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城市展览馆
2018-04-21何孟佳HEMengjia
何孟佳/HE Mengjia
为全面展示宁波的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新一代宁波市城市展览馆,决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城市展览馆,真正成为宁波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成为国内新一代城市展示中心的典范。团队非常荣幸获得了设计邀约。项目位于宁波市东部新城的核心区域,紧邻新建的行政服务中心和市民广场,对于宁波城市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设计到建成期间经历了用地范围和控制指标的调整,城市决策者和合作团队的更迭,作为建筑陈述对象的城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陪伴建筑建成的漫长时间里,设计的初衷始终得到高度尊重并稳定地在设计决策中发挥着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被积极地视作为一个再思考的机会,让设计理念得以在充分的时间里自我完善和发展。
设计思考
项目基地坐落于一座开放型的临湖公共绿地边缘,场地的景观属性是我们设计思考的原点。
为了使景观不因建筑而受到阻隔,我们尝试让建筑和景观相互接纳:景观能自如地从建筑的周边滑过,而建筑则与景观相得益彰。建筑和景观之间原本互不侵犯的界面被消解,景观呈现向城市内部延伸的趋势。
设计思考的另一条主线是城展馆的建筑职能。通常意义的城展馆是系统展示城市建设成就和规划蓝图的空间载体,职能的过分单一往往会限制人接触展馆的愿望。为了使这一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里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我们希望将宁波的城市展览馆带入一种更为开放的状态,扩大其职能定义的外延,成为一处人与城市对话的场所。传统黑盒子的展陈模式从而被打破,通过引光入馆,引景入馆,为各类型以城市为主题的公共活动创造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尽可能丰富的空间体验。
场地设计
为了削弱建筑的整体尺度感,形体化解为4个彼此相连的小体量,体块之间创造出宜人空间,而内部功能流线的连贯性仍旧得到保证。整体形态控制中避免平直线条对景观造成的切割感受,呈现与自然更友善的灵动和流畅的造型特征。根据不同城市界面,针对性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宁穿路主入口界面营造了一定的仪式感;沿河清路城市主干道的界面整体表现得相对流畅;南侧沿湖的界面呈现的是舒展的状态;而在面向市民广场的东侧界面,建筑又展现了灵巧的一面。在建筑四周漫步,有机会获得丰富而趣味的空间感受。
以“景观里的建筑”为定位,区域景观的步道系统向基地内延续,从进入地界后景观地形即逐渐抬起,直至有坡道和平缓阶梯汇入建筑内部,步行体验犹如踏在自然地形表面。通过起伏变化的地形坡度调整,以及局部挡土墙的设置,进一步拟合自然环境里的地貌特征。由市民广场一侧的大台阶登高,可至屋面游览,为区域景观活动增补了一处眺望点。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同时还体现在对于物质和
1 外景
1 外景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宁波市宁穿路与河清北路交叉口
项目功能:展览
建筑面积:24,929m2
设计时间:2010
建成时间:2018
项目建筑师:何孟佳
建筑设计团队:瑞士泊莱兹建筑设计事务所,德国S+K建筑设计事务所
施工图设计单位: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配合设计院: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
策展顾问:英国met香港分公司
幕墙顾问:阿法(RFR)建筑结构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总承包: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及布展设计和施工:上海风语筑股份有限公司
6 外景
摄影:宁波市城市展览馆,宁波山能影像技术有限公司能源的利用层面。通过太阳能发电、雨水搜集、中庭自然采光等技术和手段,在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
内部空间
所有的陶板板块采用统一的断面和标准化的长度,通过间距控制拟合复杂形体,并为不同内部功能提供适量的采光。整体形成的像素化网膜让建筑在白天和黑夜呈现丰富多变的光线效果。
常设展厅主要布置在建筑的三、四层,首层和二层的区域提供了大量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餐饮、阅读、交流和儿童游乐和教育空间,以及一个直通室外的多功能厅。在四层设有一个咖啡厅,配合屋面平台的公共活动需求。
参观者从二层入馆,来到自然采光的中庭,通过自动扶梯至四层,沿平缓的坡道而下,逐一参观各个展厅;也可借助电梯直达进行选择性参观。残疾人可以和普通参观者一样自如地到达每一个展示区域。
为了让展厅和公共空间能达到自然过渡,我们尽可能削弱空间之间门的概念,采用相对流动的空间处理联通内外两个区域。展示内容得以渗入中庭空间,提升了中庭的气氛。
在观展流线上,参观者将获得多种与城市直接接触的机会。透过公共空间里的落地玻璃,或步入与流线相连的户外平台,参观者可直接观赏东部新城核心区的风貌,建筑内外都成为了展陈的内容。这样交替穿插的观展方式增强了体验的层次感,也可缓解长时间观展的疲劳。
由于建筑被赋予的开放性和景观性特征,除了观展以外,兼顾了市民休闲活动的需求;针对儿童定制化设计的功能和空间,将使展馆成为一个城市文化和精神传承的平台;同时,穿插在展馆内的各种交流空间又满足了学术论坛和主题报告的需求。这是展馆空间多面性的体现,将给展馆内的活动注入活力。
建筑表皮
受宁波悠久的青瓷文化启发,建筑的表皮材料选用青绿色的地产釉面陶板。这既是青瓷材料原型的本色表达,也是自然环境的基本色。建筑通过这一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融入到周围的绿植里。根据材料特性,釉面具有一定的漫反射效果,在近处可观察到周边的自然景物被朦胧地呈现在材料表面,建筑与自然达成了一种亲密的互动。远观如同一条空中飞扬的丝带,展示着宁波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最为开放的门户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上最为重要的门户之一。
总结
设计团队曾在2010年参与设计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设计理念延续至宁波市城市展览馆设计中。事实上,作为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公共建筑,在整个孕育和诞生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关注,以及作为建筑师身份需响应的来自不同对象和立场的诉求,较之博览会国家馆还要多。城市展览馆作为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产物,展现了城市人对于城市的期盼,不应在协调过程中牺牲任何一方。城市展览馆最终得以用一种纯粹的方式呈现,创新性和包容性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建筑师来说,对于专业的坚持不是达成这一结果的主因,因为在项目的各个参与主体面前,专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定位的转移有利于建筑师从宏观的角度发现问题的本质,而最终让建筑师角色回归的,还是每个建筑师所具有的专业本能。□
7 首层平面
8 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