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支付手段创新形势下加强医院预交金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8-04-20吴周增

财经界·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

吴周增

摘要: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的业务、经济运营持续向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优化患者诊疗流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要求各类医疗机构要大力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就医感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此,创新患者缴费支付手段以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成为各医疗机构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同时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对新的支付手段下医院财务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拟就医院实行新型支付手段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预交金 创新支付手段 财务管理

一、创新支付手段形势下预交金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传统就医流程中,医院普遍实行预交金制度,即患者在就诊卡中预存一部分资金,经医生诊断开单后,各相关部门再进行记账结算,即HIS系统,经此环节才确认医院业务收入。最为原始的预交金收费方式由医院收费窗口收取现金或借助银联POS设备进行转账,这一方式的优点是所有预交金数据直接计入医院HIS系统,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只需核对当天现金缴存单据和转账账户金额即可控制预交金缴存环节的风险。但这一方式同时给患者造成不便,患者一旦出现预交金余额不足以支付诊疗费用的情况就需要奔波于诊室与收费窗口之间。医院考虑人力资源成本及房屋建筑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情况下,一般无法在各诊室楼层分别设置收费窗口,这就造成患者就医感受不好。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支付手段的革新正在迅速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现代医院管理正在积极顺应时代变革的发展潮流,利用新的支付手段为患者营造一个便捷高效的就医环境及确保医院内部控制安全有效。目前,医院正在使用的新的支付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自助服务终端

医院通过在各诊疗科室场所投放自助服务终端设备使患者免于奔波,在诊疗场所就可以使用自助服务终端进行预交金充值。自助服务终端的预交金充值方式有现金和POS设备转账两类,但目前自助服务终端使用的系统需要与HIS系统进行对接,由此自助服务终端POS设备转账将产生三方数据交互关系。如數据发送环节发生故障,则将造成当天收到预交金银行存款金额大于HIS系统确认预交金账户金额,即产生单边帐。财务处理过程中需确认为其他应付款,待故障处理完毕,HIS系统接收确认预交金账户后予以冲回至预收医疗款账户。自助服务终端的优点除了可以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减轻收费人员工作负担等方面外,由于其可以接入医保专用网络的硬件介质,可以同时实现医保结算、预约取号、自助挂号、清单查询等多个功能,但自助服务终端设备的大量投放也为医院运营增加了一定程度的成本负担。

(二)微信、支付宝

微信公众号平台具有软件覆盖面广、软件开发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等优势,得到现代医院管理手段的青睐。微信及支付宝功能在充值缴费功能上具有以下优势:①缴费方式相较自助服务终端更加便捷快速,患者直接使用手机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充值缴费。②减少硬件介质环节可以大大降低数据交互出错概率,提高缴费支付业务正确率。③充值平台转换为患者自身使用的移动设备可以大大降低自助服务终端维护等医院运营成本,且软件开发维护成本较低。

(三)医院自行开发官方App

“互联网+医院”概念的提出和运用催生了医院官方App这一医院信息化运营管理工具,相较微信、支付宝平台医院官方App具有运营信息安全性更高的优势,同时医院官方App建立的网络构架体系层级相较微信、支付宝平台更高,支付方式可扩展至手机银行等网银支付手段。但由于其系统的独立性,官方APP的软件开发运营维护成本较微信、支付宝平台高出许多,一般规模的公立医院无法承担高昂的开发维护成本,目前一些地区采取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后统一建立医疗服务运用App的做法。且初期软件应用覆盖率较低,需要经过宣传推广后才能取得较好运用效果。

二、关于支付手段创新形势下预交金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公立医院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工作中针对自身条件的不同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新型支付手段。但由于各地区、各医疗单位间存在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同等原因,医院预交金管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预交金支付多渠道进入预交金账户,缺乏统一对账平台进行清查核对

目前,由于各支付平台的软硬件开发单位联系合作的金融机构不同未能形成统一结算的载体模式,通常情况下各支付模块多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但所有的支付平台最终都需要接入医院HIS系统的预交金管理模块,由此产生多个三方数据核对的情况,为医院信息部门、财务部门增加了工作负担。三方数据核对主要存在数据传输时间口径、数据传输故障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也为医院财务管理带来权责不清等问题,使医院资金管理存在潜在风险。

(二)“T+1”对账模式容易产生对账冲正滞后问题

目前医院预交金新型支付模式下由于网络故障、硬件介质故障、银行到账业务(如电子现金)等方面的原因难免出现差额,并且由于医院预交金业务数量较多,银行对账单多采用“T+1”模式,即业务日期次日将入账明细汇总发送至医院财务部门核对。由此产生患者预交金资金无法实时确认是否到账、预交金资金次日延迟到账等问题,如果发生预交金业务数据故障,医院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对账务进行冲正。

(三)信息化平台未形成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由于创新支付手段多会形成银行

——充值系统——HIS管理系统的数据流转模式,且HIS系统目前无法兼容充值平台信息,所以医院目前大多也未及时完善更新预交金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工作流程。例如:患者完成就医环节后办理就诊卡销户业务,收费窗口业务人员由于无法从HIS系统终端查询患者是否存在预交金充值失败且未进行冲正情况,以及问题二中涉及的对账冲正信息滞后问题可能造成后期财务人员对账务进行冲正时可能误冲账户的问题:患者进行多形式支付手段充值后,最终余额进行退款方式也存在争议。

三、关于支付手段创新形势下预交金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预交金三方对账平台

预交金三方对账平台的设计思路主要由金融机构预交金入账记录向充值平台软件记录、医院HIS系统预交金充值记录逐层渗透延伸,对账记录应以金融机构或充值模式不同区分模块进行核对,每条明细记录必须同时满足三方流程的完成条件才形成充值成功记录。如果未能完成充值流程,则在满足资金管理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系统记录的原始充值路径退回患者预交金充值款项。金融机构入账记录建议应通过接口进行系统数据的实时更新,系统通过数据匹配结果进行实时跟踪处理,确保预交金充值业务的成功率及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将三方对账平台数据连接至医院HIS系统,使医院收费窗口终端、财务管理软件可以根据各级权限显示调阅患者就诊卡账户等各方面数据及相关统计报表。

(二)更新医院收费窗口工作流程,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

通过支付手段的升级更新,医院收费窗口人员的收费业务工作量将大幅度减少,但医院财务部门应组织人员根据目前医院支付手段更新窗口业务的工作流程并进行培训。其中鉴于保护患者账户资金安全、防止出现套现资金等方面因素考虑,医院对患者退款业务实行“先进先出、对应退款”的处置原则。例如:某患者在医院完成就诊流程后到医院窗口申请将就诊卡余额退回,收费窗口业务人员通过HIS系统终端查询患者就诊卡金额情况如下:患者分别于1月3日以现金形式存入200元,2月5日以微信充值方式存入300元,3月18日以信用卡充值500元,共计预交金金额存入1000元;而患者就诊需结算支付诊金415元,剩余585元预交金余额要求办理退款业务。根据“先进先出、对应退款”的退款处置原则,HIS系统将判断退回患者原微信充值账户85元,退回患者原信用卡充值账户500元。

(三)完善管控措施,健全相關财务监督机制

针对目前医院预交金管理“渠道多、方式多、机构多”的现状,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储备,利用信息化工具对医院预交金情况进行梳理、整合,预交金账户应做到“一日一结、一日一对”。医院应指定专人负责,根据不同充值平台核对门诊、住院各充值方式的HIS系统统计报表金额、出纳当天缴存现金报表金额和金融机构当日入账金额。门诊、住院收费窗口需加强对退费业务处理的审核工作,通过报表预交金余额与现金、金融机构资金专项核对确保预交金账户余额正确,责任落实具体到个人,防止出现舞弊现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我们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适用于医疗行业的金融科技产品问世并得到广泛运用。预交金管理工作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其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以“患者便捷高效、资金信息安全”为管理目标,结合本单位具体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工作制度流程,确保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少波.浅谈住院结算预交金的有效管理[J].经济师,2015,4:117-118.

[2]王永照,崔慧婷,于炳江.医

院门诊预交金模式设计的难点及对

策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5,4:

118-119.

[3]钟云峰.多种付费形式下住院预交金处理方法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4,4:31-32.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
医改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对策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