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形成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2018-04-21赵之泓

新闻前哨 2018年3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发展

赵之泓

[摘要]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提供了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本文就如何形成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媒体融合 发展 传播体系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提供了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近几年来,“互联网+”,逐步从一种民间话语、广告营销、商业推广和技术性语言,上升为一种官方话语、政治话语、文化话语和战略性话语。2015年,“互联网+”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今时今日,人民大众对互联网,对新媒体,对互联网+新媒体并不陌生,寻常百姓每天都接受着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在国家的顶层设计与战略指引下,“互联网+”与媒体融合的契合点有哪些,应具备哪些互联网思维,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平等交互

互联网时代“即时+海量”的传播图景,其实质是“时间与空间”二维传播的革命性变化。在翻天覆地的时空观变革之下,世界扁平化了,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到极致,又被放大到极致,而以比特流形式出现的信息与数据成为这个互联网时代真正的主宰。

根植于互联网时代并不断进化的思维与观念,是应当适应和响应时空观的深刻变革,立足于即时海量的传播图景,以互联网时代的时间和空间观念,对整个信息传播体系的方方面面进行价值重估和体系再造。不仅要树立对信息本身的敬畏,更要在信息面前保持人格的独立性,不丢失人本身的尊严与荣誉,在信息的分辨、遴选、处置、淘汰、推送、规制等方面有所作为。

人们的意愿表达是人权的一种最高精神需求,这是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互联网时代更是为我们建立了通畅的渠道,有效的发声平台。人的意愿表达,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感的抒发,一种是理性的评论。情感的抒发,激烈、活泼,来得快,去得也快。它是人在接触到身边事物和信息后的一种及时反映。这种反映真切、朴实,是人们反映社会的最初表现形式。但是,它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如不明事理、偏颇激动、断章取义,有的甚至违反了法律和道德的准绳。我们需要将积极的有效的正能量保持并提升,将消极的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负能量抑制或消除,这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是有好处的。

另一种则是理性的评论,它是经过人们的深思熟虑而得出的分析和判断。一般来说,这种分析判断较为冷静深刻。人们通过理性地评论,研究、争鸣、商榷和建议,能开扩人们的视野,能为决策者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和抒发情感一样,在表达意见时,也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尊重事实,讲究科学,以理服人,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坚持独立品格等。任何谩骂和人格的伤害,都是表达者忌讳的,一切善意的建设性意见都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人们的意愿表达,既是公民人权的一种象征,更应是对社会的有效促进。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金字塔式的信息集权结构,缔造了一个扁平化的信息平权结构,信息终端上的每一个个体的权力与力量被空前激发,互联网带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赋权。互联网思维要确立平等、民主、互动、共享等互联网精神的价值与地位,充分尊重受众在信息传播格局中的主动权、话语权与行动权,并在这种权利观念的指引下去发现共识,寻找共同体的温暖与力量。

二、用户体验

现如今,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大量的新媒体表现为一种产品,一种软件,一种资源,而不再表现为一种组织和机构。受众过往单纯线性的信息接收经验也慢慢的转变为用户可参与性的多点交互体验。在新媒体形态与存在方式发生技术性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原先的读者思维或者受众思维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新业态的发展,“用户体验”才能更加体现这种革命性变化的核心内涵。

在信息传播领域,所谓用户体验,即将用户的需求、要求与权利体现于信息传播的价值传递与创造环节之中,相较过往更强化用户在信息产品构思、设计、研发、生产、营销与服务中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用户创造舒适度与尊严感。在知识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汪洋大海之中,树立用户智慧与影响力的制高点。根据用户需求,指引方向,解决用户需求,创造用户需求,使新媒体获得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

“构建一个平台,让用户的思想发光,群体智慧与平台形成一个生态迭代进化。”这是新时代新背景下的良性循环。互联网思维下的用户思维,其实就是让用户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确立用户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参与和创造,促进信息传播的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三、大数据和云計算

大数据和云计算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包括新闻生产、信息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介组织与结构、舆情监测与引导,用户(受众)数据的集纳与管理等在内的传统传播体制的方方面面,均受到强烈冲击,产生了剧烈的传媒化学反应,引导我们走向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现代传播体系。

大数据之“大”,首先是基于数据体量之大,其次在于现有技术条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力之大。大数据智能处理技术的巨大进步,赋予新闻传播业无穷的想象力和可能性。从此,那些曾经被我们主观忽视的所谓无规律数据,无价值信息,在这个时代由亿万个雨滴汇聚成万千河流,一点点,一面面地向我们展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运动轨迹和发展脉络。大数据让新闻信息从单薄走向立体,从单一传播走向复合传播,从共性传播走向个性传播,从表面传播走向深度传播。

大数据让围绕在我们身边或浮或沉的信息无所遁形,让信息背后的隐藏信息也暴露无遗,这是一种几乎令人恐怖的信息处理能力。所谓大数据和云计算思维,其实不单单是一种传统线性的数据运算和推理思维,它是一个维度到另一个维度的迭代,是一个时空连接另一个时空的虫洞,是超脱其上的一种理解、分析、阐释和呈现思维。大数据思维,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既是神秘的,又是透明的,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

关于云计算的解释非常多,一般认为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相关服务的使用和交付模式以及计算方式,其核心内涵是可共享的庞大的“资源池(也可以称其为云端)”和信息,根据需求提供给个人终端和其他应用设备。云计算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远非以往个人电脑或计算机集群可比拟。互联网飞速发展中,大数据与云计算,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犹如拉链的两条边一样,互相咬合齐头并进缺一不可。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云计算技术将成为一种智能和泛在的事物,当下,媒体从业者应当学习培养一种基于互联网资源和信息泛化的共享、移动、简约、自治、低成本、全时空、超能力地处理资源和信息的思维。在信息传播领域,这种云计算思维要求我们要以更加扁平、轻盈和泛在的思路审视新闻传播体系的组织架构与软硬件资源的配置,要以更加自由、灵活和开放的思路审视新闻传播主体的角色与作用,要以更加集约、科学和自治的方式看待传媒体系的管理与服务。

四、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它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首因效应启示我们,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具有首因思维。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首次出现的有价值信息总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传播效果,在受众和舆论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特别是在当下知识碎片化、信息垃圾化般的传播图景中,公众的注意力资源是稀缺且转瞬即逝的,很多时候,只有在第一时间抓住公众的眼球,信息传播的目标才能达到。否则,错过第一时机,而后即使有再多有价值信息涌现,再多的信息轰炸,也会因为公众注意力的衰减或转移,从而失去信息传播的效用与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首因思维,其核心内涵是强调第一时间的重要性并孜孜以求。那么什么是“第一时间”呢?所谓第一时间,是指能够发现和传播有价值信息的最短或最早起始时间。这个时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为人知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媒体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以及声音、图像等形式,描述该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受众了解事实的经过。二是不为人识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媒体通過概念、判断、推理揭示蕴藏事实其中的真谛,以有形意见的形式告诉受众该事物发生的性质、原因、意义及发展的趋势。

“首因”并不单单是一个时间概念,快速占领时效制高点只是其中一个要点,更重要的是,在快速发布事实信息和观点信息的同时,相关信息的权威和公正也应得到保证。只有如此,首因才能立得住脚,经得起时间和信息交叉验证的考验,才能获得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