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本观念建构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策略
——以“铁的化合物”教学为例
2018-04-20张辉
张 辉
(浙江省仙居县城峰中学 317300)
一、高中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
所谓高中化学基本观念就是高中化学基本思想、方法和观点抽象后形成的一些观念性认识,它是以掌握化学学科基本结构为前提,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过程,立足于全局、由表及里地构建与化学课程的内容相符和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化学基本意识,能够呈现化学学科层次感、稳定性、科学性、概述性等的特点.
二、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1.教学程序设计
首先,明确基本观念,形成基本理解.在熟悉化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教材单元或主题内容,提炼出具有迁移、认知等价值的思想或方法.同时,还要对基本观念、核心概念及具体知识间的联系加以理解,通过直观的方式将教材中的基本观念呈现给学生形成基本理解.
其次,设计教学情境和探究活动,并转化为驱动性问题.在深刻理解核心概念和具体事实的基础上,教师以“为什么”为核心设计出驱动型问题,并为学生创设出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究,将建构观念、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最后,反思与评价,促进观念建构.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及时搭建学生交流与反思平台,提升化学基本观念.同时,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完善化学基本观念体系.
2.高中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策略
高中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性的教学任务,在这个构建过程当中,不仅要求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和积极的思维,并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优化教学活动.
(1)立足单元主题循序渐进,全面规划
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能力,在分析本单元在学科体系中地位与作用基础上,遵循由简而繁、层层深入的方式使学生感悟化学基本观念,特别是对于教材中多次重复出现的知识点,教师要根据单元和最终教学目标,立足全局,有区分地进行设计.
(2)突出化学学科,展示本色要深挖化学知识内涵
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不仅要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描述,而且也要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解释,努力培养学生的空间结构思维能力和微观世界的想象力,从而理解化学物质以及物质反应规律.
(3)巧妙地设置问题,创设情景,学生的学习思维被激发
教师应充分利用与实验相关的图片、故事、实物、实验等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改变传统教什么、怎样教变的观念,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此外,问题的设计要以“最近发展区”为原则,在开放性和思维空间上下功夫,使问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动力.
(4)建构知识结构体系需要交流与探究
教师可通过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让学生亲身探究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三、以“铁的化合物”教学为例进行高中化学基本观念建构案例分析
相比其他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苏教版在教材编排上更加注重化学知识的实际生活性和社会应用性,教师应紧抓住这一特点,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1.确认本节课程的化学基本观念
如表1所示,本节课程教学涉及到的化学基本观念主要为分类观、变化观和实验观.
表1 “铁的化合物”基本观念、具体知识以及基本理解关系表
2.驱动性问题转化
围绕“同类物质具有某些共性,但每一种物质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原则,按照物质分类的观点,复习旧知识,为新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笔者以提问的形式要求学生回顾我们周围有哪些铁的化合物,总结归纳出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为学生建构分类观打下基础.
组织学生探究和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检验Fe3+的存在?
(2)在FeSO4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发生了何种变化以及所说明的问题?
(3)Fe(OH)2沉淀是什么颜色?滴加NaOH溶液后,沉淀颜色会有变化吗?
(4)Fe2+变为Fe3+中,体现了Fe2+的什么性质?要使Fe3+变为Fe2+,需要加入什么类型的物质.
3.实验探究
为了学生掌握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需要整理总结实验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讨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新制FeSO4溶液,另取2支试管分别加2mL FeCl3溶液,
其次,在2支FeCl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KSCN溶液、NaOH溶液,在2支FeS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KSCN溶液、NaOH溶液,观察实验变化并做好记录.
然后,按照教材进行Fe2+和Fe3+之间的转化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4.交流讨论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的现象,安排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在稀硫酸和Fe制备FeSO4溶液时,为什么要确保铁过量?
(2)铁粉与Fe3+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进行验证?
(3)在实验中如何判断Fe3+已经充分反应?
在具体讨论中,教师应以提示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对学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并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
5.巩固新知
安排学生及时复习本节课程知识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一些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学生.例如在本课程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践证明,Fe(OH)2中的Fe2+易被氧化,请根据所学知识,在利用NaOH和FeSO4制备Fe(OH)2时,如何制备出较为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
总而言之,新高中化学课程展现了科学观念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必须要对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深挖,总结出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意识与方法,并将其体现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引导学生高效、牢固地建立高中化学基本观念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周青.化学学习论[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卢巍.对化学基本观念及“观念建构”教学的认识[J].当代教育科学,2010(9).
[3]毕华林,万延岚.化学基本观念:内涵分析与教学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4(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