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探讨

2018-04-21蒋建辉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其不仅仅给企业经济、科学技术及信息化的发展带来影响,还给教学带来一定影响及意义。为了分析大数据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笔者针对大数据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视角;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数学教学的需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学生们通过网络的形式寻找到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的形式寻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轻松地寻找到答案及解题思路。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挑战及机遇。

一、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数据的相关概念

大数据不用随机分析数据,而是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大数据的概念较为广阔,主要是由于大数据存在容量大、范围大、角度广等特点。在大数据的发展视角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发展观,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断创新及更新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二、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途径及教学方式

(一) 在大数据视角下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课堂教学的主体人物,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的讲述为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及时间,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及发展,教师应合理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及教学目标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多样化高中数学课堂形式,教师应将大数据技术与数学课堂有机整合及优化,实现针对性教学、团队合作教学、问题导学及探究性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转变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期待及积极性。

(二) 指导学生们利用大数据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分析及整理数据,教师应在网络搜索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利用网络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教师应让真实、可靠的数据服务教学,尽量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经验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数据,根据数据信息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针对性地教学,综合客观地评价学生们的学习进步,指导学生管理数据,教会学生利用个人数据,对个人数据进行挖掘,学会利用数据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学习《统计》章节时,可以布置学生课前自己查找、学习电视节目收视率的采集过程和统计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统计学原理的理解。再比如,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或其他网站如何收集人们的大数据,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三)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探究数据背后的深刻含义

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将某个章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将学生们对于该知识点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分层,确定好教学重点、纠错内容及重点辅导对象,根据数据分析对学生进行分析,还可以利用对题目进行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大数据的收集有时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

我平時在教学过程中有登记学生作业错误次数的习惯,我会在我的学生花名册上登记每次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错误原因。一次登记作业情况的过程中,我发现班上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同学在最近学习的《导数》章节作业中连续出现完成质量较差的情况。我重新翻查了之前对这位同学的所有的登记数据,我发现她的《函数》部分的作业完成得也不好,我第一时间找这位同学了解了情况,由于她之前《函数》知识掌握得不好导致了她《导数》学习非常困难,我及时通过辅导帮助她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重拾了学习的信心。

(四) 利用大数据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及纠错,完善学生的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课堂数学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的数学查漏补缺显得尤为重要,是学生提升自我能力的主要途径,传统数学纠错主要是学生在“纠错本”上将自己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题及难点进行摘录,学生一般通过反复看及练习的方式纠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练习及试卷进行扫描,学生利用账号将试卷上的错题进行打印,在打印后的纸张上根据自己错题的主要原因进行重新作答,快速找出自己错题的根本原因,减轻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及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及纠正错误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能力及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及改进。

如在我出的一次半期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设命题M:实数x满足3x2-2nx-8n<0(n>0),命题N:73x+1≥1,若M是N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n的取值范围。出题时我原以为学生出错的地方应该主要在于含参不等式的计算,但之后经过对全年级同学试卷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做错的原因在于命题N中分式不等式的求解。究其原因,含参不等式虽然不好计算,但学生平时已经有过大量训练基本上不容易出错,反而是比较少出现的分式不等式,学生比较容易忽略分母和二次项符号问题。这为我们在之后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注意规避易错陷阱起了很大的作用。

(五) 利用大数据进行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设计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利用大数据,首先应针对相应的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及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主要的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将考查点理清后,明确考察目的,在进行新知识及课程的作业设计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及难点进行仔细筛选,许多数学基础题看上去很简单,容易解答,但部分题目在设计过程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含义,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了解及辨别,设计好科学合理的考查方式及考查形式,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方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态进行改善。

例如在一次练习课上有这样一道《圆锥曲线》中的常见题:已知椭圆标准方程x28+y25=1,左焦点为F,直线过点 N(2,0)与椭圆交于PQ两点,求△FPQ的面积。通过多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平时收集的学生作业试卷的大数据情况,我发现学生在完成这道题的时候一般喜欢设直线PQ方程为y=k(x-2)。这样虽然能完成这道题,但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因此我在上课讲解这道题的时候介绍完这种解法又介绍了另一种设直线的方式,即PQ:x=ky+2,这样便简化了计算过程。这说明我们在平时的课堂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大数据,就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及拓展。

(六) 利用大数据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在大数据的形势下实施高中数学教学能有效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等通过题目分析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路等,在其中总结学生在学习及解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性选择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将较为典型、容易出错的题目在电子白板上呈现出来,以学生、教师共同探究及讨论的方式将典型错题及难点中的易错点找出来,降低教學难度,用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数据分析的结果找到相应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在大数据视角下,家长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大数据账号登录相应的平台及时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状态,方便家长更好地与学生及教师进行沟通互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发展。

三、 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大数据的进步,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在大数据视角下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们利用大数据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探究数据背后的深刻含义、利用大数据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及纠错,完善学生的学习、利用大数据进行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设计及利用大数据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等途径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及综合素质的养成,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林畅,韦煜,韩启财等.大数据视域下高中数学内容数据链初探——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函数必修内容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16,13(9):10-12.

[2]赵林畅,韦煜,杨贵泉等.大数据视域下的高中数学统计内容数据链探析[J].中学数学月刊,2017,05(1):40-43.

[3]王玉玲.“极课大数据”优化高中数学作业评价方式[J].基础教育论坛,2017,21(19):60-61.

[4]张永泉.极课大数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26):123.

作者简介:

蒋建辉,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