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4-22史银玲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行政执法依法行政

史银玲

摘 要: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以及关键性的环节是行政执法,同时也是依法行政的重点以及难点。在行政执法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转变政府的职能,采用法律的形式来对行政执法部门所具有的职责权限以及执法的程序给予确定,使得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不断的加强法制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的进程。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执法;法制监督

一、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执法的体制存在着问题,权利出现交叉

在我国行政执法的体制因为受到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执法相关体制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政企没有被分开,政事不分;各个职能部门出现条框分割、部门壁垒严重;管理的权限交叉的情况比较多,重叠、分头共同管理;各自为政。比如:针对于个体户的管理,就涉及到了工商、公安、税务以及卫生等多个行政执法的部门。对于文化市场进行的管理也涉及到了文化、工商、公安等一些执法的部门,在管理的過程当中出现多部门管理,多家进行收费的现象。这些情况使得各个职能的部门之间出现了职责不明的现象,受到相应利益的驱动,超越了自身的权限或者是放弃相应的职责,相互之间推诿,甚至出现了依法打架的现象。

(二)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牟利的行为导致职权的滥用

国家的行政机关作为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用国家的名义进行执法,本应该是吃皇粮办公差,根据相关的法律所收取的税款以及各种费用都必须要全部的交给财政进行管理。但是,财政划拨的经费是具有一定限制的,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经费非常紧张。因为很多种原因,有的行政执法的部门就利用手中所具有的职权超越自己的权限吃上了“杂粮”。使得很多本不应该收或者罚的都收了或罚了,应该少收或者是少罚的,也并没有少,反而出现了多收现象等,这样就使得职权滥用的现象经常的出现。

(三)行政的监督与行政的执法不相适应

在我国,行政的监督从相关体系上来分析是非常全面以及严密的,它主要是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自身进行的监督、党的监督、新闻舆论、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以及社会团体等社会上的监督。这样的监督体系在依法行政的过程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监督存在的缺陷逐渐被暴露出来,从外部的监督来分析,其一是权力机关监督的不力。我国的《宪法》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全国人大以及常委会属于权力的最高机关,同时也是最高的监督机关,也可以说人大对其行政主体的监督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规范性的操作程序,这样的监督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当前还是处于汇报、在开会期间质询等状态。其二是,国家的检察机关以及审判机关所具有的监督效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的人民法院能够通过行政的诉讼对行政机关具体的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这种监督必须是最有力的,但是因为法院的人、财以及物必须要靠政府来解决,使得司法的监督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二、加强行政执法的对策

(一)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转变政府的职能,使得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形式;利用法律的形式对其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规范

要坚持职权专属的基本原则,对各个职能部门存在职权不清的问题给予解决,不论是失职或者是超越权限的问题。所谓职权专属也就是专门的法律规范必须要由专门的执法行政的机关进行执行;这种专门的行政机关必须要具有完整的职权。但是职权也要有一定的交叉,涉及到几个行政管理的部门进行管理的,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其职权的范围,使得共管与执法要履行自己的职权;进行专门行政的相关机关要有自己行政执法的相应措施以及手段,对本属于自己机关的法定职权进行转让、放弃的就算是失职,行使本不属于自己机关的职权的,就是构成了越权。

(二)行政执法与牟利的行为必须要脱节

行政收费以及罚没收入必须要与行政经费以及人员的福利相脱节,要严格的执行收与支两条线的相关政策的规定。必须要彻底解决行政机关吃“杂粮”的现实问题,避免行政机关出现牟利的行为。

(三)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

(1)必须要对人大监督进行强化,确保要以人大监督作为核心的监督体系,保证人大监督所具有的权威性。因此,必须要对党政的关系进行理顺,尽快的制订出相关的制度、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规定;对其司法的体制进行深入的改革,建立从上而下垂直的司法系统,从制度上保障司法机关能够根据相关的法律,独立并且公正的行使审判权以及检察的权利,不断加大司法机关具有的监督力度以及范围。

(2)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建立相应的体制与机制。首先是要对其行政监督的体制进行改革。行政执行的职能与行政监督的职能要进行分离,专门的监督机构要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改变对其同级行政机关依附的地位,确保所具有的独立性,并且要确保其权威性,使得监督的机关不会受到同级党政机关以及相关领导干部的干扰,独立开展相应的工作。另外,要用法律形式对行政监督部门具有的监督权力给予明确,确保行政法治的相关机构能够正确的纠正违法以及不当的行政行为。

(3)使得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不断加快新闻舆论相关法律的建立,使得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不断扩大,加大新闻舆论进行监督的力度,使得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威性以及实效性得到相应的增强。

三、结论

严格执法作为是依法行政的难点,在行政执法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行政管理的改革,转变其职能,利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其职能的权限以及执法所要遵循的程序,使其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把行政执法与行政的责任相联系,确保行政执法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不断推进行政执法的进程,实现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

参考文献:

[1]郭润生等.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J].行政法学研究,2015,03

[2]刘文光.我国依法行政的现实制约及其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14,12

[3]陈群健.21世纪依法治国面临的五大难题[J].福建法学,2016,01

猜你喜欢

行政执法依法行政
厦门公务员依法行政纳入晋升考核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税收执法面临哪些风险,如何应对
临沂市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环保监管
唐山市中心区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两法衔接”调研报告
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