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分析及学生工作对策的思考
2018-04-21刘洋王晰
刘洋 王晰
摘 要:21世纪,我国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结构整合与优化,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腾飞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在这样时代大背景下,我国教育领域民办高校也进行了教育体制创新改革,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教育质量日益完善。据此,本文将展开系统化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对策;分析
一直以来,高等教育都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不言而喻。而随着近年来我国部分普通高校的体制改革,已逐步过渡为现有的民办高校,取得的教育成果日益丰硕。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民办高校起步阶段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明确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酌情采用合理的教育措施。
1 时下民办高校学生的普遍特点
民办高校使我国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教育领域创新的集中展示,学生群体的特点较为鲜明。民办高校学生的整体入学成绩普遍低于其他普通院校的整体水平,而其缴纳的学费却远高于其他普通高校。通过对2016年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将其分为如下几方面:
1.1 经济条件好,生源地多为市区
时下我国民办高校学生所在家庭的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多为干部家庭或个体创业者,其中市区生源的学生在整体学生中的比重较高。通过对我国现有高校民办学生入学比例进行分析可知,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生源地为市区,超过四成以上的学生为独生子女。此类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年收入较高,对于子女的教育投资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较低,社会阅历与经验较弱,实践能力较弱。
1.2 主体意识较强,视野开阔
首先,此类学生的对于校园活动与实践更为感兴趣,其主观意识较强,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接受能力更高。其次,能够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团体协作能力更高。其三,民办高校学生的视野相对开阔,对于外界的认知水平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时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较大,仅凭个人喜好选择,对于学校组织的集体义务劳动则表现出抵触的情绪。
1.3 学习热情高涨,信心饱满
虽然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普遍低于其他高校,但其学习热情饱满,自信心较强。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渴求程度更高,学习兴趣浓厚,所取得的课堂学习成果更好。
1.4 对于民办高校的现有水平满意程度较低
由于我国开展民办高校建设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及校园环境虽然有所优化,但与其他高校相比则稍显逊色。如校园后勤水平较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水平较低等,难以避免的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由此引发的学生厌学、弃学、旷课等现象已引起了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1.5 政治观念积极,但政治眼光相对幼稚
随着我国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广泛应用,学生能够通过手机实时关注国家大事。在观看时事政务时表现出积极地政治观念,对于祖国复兴、繁荣富强有着强大的信心;对于外交政治的看法则相对激进。在对民办高校学生进行随即调查发现,超过八成以上的学生思想理念正确,拥有积极地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较高的期望。但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政治与我无关"的消极态度,其价值观受到了功利主义、投机主义的影响或对祖国未来发展建设抱有消极态度;在看待我国外交政策及地方事务时的政治眼光较为短浅,缺乏透过表面看本质的能力。
2 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对策的几点思考
根据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各大民办高校已经提出了以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着眼于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目标。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实践、总结和思考。
2.1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的原则。学生工作分为教育和管理两大层面。其中思想教育是关键,是核心。实践证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方向,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不管是公立还是民办,作为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
2.2 加强学生基础文明和行为规范教育,从严治校,实现学生管理科学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学生基础文明和行为规范的教育绝不能松懈,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讲座、座谈、主题班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予以宣传、教育、落实。学校应大胆制定学生激励机制、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和修订各类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力求形成一套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在注重制度化建设的同时,也应十分注重有关制度的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学校要求的轨道上来。把学校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3 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必定是开放式大学,学生以多种方式与社会保持着联系,这种联系是学生一种自然的或自发的行为,而实践教育环节,诸如校园内的公益劳动,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则是帮助学生更加走近社会,体验竞争,了争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学校改革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进程中的各种现象,更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增强适应逆境和挫折的能力。
人才的定位和培养的目标要求我们对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有充分认识,应设立心理咨询的专门机构,培训专门人员,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便更显重要。通过校内外心理咨询专门机构和学生工作有机结合,主动开展多项有益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充满自信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
2.4 优化育人环境,改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意识的增强。育人环境的优化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大胆探索,积极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和教学改革不能再是口头呼唤,合理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实践内容的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生活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和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提高和到位确实能为学生工作解决现实问题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教育水平日益提升,教学质量逐年完善,在教育领域的地位稳步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时下民办高校学生行为、思想、理念等层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根据学生特点酌情采用合理的措施;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工作重点,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民办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智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对策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7(2):28-30.
[2]张书明.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52).
[3]姜曦,伍洁.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7(1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