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式感, 给孩子更多的年味

2018-04-20许敏霄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团圆习俗仪式

许敏霄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里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年味需要仪式感,因为仪式感标注的是春节背后的精神内涵——祝福、团圆、喜悦、尊重、勤劳、感恩等,这既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传承和认同。

那么,该如何通过家庭生活和节日文化仪式,进行文化传承,帮助幼儿建立尊重与敬畏呢?以春节为例,我们幼儿园是这样做的。

让孩子了解“年”的内涵和过年仪式

俗话说,“百节年为首”。春节俗称“年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意在庆贺新年。中国人过春节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至汉武帝初年,定下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亲朋好友之间要走访拜年,表达对新一年生活的祝福。应该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

对爸爸妈妈说

每个节日的仪式和背后的意义都不相同,家长以怎样的面貌、什么样的感受陪伴孩子一起过节很重要,会给孩子带来完全不同的节日体验。如果成人过节只是忙碌或应付,那么孩子就会更多地从物质层面去理解和感受节日,以为过节就是吃一顿饭。反之,如果节日对我们充满了意义,家长很认真地去准备,充满期待,充满敬畏之心,那么孩子也会被潜移默化,感受到节日的内涵。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节日的起源与内在的含义,思考它能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教育意义,如,春节可以让孩子体会团圆、喜悦、幸福的滋味,在新年的祝福及浓浓的年味中感受传统文化。

●以欣喜、期盼的状态感染孩子,引发孩子对节日的期待。

●与孩子共读春节主题的绘本,如《年的故事》《团圆》等,给孩子讲讲过年的意义和习俗,说说自己小时候过年的趣事等。

设计适合孩子的活动方案

节日作为成人与孩子共同欢庆的一场精神盛宴,不能仅仅走个形式,而应注重幼儿的参与。让幼儿参与到活动的全过程中,让孩子有一颗悦纳生活的心。

首先,我们从春节的起源与习俗中,汲取易为幼儿感受和体验的和谐、团圆、尊重、感恩、合作互动的正能量精髓,结合幼儿的心智发展水平,梳理出众多节庆元素,如,年夜饭、拜年、压岁钱、鞭炮、春晚、花灯、对联、生肖、饺子、汤圆以及红色、成长、团圆等,以及有特色的地方元素,如,天臺的一些美食:饺饼筒、扁食、五味粥、粽子、年糕等。

其次,以调查、采访等方式,了解孩子对过年的期盼和庆祝方式的畅想,围绕他们感兴趣的节日元素,构建以过年为主线,结合本地特色年俗,贯穿包括寒假在内的前后近2个月的节庆活动方案,分“年前的忙碌、喜庆的春晚、春节任务卡、幸福大圆桌”四个部分。

对爸爸妈妈说

活动方案的构建和实施过程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参与,在不同阶段的活动中,家长的任务也有所不同。

寒假前,是体验过年习俗的经验准备,安排《忙碌的年》主题活动,由家园共同完成。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赶集,协助孩子完成调查表等。接下来是体验性活动,主要在幼儿园进行主题学习,如《喜庆的春晚》活动。家长配合孩子完成自己的设想,帮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寒假期间,是体验和收集本地过年习俗,安排《春节任务卡》活动。由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年俗的收集并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小报、照片集等形式呈现。新春后回园,主要是体验团聚、交流见闻,是对过年体验的梳理与提升,主要以幼儿园主题活动为主,家长配合完成,设计了《幸福大圆桌》活动,在新年开学第一周,大家一起制作、分享过年时各种家乡小吃,分享各种习俗与传说故事,在团圆、喜悦、温情、祝福的和谐氛围中,让孩子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地方年俗特色,实现文化的传承。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参与幼儿园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发现并记录孩子在活动中多方面能力的成长与发展。

●以尊重和重视的态度,认真地陪伴孩子一起做过节的准备工作。

让孩子体会节日的仪式感

态度上的尊重与重视,行动上的用心与认真,会让孩子体会到仪式中蕴含的爱与尊重,也才会让孩子体会到仪式感。

《我要上春晚》就是根据孩子对家长参加上春晚节目感兴趣而确定的全园庆典。在活动中,大班孩子是春晚的主要筹备和组织者,为准备春晚而积极参与赶集、扫尘、节目排演、道具准备、舞台布置、美化环境等,这些既是幼儿体验节前氛围、引发其期盼过年的契机,也能使幼儿在忙碌的筹备中感受浓浓的年味,更深刻理解春节的内涵。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是集市中的销售员、采购员、工商管理人员,也可以是春晚中的演员、主持人、观众等。这些活动锻炼了大班孩子的设计、组织和筹划能力。

中小班的孩子也是春晚的筹备者。中班孩子参与的活动是从认识龙、制作龙、练习舞龙,到开场舞动龙,拉开春晚帷幕。小班孩子通过收集窗花、对联,制作鞭炮、心愿卡、红包,彩绘红灯笼等系列手工活动,来装扮新年的幼儿园和春晚的舞台。

节日庆祝不仅仅是在某一个特殊日子,更多的是在一个时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多个庆典活动的组合。节日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过节的快乐,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将进入幼儿的心里。

对爸爸妈妈说

孩子每年都要过春节。固定节日重复过,有助于孩子形成内在秩序感。家长应鼓励孩子为过节而做的努力,如亲历春晚的节目设计、舞台布置、主持人竞选等;亲历节日美食从食材筹备到制作的全过程,体验过年习俗,让孩子在多元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并由此获得滋养。并且,每年过年时,我们都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紧扣1~2个主要节日元素作深层体验,这样重复中又有变化,每个孩子就会对过年充满期待,因为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能更好地品味春节喜庆团圆的内涵,最终将节日的文化精髓融入行动,并在行动中促进文化的传承。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让孩子参与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的“过年”全过程:扫尘、赶集、捣年糕、蒸馒头、煮大肉,以及剪窗花、贴春联、包饺子、守夜、团拜……带着孩子完成这些,他们就会明白,原来,这就叫“过年”。

●收集本地过年的习俗、新年童谣、美食传说、节日故事等,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贴对联,挂灯笼,尝试自己画一张年画等。

●拍一张全家福。

●与孩子一起对过去一年进行总结,比如,长高了多少,交了哪些好朋友,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读了哪些书等,认真地记录下来,放在专门的收集盒里。这样,收集的不仅是成长的经历,更是一种仪式感。若干年后作为成长礼送给孩子,会是一份满满的感动。

●借助幼儿园庆典活动,鼓励并支持孩子积极参与并大胆表现自己。

家长是孩子充满仪式感地过年活动中的陪伴者和支持者。因此,关注如何给孩子过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家长自己以什么样的面貌、什么样的感受去过这个节。

猜你喜欢

团圆习俗仪式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盼团圆等
团圆的日子
Talking strategies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