、四年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体验》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创新创业课程更加层次化、系统化、专业化。

2.2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大力开展探究式、启发式、案例式以及翻转课堂等方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的覆盖面,鼓励教师把国际前沿专业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等融入课堂教学,加强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

在教学手段创新方面,除了传统的讲授、多媒体演示以及实践操作等广泛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外,还鼓励运用网络、翻转课堂、慕课以及SPOC等教学手段,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教学环境的创新方面,首先可以设置了更多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社会实践调查等,以激发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热情。其次,可将教学与创新创业竞争结合起来,定期举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如创业技能模拟商业实战大赛、ERP沙盘大赛等,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2.3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应结合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会计学专业课程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要能够贯穿企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战略、创业实践等各阶段。应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形式制定动态的评价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考核方式可以采取口试、试验、参与科研、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通过面谈、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以及问题讨论等形式考查和评价。

3保障层——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地地和校园环境

建设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除了对在校专业课教师进行培养外,还应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实地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为会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支撑。同时,加强校企联合教学,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加强校企联合教学,使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管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同时还应关注人文素质教学,构建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校园环境。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黑龙江省民办本科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课题编号:16Q219。

作者简介:夏艳姝(1977-),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黑龙江财经学院会计系教师,研究方向:会计学、审计学。

参考文献

[1] 赵颖.“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J].中国商论,2018(18):185-186.

[2] 王骏飞,姚君宋,作忠.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8(04):175-177.

[3] 吴雅婷.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分析现代经济信息[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417-418.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