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变脸”:产业边界愈发模糊
2018-04-20张辛欣
张辛欣
是一件服装,还是一场文化之旅;是一家时装公司,还是一间摄影工作室……随着理念、技术、模式的更迭,服装产业也玩起了“变脸”。传统的定义正被打破,产业的边界愈发模糊。
在“再定义”“再创造”的过程中,中国服装业焕发新气象。近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中国服装论坛上,围绕产业萌生的“新意”,业界学者、企业家展开了热议。
打破传统印象
“当分享着装图片与购买服装一样可以唤起人们美好憧憬时,我学会了摄影,搞起了图片沙龙,要求每名员工既是设计师,也要成为摄影师和时尚编辑。”女装品牌白领董事长苗鸿冰这样为论坛开场。
在他看来,时装店不再局限于卖服装,应成为展示创意和传递梦想的地方。服装企业也要为消费者提供衣着之外的美好享受。
服装模特在影棚中拍摄
服装的根源是文化,商品做到极致是体验。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改变背后,是不断升级的需求。
新时期,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消费能力叠加,在商品之上,人们期待更多彰显文化底蕴、生活理念、美学价值的产业表达。从制造到时尚,从有形产品到服务体验,服装产业拓出新的内涵。
以生活方式为名,服装品牌江南布衣开始推出家居线;增加休闲体验,很多设计师品牌开起咖啡店……环顾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从文化和生活方式中寻找灵感和增长点,让消费者找到更多认同感。
如果说文化“再塑”产业内涵,技术则重新“定义”了生产方式。
“新时代,服装企业都将变成数据公司。”女装品牌歌力思董事长夏国新在论坛上说,随着个性定制、深度交互的生产方式在行业推开,精细化的供给、协同的制造、共享的设计等成为新趋势。能否获得大批量订单不再是衡量服装企业好坏的根本法则。
“内涵和生产的‘再定义缔造出多元发展路径,拓宽发展空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论坛上说。
重构产业逻辑
价值体系的背后是产业生态。根植于制造的中国服装业,不能摒弃制造优势。随着消费升级,更加环保、更有品质、更有格调的服装产业需要依靠更加现代的制造链条。“创造性”制造正在显现。
不少品牌开始“做加法”,进行纱线、面料等研发,延伸产业链布局。在制造环节,也出现和以往不同的趋势,一些品牌开始“回归”,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制造集群寻找优质制造商,或者干脆于发达地带建立科技、绿色、时尚的现代工厂。
内衣品牌爱慕副总裁宋玉惠说,制造的核心是人才。未来,拥有智能制造的现代化工厂一定是主流,在核心区位建立时尚工厂,并辅之以齐全配套措施,有助于吸引人才更好管理产品线,提升产品品质。
另一方面,共享协同的理念也为企业“减掉”不必要的环节,精耕了效率。
“科技力量将‘我是全部或‘我是大部分变成了‘我愿意跟你分享世界。”链尚网创始人赵俊浩在论坛上说,产业服务平台、协同制造体系等兴起让制造和利益边界突破,企业有更多的选择,产业有更广的空间。过去一年,链尚网从平台模式向深度服务拓展,交易额流水达到107亿元。
共享租衣等下游渠道变革让精准供给成为“时尚”,“撬开”小众消费空间;一些大數据服务公司诞生,为智能制造和精准设计提供支撑……从加工制造到创造性制造,中国服装业正重塑产业逻辑。
寻求价值新优势
“再定义”和“再创造”的过程就是寻求新优势的过程。在突破自身边界、实现价值延伸、拓展产业格局中,产业新竞争力逐步显现。
用融合打造集成竞争力。新零售、新制造与新科技融合,让创新产生“乘法”效应。一些企业表示,融合带来的效益在品牌发展中比重大幅提升。
用品质筑牢核心竞争力。“质量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也是打造品牌的基础。做企业越久,越应回到原点,把衣服做好。”苗鸿冰说,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品质将成为服装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应对贸易不确定性,巩固不可替代性的关键。
用责任释放未来竞争力。“‘无界创新的背后是‘有界的规则。”孙瑞哲说,社会责任、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绿色供应链的构建、知识产权与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产品责任和消费者责任的倡导,都应成为服装业在融合过程中严格遵循的规则。这种责任意识将为产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