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
2018-04-20
刚过完春节的周宁县城是宁静的,即使已有了些微初春的暖意。如若饭后闲晃,沿着东南西北任一条主街,能直散步到山脚下。县城处在为数不多的丘陵地带,四周山峦环抱,每一条路的尽头,都是山高水长。
山林田园里的生物,总是更加敏锐地感知时节的变化。
以农业为主的小城中,人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十分接地气,“张大哥,你今年油菜花长得怎么样?”新年结束,雨水、惊蛰接连到来,也意味着人们不得不又将目光放回到农事上。当地有句民谚,概括了春季的农事:“正月摇摇,二月搭聊,三月祭墓,四月边锄边布(插秧),五月追肥除虫……”山里人家依循四时,遵循土地的农耕生活一目了然,农人们孜孜不倦地耕耘着,并等待收获。
周宁春季雨日多,晴好天气精贵。紫云村山脚下,农家夫妇趁着雨后初晴,开始打理自家的农田,一箩筐冒着紫芽的土豆种子搁在一旁,一个耕田,一个备种,等垄好田,便可将这些土豆一一下种,周宁各地的初春首播,也必是这一颗颗名气不小的“乌蛋”。
走进一户人家,依着当地的习俗,主人已备好几杯糖茶,碧绿的茶米缓缓冲开,杯底的冰糖渣还未化开,接过手里抿上一口,芳香甘甜,正是本地自产的高山绿茶。讲究一些的人家,还会特意配上几样茶信,糖仔、糍豆、米糕,虽是民间的常见点心,但用以佐茶,滋味绵长。
三仙桥底下,村头几个半大的小孩儿正撑着破旧的竹筏,一湖春水在脚下划开。站在竹筏上,微微一瞥,便能看到村子里旧中药铺子上,赤脚老郎中闲来无事题在门上的诗:“抱定春光无限好,滋长万物惜春珍。”
简单的一杯明前茶,佐以山中人质朴的咏春诗,随手斟来,口有回甘,令这早春寂静的乡间生动无比。
周宁县几十个村子里,高山、溪畔的禾溪村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禾溪村是民国时期寿宁县纯池区公所驻地,现为 “宁德十大最美乡村”之一,因为地处僻壤,去禾溪村颇费了一番车程。车子一进村,传说中的三仙桥就映入眼帘。这座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木拱廊桥卧于水面,周围的古民居面溪靠山而建,错落有致。门前屋后的鹅卵石,被几百年前先人们的足履磨得圆润,闪出柔和光泽。穿越百年风雨的廊桥上,村里的老人们三两一堆,聊天消闲。显然,我们进入了一个传统生活况味浓厚的小山村。
当然,最引人注意的还有桥底一湖春水,小孩们在竹筏上嬉戏,引得人在岸上注目许久,竟生出些想加入这场天真的春日游戏的念头。等到真的站上竹筏的时候,远近青山、廊桥以及村庄的模样,都不真实地,如幅画轴般在眼前铺张开来。
偶然抬头一瞥,不远处旧药铺门口,整面墙的毛笔墨字令人眼前一亮。走近一看,不知是谁写下的,一首首赞美时节的诗。我们立刻对深山之中还藏着这样有趣的人产生了好奇,打听着探寻过去,才发现诗出自于村中唯一的一位赤脚医生之手。
八十三岁的郑天命和妻子刚从县城回来,他行医几十年,仍旧住在简陋的老屋之中,听说我们为诗而来,他格外兴奋,“写了这么多年,头一次有人对我的诗有兴趣。”他从屉子里拿出他的行医本,与珍藏多年的画册《周宁风景诗歌集》,仔细翻看,每一页以季节、花鸟山水为主题的诗下面,老人都题笔回诗,聊以应和,或长或短,共有几十首。山中人经年累月用小诗怡情,还是第一次被外人看到,老人家竟有些羞涩,直对我们摆手。
“写的不好,都是没事乱写的。”他有些害羞地转身进了屋,为我们端上来两杯茶,“你们喝点茶。”
这茶,是周宁人寻常待客的茶,也是产自本地的高山茶。
福建茶叶产区遍布全省各地,曾有“闽诸郡皆产茶”的说法,更是有多种名茶,周宁的官司、紫云和玛坑都有大片茶山,虽然名气不若武夷山与安溪,但溯源起来,周宁的茶文化也十分深厚。据史料载,周宁县域先民饮茶习惯起源甚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宁茶叶多系自产自销,仅用于待客,或当地居民日常解渴。
地處闽东西北部的周宁县域内多山,海拔高,露重雾浓,气候温润,造就了其独特的山区立体小气候,加之土质深厚松软,最适宜于茶叶生长。刚过了惊蛰,玛坑等地的茶树都开始生发出芽尖,茶山梯田由山脚至山顶,渐渐复苏。周宁民间谚语有言,“清明茶,一个芽;立夏茶,响沙沙”,等清明将至之时,茶农就开始采摘鲜叶原料,准备制作明前茶了。
春茶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清明、谷雨间的头春茶质量最优,可以在市场卖个好价钱,也是周宁茶农春季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当地人靠山吃山,民间把茶叶叫做“茶米”,与谷、麦、豆、麻同列五谷之中,足见其重茶的程度。
上千年的开采,在周宁圣银楼的东、西、北三面山麓留下了数百口矿井。这些散落的矿井和它们串联的白银古道上,流动着周宁历史上的“春天”。春日寻山古道,两个含义的契合,倒有了点历史的丰厚。
车子越往山里走,越是颠簸得厉害,扯着嗓门迸出的字句,淹没于轮胎与石路的较劲中,一路折腾让人想起出发前带路人黄昌陵的提醒——“多吃点,经得起颠”。
行驶至芹溪村,小车换货车,黄昌陵提着数个头灯和安全帽,预示着这趟行程的不易。许久,车子在一片较为平坦的空地上熄了火,破碎、尖锐的石子路已无法行车,我们下车步行。三四百米的山路蜿蜒向上,黄昌陵提醒矿井到了。
李墩镇芹溪村在宋元祐年间(1086-1094)即设有宝丰银场。宝丰银场的矿产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499米的圣银楼山脉,南起芹溪村,北至浦源镇西家濑村(李园水库南侧),全场四十里范围,直至前些年仍有银矿开采。
走进这些矿井,恍如隔离尘世。矿井口一人高左右,开口较宽,里面不出意外的一片漆黑。当自然光线脱离视野的时候,道路也开始变得狭窄,我们戴上安全帽与头灯往里走,头灯照射的地方银光闪闪。这些含银矿物就像贴着一层金箔纸,巨细无遗地展示着自己的富足。
“有蝙蝠!”一声尖叫像是打开了矿井里的新世界,这个人烟罕至的地盘早已被攻城略地,蝙蝠无处不在。它们全身浸淫着银色,在我们身侧或是头顶上一动不动地倒挂着,即便蝙蝠有多福的象征,我们的恐惧还是抑制不住地蔓延全身。看清周遭环境后,原本只有一人宽的矿道愈加狭小了,一行人只得裹紧衣服,缩着身子穿过。脚下的路掺杂着黑水,变得油滑,那是蝙蝠长年累月的排泄物浸泡成的水色。自以为探险许久,回头却依旧能见到洞口的亮光。待到折回走出矿井时,在这仍旧寒意十足的周宁,我们硬是被逼出了满头大汗。
周宁现在已发掘的矿井,多是明代遗留下来的,深浅不一,深者可达200多米。井口多以自然岩缝凿入,形状多样,多窄小。矿井仅一人之宽,古代矿工嘴衔松脂灯,身背竹篓,凿洞而入。开采的矿石,含银成分较高的为礁,细碎的为砂,矿石外多包围着石块,为围岩。礁砂在入炉前,要先挑选、淘洗,而后才是上炉熔炼,银矿品质最高的每一斗可提炼六七两纯银。仅能容身的矿井若有摧陷,则生路无存,很是艰辛。但人们依旧蜂拥而至,“若非厚利,人谁为之”?
银矿的开采,最重要的是带来了人口、物流的互动。因开矿滞留下来的矿工成为东洋里的居民,于是在银矿区逐渐有大姓家族驻留,形成村落。没有银矿的开采,周宁的发展至少要晚上百年。
周宁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属于三不管境地,境内群山耸峙,坡陡谷深,无法避免地造成境内交通闭塞,唐晚期才有中原汉族辗转于此,直至1945年才建县。如此不入古代政府、移民“法眼”的偏僻之地,却在银矿的开采下,像“开挂了”似的,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充满生机的机遇。
银矿厚利。北宋元丰元年(1078),官方记载福建银矿纳税全国排名第一,税额为69000两。北宋政府对矿产掌控不大,让利民间,采用了“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的“熙丰法”,也就是只收金银矿坑生产百分之二十,如此算来,元丰元年福建银矿的产量为345000两左右,而这还未算上民间私自采炼的量。在生产技术不高的千年前,这产量是相当可观的,当时,除了用于铸币的铜之外,其他金属还可以“自便货卖”,即便安全隐患重重,民间仍是趋之若鹜。
周宁境内最早被政府认知的,即是第一个开采银矿的七步镇郭洋村,它被列入《福建省历史地图集·宋福建路》。宋元祐年间(1086-1094)在郭洋村设宝瑞银场,芹溪村设宝丰银场,后宝瑞银场因矿脉细微,并入宝丰银场。明时宝丰银场成为纳银大户,朝廷派御史在芹溪村建宝丰公馆,驻收课银,宋元时属于宁德青田乡东洋里的周宁升为东洋行县。
银矿的开采与逐步规范化,白银古道被大量铺砌、硬化、加宽,而以芹溪银矿为中心的古东洋地区围绕着银矿形成了产业链,比如在芹溪村和官司村有白银开采、冶炼、包装等产业龙头,另外还有贡川村及其附近的栗木炭生产等银矿开采的相关产業。
银矿的开采之于周宁,最重要的是带来了人口、物流的互动。因开矿滞留下来的矿工成为东洋里的居民,于是在银矿区逐渐有大姓家族驻留,形成村落,如芹溪村。新居民激活了各种生活、生产需求,原先土地贫瘠,不利水稻大量生产的周宁开始引进油菜、大豆、魔芋、茶叶(官司云雾茶)等农作物与经济作物。人口、物资的对流,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古道繁华,古道附近许多乡村如上洋街、芹溪街等,逐渐形成了商业街,政和、寿宁、宁德、福安等地的商人聚集于此,还引发了服务业的兴盛,如江西人在贡川开旅店,溪头、登科还有娱乐行业等。
银矿就像是一支杠杆,撬起了周宁的其他产业。如若少了银矿的开采,“周宁的开发会晚上上百年”,周宁博物馆馆长郑勇说。
与白银古道息息相关的村落遍布周宁,这些擅长边镇贸易的村落,积累了大量财富,有的开始兴豪宅,捐功名,兴教重学,成了古道上的传奇。
周宁李墩镇最西边的村落楼坪村挨着一条古道,这段古道由条石、碎石铺就,随着山体的起伏,隐没于山间。实际上这条古道就是茶马古道,但它还有个霸气的称呼——白银古道。它还是连结周宁、政和、屏南的官道,在周宁这个前些年才开了高速公路的山域,这种散落各处的古道在很长时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楼坪村子不大,逼仄的山间平地落满了清代豪宅。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每座保留完好的古民居前,都挂着“国子监”“文魁”“武魁”等响亮的名头,不由得令人生疑,这个偏远村落竟如此厉害?一深究,原来大部分的官名都是“捐”来的。这种布衣向国家捐钱以获官职的“捐官”行为在清代达到了高峰。“捐纳”明码标价而价格不菲,而楼坪却可家家有“大官”,可见昔日之富有。
楼坪处于周宁矿区,张氏家族在转业采岩菇之前,就是以采银矿为生的。这种采矿营生其实是种延续。张氏家族曾在政和县的铁山村生活,铁山村属于福建最早开采银矿的古银矿产区。随后一支后人迁入屏南,又在明初迁入楼坪之前先在离楼坪不远处的芹溪村生活,而芹溪村正是周宁宝丰银场的所在地。开采的白银顺着古道从芹溪进入楼坪,再进入政和,运往建宁府府衙驻地建瓯。
后来,楼坪张氏家族以采摘岩菇为业,足迹遍布政和、周宁等地山地,借由古道将岩菇运到广东出售,并带回西洋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在周边地区贩卖。尤其到了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闽北茶叶贸易原本通商道路受阻,楼坪村民将一山之隔的洞宫山地区的茶叶汇集,原本销往武夷山的茶叶改从楼坪运往赛岐港出口外销。楼坪村也由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