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现状分析
2018-04-21侯慧卿田思慈陈洁莹
侯慧卿 田思慈 陈洁莹
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频发,并呈低龄化、严重化、普遍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以及义务教育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对校园欺凌问题广泛关注与研究,但大部分呈现为现象观察和主观反思层面,本文将从学生视角进行深刻剖析,探究校园欺凌的主体对于此问题的认知并提出基于学生诉求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校园欺凌;学生视角;教师助力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迁,而这种变迁正在影响着中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影响着他們的心理逐步成熟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少年思维的批判性不断增强,开始自己选择事物评价的标准。从传统的“社会教化”转向“自我教育”,他们开始自主鉴别评判自己所经历的内容,通过媒介实现自我教化,其自主性大大提高。而本研究的主体——中学生,正是处于心智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三观尚未成熟,与成人世界心理认知相比,具有他们独有的特点。以中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欺凌,理应基于学生视角进行研究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择保定市D中学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三个自然班共160人参与问卷调查,实际有效问卷共133份。在133名同学中,男女比例为1:0.9,单亲家庭学生占总人数的11.28%,学生学习成绩成正态分布。
为了解学生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笔者所在调研小组结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5 年在全球范围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 PISA)中校园欺凌的测量,立足于学生主体心理发展特征与校园欺凌实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二、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环境会对孩子身心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包括教养方式偏差、家长情绪控制能力差、家庭不和谐等因素。和谐、共享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形成阳光、积极的心理;单亲家庭或者缺少父母的关爱则容易导致孩子走向极端。
表1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学生在应对措施方面的比重
寻求教师、
家长帮助 反抗解决 其他(4种方式)
单亲家庭 32% 31% 37%
非单亲家庭 57% 16% 27%
如表1所示,在133名学生对校园欺凌现象解决方式的选择中,单亲家庭的学生选择“向家长或教师寻求帮助”这一解决办法的检出率(32%)低于非单亲家庭学生(57%);单亲家庭学生选择“奋起反抗,以牙还牙”这一解决办法的检出率(31%)高于非单亲家庭学生(16%),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指分别为7.002,4.787,P值均<0.05)。综上可知,单亲家庭学生在面对欺凌事件时,不希望向家长或者教师寻求帮助并且更可能采用回击的方式使欺凌问题恶性化。
表2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学生在应对措施方面的卡方检验
向家长或教师寻求帮助 奋起反抗,以牙还牙
卡方
df
渐进显著性 7.022
1
0.008 4.787
1
0.029
究其原因,由于单亲家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以感受到和谐健全的家庭氛围,容易形成独立型人格,加之单亲父母的家庭负担较重,很难做到对孩子身心的全方位照顾,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发展偏差,在遇到问题时更易采用极端方式并倾向于自己解决。
(二)教师责任不到位
教师是人才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之于学生是除父母之外最重要的指导者,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他人。在对D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过程中发现,在遇到各类校园欺凌问题时,向教师寻求帮助均成为学生的首选(如下表)
表3 学生在不同情况下期望教师提供帮助的比重
嘲笑 网络渠道讨论 经常受到其他同学辱骂 同学敲诈勒索财物 东西被莫名其妙破坏 被同学殴打
寻求教师帮助(频数) 34 61 47 93 103 91
寻求教师帮助(%) 25.6 45.9 35.3 69.9 77.4 68.4
在我们访谈中发现,当学生遇到校园欺凌时,无论其主观意愿是否倾向于被他人了解,都希望向教师倾诉并信任教师能够给予其巨大帮助。
由此可见,教师本应在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以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为代表的市场伦理导致了教师和学校教育观的扭曲,教师主观功利性的增强与学生自主性的凸显使师生关系变得更为松散,难以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密切关注。
三、思考与建议
校园欺凌如今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笔者基于上述研究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具操作性的研究思路:
首先,观念引导。引导学生树立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正确认知,深入了解言语欺凌、肢体欺凌、社交欺凌、财物欺凌等多种表现形式,强化危机意识,从而降低受害者数量。
其次,源头疏导。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尤其是单亲家庭父母,要认真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同时与学校积极沟通,做到及时疏导,及时解决。再次,教师要树立责任意识,密切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对成绩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状况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第一,完全基于学生对于校园欺凌问题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忽略了学生主观态度对调查结果的影响;第二,样本选取的代表性较差,应加大相关变量如学习成绩、父母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程度。
参考文献:
[1]陆士桢,刘宇飞.我国未成年人校园暴力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年教育,2017,3:100-104.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