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权属视角生猪养殖企业养殖模式分析
2018-04-21梁桂超张利郑业鲁王众程怡秋黄如渠
梁桂超 张利 郑业鲁 王众 程怡秋 黄如渠
摘要: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生猪养殖模式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产业组织创新、生产成本、产业链利益等角度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而基于权属视角对生猪养殖模式进行分析,目前较为缺乏。因此本文将以公开资料、数据和实地调研等为依据,在养殖环节合作模式多元化的背景下,通过案例分析方法重点对生猪养殖企业养殖模式中的养殖用地权属、生猪所有权及结算控制权等机制问题进行简析。
关键词:生猪养殖环节;养殖模式;权属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05
一、问题的提出
生猪产业在畜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猪肉作为居民日常肉类消费结构中重要构成部分;并且其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辐射着与链接的相关产业形成了巨大的生猪产业网络,因此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生猪养殖环节作为整个生猪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段,更为重中之重,而目前企业和学者等侧重于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益等方面内容,但随着生猪转型发展的需求,在养殖模式合作机制方面也需要进行优化升级,在养殖模式中关于产权权属的合作机制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生猪养殖企业养殖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产业链完善的;由此可以看出生猪养殖模式的优化升级成为生猪养殖主体必须重视的发展战略配套。
本文将基于权属视角,通过案例对目前生猪主要养殖模式中的涉及主要产权权属合作机制进行简析,以期能够深化对养殖模式产权权属合作机制的问题研究。
二、文献回顾
目前众多学者或相关企业管理者对生猪养殖模式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猪养殖端的组织创新模式、产业链相关主体利益、生产成本收益等视阀进行剖析。
基于养殖组织模式的视角:文华成、杨新元(2008)对现有生猪养殖模式的特征进行归类分析,并针对养殖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养殖模式继续优化升级路径;张丽华、林善浪、霍佳震(2009)则侧重分析了温氏集团“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的关键因素的分析,其主要以技术管理和内部价格决算这两方面的内容剖析温氏养殖经营模式;沈银书、吴敬学(2012)在对美国生猪规模养殖进程进行梳理时,认为创新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不断扩大合同生产比重,是美国实现生猪规模养殖的重要影响因素;许彪、施亮、刘洋(2015)对目前在公司与农户紧密结合型、公司与农户松散结合型、重资产型三种主流生猪养殖规模化模式进行梳理分析,认为紧密结合型是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傅琳琳、黄祖辉、徐旭初(2016)基于生猪养殖主体前后向交易关系的类型与特征,对生猪合作社与养殖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基于成本效益收益:王芳、岑華芳、陈俊安(2011)通过计算对两种饲养模式:散养户和专业户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增长速度及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散养户的TFP 比专业户高,专业户的TFP 增长速度比散养户快。洪灵敏、许玉贵、彭芳琴(2012)通过对比分析方法,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农户生猪养殖以小规模养殖模式为最优选择的结论;谭光荣、尹宇(2013)分析了“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在税收成本方面具有优越性,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经营模式下纳税人的税负和收益,发现当纳税人为农业生产者,并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时,收益最高。
基于产业链利益视角:宁攸凉、乔娟、王征兵(2010)采用DEA方法测算与分析中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认为在提高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方面,可以降低养殖成本。王刚毅、卢凤君、单福彬(2011)详细分析了以订单主导的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组织模式中的养殖主体、屠宰加工和销售主体三者之间关于生猪价格收益分享博弈行为。在生猪养殖规模化养殖趋势显著与国内生猪散户养殖大量存在的背景下,张园园、孙世民、彭玉珊(2014)认为对于散户要获得预期养殖效益,必须进行养殖模式的优化升级,而养殖规模化是必然选择,同时也认为散户在转型生猪规模化养殖方面,政府要给予合适的支持。翁贞林、罗千峰、郑瑞强(2015)基于生猪成本收益的相关数据,对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4种生猪养殖模式,探讨这几种生猪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及其发展趋势;在利益分享方面,张莹、肖海峰(2016)首先认为合作社模式是合同养猪模式的升级版,并且有利于促进生猪产业链参与主体利益互补机制的建立。
其他视角:对生猪养殖模式的研究,部分学者还从产品质安全、产业多元化、生态养殖、疫病防治、环保等角度切入分析,综合探讨生猪养殖模式的最佳选择或转化;如:由建勋、陈留彬(2011)提出组建“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生猪专业合作社,构建生猪产业集约经营与分散养殖深度分工协作、循环经营的生态化循环经营组织体系及模式,为从产业链全程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对生猪生产环节的养殖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三个角度,并且这三个研究角度研究范畴基本都是建立在生猪全产业链中的关联性综合研究,而从产权权属视角的对生猪养殖环节进行专门的研究则相对缺乏,目前基于产权权属视角的研究大多是在产权治理这方面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孔祥智、牛立腾、刘同山(2014)提出了产权式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合作经营模式,认为产权式农业参与各方的合作关系紧密,有利于农业创新发展;袁振兴(2016)基于对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研究,对生雏鹰农牧股份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概况进行阐述。
因此本文将从权属的视角,通过已有公开的资料数据(包括公司官网公布的公告、报道、学术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文献)对规模生猪养殖企业模式的研究文献及实地调研等途径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地了解,为企业不断完善生猪生产环节的养殖模式,提供很好的切入视角。
三、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环节模式概况①
(一)温氏模式——“公司+农户”
目前温氏集团主要以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为核心的溫氏模式发展及完善生猪产业及业务体系;但随着生猪养殖业的转型发展,温氏集团在保持温氏模式——“公司+农户”核心框架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地进行最佳合作养殖主体的多元化选择,以期实现生猪养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在实践中,温氏模式则主要根据生猪养殖产业链管理中的技术难度、劳动强度以及资金、市场等资源配置情况,主要选取商品猪育肥阶段与农户以委托养殖方式进行商品猪的育肥养殖;
根据温氏模式中各合作主体的分工内容或责任义务,可以把其生猪养殖链分为三个环节,详细见图1:
第一环节:统一品种选育、繁育、研发等环节。在整个温氏生猪产业体系中,温氏集团把自己定位为生猪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对于生猪养殖产业链中的品种选育、扩繁、种苗生产、饲料生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研发等板块进行集团统筹,形成对生猪产业链的链头控制。
第二环节:主要为商品猪养殖环节。该环节为“温氏模式”内容的核心,在生猪全产业链中,目前温氏集团仅商品猪的养殖进行了“公司+农户”的合作机制,在此环节具体合作机制为:公司主要承担向合作农户提供商品猪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的饲养技术指导需求、统一供应饲料、统一供应猪苗和生猪销售等责任。针对合作农户方面,其主要首选符合温氏集团的相关养殖合作规定,其次还需要完成标准的猪舍建设及环保设施配套,最后合作农户根据温氏集团的生产计划,完成商品猪的饲养管理即可。
第三环节:生猪统一销售环节。公司根据与合作农户签订的委托养殖合同回收商品肉猪进行统一销售,并在完成销售后,由温氏集团依据合作机制中的结算制度,结算合作农户委托养殖的收益。
目前截至2017年6月30日,温氏集团拥有5.74万户合作养殖农户,其中养猪户2.11万户。
(二)广垦畜牧模式——“公司+农场+一体化基地”
广垦畜牧集团目前主要以“公司+农场+一体化基地”养殖模式布局及发展其生猪产业,而该养殖模式主要借助广东农垦农场的土地资源、适合进行规模养殖等优势,建立与农场合作机制,完善一体化养殖基地生产制度,发挥农场规模养猪的潜力。
“公司+农场+一体化基地”模式中的农场鉴于不直接或实际参与生猪养殖过程,仅有偿提供可租赁、流转等土地进行生猪产业的合作,所以一体化基地的养殖模式为公司生猪养殖核心所在,同时由于公司对各基地的发展功能定位不同,可分为生猪育种及扩繁一体化养殖基地、仔猪一体化养殖基地和商品猪一体化养殖基地等,并且各养殖基地基本都属于自繁自养的养殖机制,公司利用资金、研发技术等资源集中优势,主要为各一体化的养殖基地提供统一品种选育、种猪生繁育、饲料生产、生产计划制定、疫病防治、生猪销售等服务。并且集团通过对基地建立完善生产管理制度,使得各一体化基地完成最大生产能力目标。据了解目前广垦畜牧拥有50个垦区标准化、规模化健康生猪养殖基地和150个职工养殖小区②。
(三)雏鹰模式——“公司+合作社+分阶段合作农户”
雏鹰农牧集团对其生猪的养殖方式,总结为“雏鹰模式”——三位一体,多点式分阶段、规范化、流程化生产,合作社集中养殖、统一管理的模式,见图3、6;根据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雏鹰农牧集团持续对“雏鹰模式”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多主体进行生产管理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雏鹰模式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在新建的养殖场建设及运营方面:雏鹰集团引进第三方进行合作,由其负责养殖场建设、设备投资、外部协调及日常维护、维修、粪污处理等工作;而公司的主要功能则主要为办理养殖场的土地租赁和合规性手续办理等,并且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公司对各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采用“六统一”的管理方式,实现公司对生猪生产链的全程控制;针对合作农户:其主要负责分阶段式的生猪精细化养殖管理。此外雏鹰农牧集团还计划把已有的生猪养殖业务一体化工程转让给合作社,实现公司所有养殖模式升级改造。
四、权属界定条件下的养殖模式激励机制简析
(一)不同生猪养殖模式的权属合作机制分析
1.生猪养殖所需用地
根据上文提到三种不同的生猪养殖模式,对其生猪养殖管理所需用地,基于权属视角对其进行剖析。
(1)温氏模式——“公司+农户”
温氏集团的生猪养殖模式——“公司+农户”,详细见图1。与其进行合作养猪管理的主体虽然根据生猪养殖转型发展中不断地进行优化,甄选合适的新型经营主体进入温氏集团生猪养殖产业中,但对于在生猪养殖所需用地的合作机制方面目前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温氏模式生猪养殖所需用地基本是由合作农户自行解决,同时也包括养殖场建设所需的资金;而在与温氏集团合作的农户中,还可以细分为:一类是“直接合作养殖农户”,该类合作农户通过自身拥有养殖建设用地的优势,与温氏集团进行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合作,也即建设用用地的承包经营权为该类农户所有;另外一类是“间接合作养殖农户”,该类合作养殖主体,属于“借地”进行生猪养殖,也即:该类合作农户通过与有流转土地使用权意愿的主体或其他主体签订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合同,获取经营权进行猪舍的建设,实现与温氏集团进行生猪养殖合作;所以温氏集团的生猪养殖模式在关于生猪养殖所需用地的使用权或经营权权属基本为合作农户所有,见下图4,也鉴于此,温氏通过这种的合作模式,在规模扩张过程中,迅速实现区域或全国生猪产业的布局。
(2)广垦畜牧——“公司+农场+一体化基地”
广垦畜牧的生猪产业主要在广东农垦系统内的农场进行布局,因此目前广垦畜牧的生猪生产管理基本实行“公司+农场+一体化基地”的养殖模式,见图2。
由于在广垦畜牧的生猪养殖基地的建设用地所有权、使用权权属为国有,并且随着垦区农场改革往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等方向发展;因此广垦畜牧和农场主要采取养殖项目用地有偿方式进行合作,具体合作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对所需土地进行资产化入股养殖项目,农场获取项目后期经营分红,广垦畜牧公司从而获取养殖项目用地的经营权,另外一种则是采取租赁承包方式,广垦畜牧与农场签订养殖基地建设用地流转或租赁合同,确定流转期限、租金等内容,获取生猪养殖项目用地的使用权、经营权等,以此实现广垦畜牧的生猪产业布局和基地一体化养殖的优化升级,具体见图5。
(3)雏鹰模式——“公司+合作社+分阶段合作农户”
雏鹰模式的生猪养殖场用地的合作机制是显著区别于上文中另外两种做法,并且雏鹰模式地生猪养殖场用地合作机制不断地处于优化升级中,见图6。
初期合作机制为:首先由合作农户拥有或获取土地使用权和自筹资金建设养殖小区;其次公司以“返租”的形式获取养殖场的经营权,实现生猪养殖场的建设和统一管理、运营等;最后由公司将合作农户已建设好的养殖小区按照合同约定无偿给予农户一定的合作费用并聘请合作农户进行生猪封闭式养殖。
优化升级期合作机制为:首先由公司负责养殖场(项目)的土地租赁、合规性手续办理,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其次公司甄选合作方,由其负责养殖场(项目)建设、设备投资、外部协调及日常维护、维修、粪污处理等,项目合作方拥有项目日常运营权,最后选择合作农户负责单个猪舍的精细化管理。
2.生猪所有权
根据查阅资料,目前文中提到的三种生猪养殖模式,对生猪所有权和处置权方面,都强调其归属主体为集团公司。
首先温氏集团“公司+农户”模式:突出强调养殖主体和公司关系为:“委托关系”,因此在合作模式中,合作农户对生猪并未拥有所有权,仅通过和温氏集团进行养殖合作,获取生猪的养殖权,最终获取生猪养殖的委托管理费;
其次广垦畜牧“公司+农场+一体化基地”模式:农场作为模式中一个主题,其并不直接参与生猪养殖过程和管理,仅与公司进行相关协议的签订,以获取土地租金或者分红等让渡猪场建设用地的经营权,而模式中的一体化基地則是公司生猪养殖生产业务重心,其主要依据公司相关规定,把生猪养殖管理权限下移到生猪养殖一体化基地,由养殖基地的管理部门根据生产情况聘用饲养员进行生猪的规模化养殖,所以在该模式中,饲养过程的生猪所有权为集团公司所有。
最后雏鹰模式“公司+合作社+分阶段合作农户”:雏鹰模式在多主体合作中,对各方主体的职能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因此对生猪所有权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流动,生猪占有权为集团公司所有,合作机制中的其他主体仅为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提供环节性的生产管理服务。
3.生猪结算控制权
对生猪结算控制权主要指商品猪在委托养殖、聘用养殖等模式中,针对公司与合作农户等主体在商品猪出栏定价处理方式上,根据合作合同约定取得生猪出栏价格的结算权利。针对生猪结算控制权的权属问题,上述三种生猪养殖模式都着重强调生猪出栏收购、销售及定价都由公司销售平台或系统按照合作合同进行统一收购销售和定价等,农户等合作主体对生猪结算控制比较弱,但合作模式中的公司出于保证生猪生产可控、稳定及养殖规模的扩大,都会在生猪养殖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方面给予合作主体“兜底”的保障,致使合作主体能够安心地进行高效的生猪养殖管理,同时公司通过对该权利进行控制,也是对现金流的控制和稳定生猪需求主体的市场等,最后实现模式的合作共赢。
五、结语
随着生猪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基于效益最大化考虑,从权属关系视角,规模生猪企业通过不断地优化利益联结主体的土地权属合作机制,综合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潜力。在实践中不断地优化合作主体和合作机制,建立利益、产业化等共同体。
但在不同的规模生猪企业,对于合作模式的选择及合作机制中对权属的界定,则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布局、合作机制的侧重环节等因素进行适宜的合作机制搭建。而最终对于多元化的生猪养殖合作模式都会在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产业环境的变化等对合作机制进行调整和优化,达到合作模式的升级发展。
注释:
①温氏集团、雏鹰集团也包含有禽类等其他养殖,全文主要探讨其生猪养殖经营模式。
②数据来源:广垦畜牧官网。
参考文献:
[1]文华成,杨新元.生猪产业链的经营组织模式优化[J].生态经济,2008(1):96-98.
[2]张丽华,林善浪,霍佳震.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因素分析——以广东温氏公司技术管理与内部价格结算为例[J].管理世界,2011(3):83-91.
[3]沈银书,吴敬学.美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及与中国的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2(4):4-8+31.
[4]许彪,施亮,刘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演变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5(2):21-26+110.
[5]傅琳琳,黄祖辉,徐旭初.生猪产业组织体系、交易关系与治理机制——以合作社为考察对象的案例分析与比较[J].中国畜牧杂志,2016(16):1-9.
[6]王芳,岑华芳,陈俊安.两种生猪饲养模式的生产效率比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4):512-517.
[7]谭光荣,尹宇.“公司+农户”模式是减轻税负的最佳选择[J].财会月刊, 2013(11):33-34.
[8]宁攸凉,乔娟,王征兵.中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分析[J].技术经济,2010(2):81-84+97.
[9]王刚毅,卢凤君,单福彬.基于价格的收益分享博弈分析——以订单主导的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组织模式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1(6):88-92.
[10]张园园,孙世民,彭玉珊.生猪养殖规模发展趋势、主体行为与路径优化——基于山东省的相关数据检验[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13.
[11]翁贞林,罗千峰,郑瑞强.我国生猪不同规模养殖成本效益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2004—2013年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5):490-499.
[12]张莹,肖海峰.基于契约博弈模型的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48-55+144.
[13]由建勋,陈溜彬.中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分析[J].技术经济,2010(2):81-84+97.
[14]孔祥智,牛立腾,刘同山.“四位一体”产权式农业:特征、运作模式与成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04-108.
[15]袁振兴.股票期权激励的源条件、代理问题及其激励效果——雏鹰农牧股份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案例分析[J].会计之友,2016(2):2-10.
[16]朱汉清.生猪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及其解决路径[J].中国猪业,2017(1):43-46.
[17]乔娟,季柯辛.我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运行机理、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7(2):64-74+2.
[18]田鹏,陈绍军.“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机制分析——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J].农业经济,2016(6):15-17.
作者简介:梁桂超(1990-),男,汉族,广西容县人,广垦畜牧工程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畜牧经济研究。
张 利(1986-),女,汉族,湖南常德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养殖经济与市场监测预警研究。
王 众(1974-),男,广东广州人,副研究员,广东广垦畜牧工程研究院,主要从事畜牧信息化研究。
程怡秋,女,广州佛山人,广东广垦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猪市场动态研究。
黄如渠,男,广东湛江人,广东省湛江农垦畜牧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畜牧企业管理研究。
通讯作者:郑业鲁(1959-),男,广东丰顺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健康养猪、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农产品安全监测预警与追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