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及克服
2018-04-22农福庞
农福庞
摘 要 每个大学生都很清楚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都希望能够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探究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种种障碍的原因,寻找有效对策,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障碍原因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相当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但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有的交往顺利,心情舒畅、身心健康;有的交往受挫,便心情郁闷,身心疲惫,产生各种不良后果,这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极为常见的现象,直接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那么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1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
1.1性格内向
内向的人之所以无法很好地展开人际交往,是因为他在与人交往时,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担心自己说了什么不合适的话、做了什么不恰当的事。他总是在注意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担心如果自己这样做别人会怎样想或者自己那样做别人会怎么看。他总是在想着自己,而没有去关注他人、了解他人。内向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脸色绯红,说话音量低而小,严重者怯于交往,对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法与人沟通,造成交往双方的不理解或误解,妨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1.2嫉妒自卑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进而产生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
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往往忍气吞声、自怨自艾。实际上,自卑并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理想化完美化,惧怕丢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1.3自负孤僻
自负者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在交往中不受人欢迎。
孤僻也会导致交往障碍,具体表现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结果是水至清则无鱼,与人不合群,待人不随和。这样从心理上与行为上与他人有着屏障,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
1.4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另一种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人格的差异往往带来交往中的误解、矛盾与冲突,人格不健全可直接造成人际冲突。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而产生矛盾,而相同氣质类型的人没有互补也很难相处融洽。
1.5心理阴影
有的人小时候曾经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训斥甚至体罚,或者被同学、伙伴欺负和欺骗,内心没能养成对他人的信赖感,长大后往往不愿与人交往。上大学后心里的阴影依然存在,为了避免受伤,继续当个独行侠。
2常见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
2.1积极主动,热情交往
对于性格内向的人,要引导他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正确的认识,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这是克服内向及社交恐惧的最重要一点。要鼓励内向的人热情主动与他人交往,不逃避、不孤守,积极把自我融入群体中。
2.2真诚赞美,自尊自信
真诚赞美与肯定对方是获得别人接纳的重要途径。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自尊心极强,因而在交往中首先就必须懂得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这是成功交往的一半。
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而后有他尊。在人际交往中,不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要自信自尊。只有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2.3平等待人,开放包容
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同学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和包容来自四面八方、性格各异的同学。努力克服孤傲的心理,增加心理透明度,用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人文往,吸纳别人的长处,享受、体会人际交往的情意和欢乐。
2.4正视自己,悦纳别人
对于有人格障碍的大学生,首先要提高认识,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正视自己,扬长避短,以适应社会环境。其次,要格外注意交友间的“心理相容原理”。一个心理相容性大的人是“豁而达理”的,容得下他人的不同看法、态度和行为特征;也能悦纳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难以改变的个性特征和外表特征,从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2.5走出阴影,拥抱世界
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迷恋过往的伤口是心瘾,也是惯性的病态,每天都应更新心情、想法,在大学校园的新环境中,忘掉过去的阴影,走进阳光,拥抱世界,才会有令人愉悦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 黄红,张佩珍.学生心理行为指导[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