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四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

2018-04-20陈丹霞李泽泳刁志宏陈令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梅毒传染性阳性率

陈丹霞 李泽泳★ 刁志宏 陈令民

手术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医疗手段。随着人们对医疗感染的认知,以及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医患关系。为了减少和避免因手术而引起的医源性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意识,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术前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手术患者3728例,其中男1838例,女1890例;年龄7个月~85岁。按不同年龄分组:1~20岁为少年组,21~40岁青年组,41~60岁中年组,≥61岁为老年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前采集血液标本,抽取静脉血3ml,无需抗凝,分离血清,1d内检测完成。

1.2 仪器与试剂 雅培i1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HC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试剂均购自雅培公司。

1.3 检测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本检测均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并进行试剂的质量控制。初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按规定程序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均用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试验,所有操作均严格按标准操作文件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四项传染病的阳性率 HBsAg阳性率为7.11%(265/3728),HCV抗体阳性率为0.80%(30/3728),TP抗体阳性率为1.90%(71/3728),HIV抗体阳性率为0.21%(8/3728)。

2.2 不同性别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阳性率 不同性别患者术前HBsAg、HCV抗体、TP抗体和HIV抗体的阳性率不同。男、女性感染乙肝和丙肝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 TP和HI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阳性率[n(%)]

2.3 不同年龄组患者术前传染性指标的检出率 按不同年龄分为四组,各年龄组患者术前感染传染性指标的检出率,乙肝、梅毒的感染集中于>40岁的患者;少年组患者未见HCV感染;HIV的感染率与年龄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患者术前传染性指标的检出率[n(%)]

2.4 四个年龄组、四个传染性指标感染率的比较 各年龄组两两比较,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三组之间的HBsAg和HCV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组与其它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抗体阳性率在少年组与中年组、老年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组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抗体阳性率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的HBsAg流行率较上世纪90年代有所下降,但现有慢性HBV感染者仍有9000万例,而其中2000~3000万患者转变成慢性乙型肝炎[2]。在本资料入选的3728例手术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7.11%,比李燕斌[3]报道的9.25%有所降低。HBV的感染与生活方式、医疗行为有密切关系,本资料HBV的感染率较之前有关报道有所下降,可能与近年来本区域内广泛规范使用乙肝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和预防宣传相关;另一方面,一次性医疗器械的规范使用,也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初生婴儿乙肝疫苗的规范使用,保护了新生儿群体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4]。HCV感染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东亚地区为主要影响地区,其分布因地区而异[5]。HCV的传播途径与HBV相似,均可通过手术、输血、血液制品、体液、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性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本资料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80%,与近年血清流行病调查资料的阳性率3.2%有所差异[6]。广东地区HCV感染率为3.35%,但HCV感染者普遍对长期暴露于血液环境及高危行为意识不高,而且对HCV感染缺乏认知[7]。TP抗体阳性率1.90%,较黄海樱等[8]报道的偏高。HIN抗体阳性率0.21%,远高于严根兴等的报道[9]。但近年来,梅毒、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TP抗体的阳性率几年来得不到改善,这可能与社会越来越开放,吸毒及不正当性接触,加上本院处于国家南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有关,这些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等因素,使梅毒、HIV的感染率越来越高,尤其是HIV目前的流行感染状态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且有年轻化的迹象,8名患者中最年轻的仅19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发现年轻的患者中存在部分男男传播的病例,也有部分校园感染的病历存在,HIV正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大力做好宣传与预防工作。

四个传染性指标均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时间由原来的3h缩短为40min,为患者手术治疗赢得了时间,其敏感性、准确性也得到了临床以及相关报道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综上所述,术前对患者进行传染性指标的检测,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提醒医务人员术中加强自我保护,在医疗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减少医疗损伤,是避免职业感染的重要手段,术后重视手术器械的处理,杜绝因操作不当或器械的污染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患者而造成医源性感染;同时让患者对自己术前的感染情况有明确的认识;也为可能因手术而引起的医疗感染纠纷保存了第一份原始资料,提供有效的临床科学依据。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是阻断医源性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对感染后的患者尽早实施对症或对因治疗对传染性疾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陈雪芳, 许文芳. 手术和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上海预防医学, 2011, 23(5): 248-249.

[2] 贾继东.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乙型肝炎临床科研水平而努力.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 31(4): 481-482.

[3] 李燕斌.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8): 1035-1036.

[4] 张磊.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 武汉大学, 2013.

[5] 杨玉发, 黄守民. 不同ELISA HCV抗体试剂在献血者筛检中的应用评价. 海南医学, 2005,8: 149-160.

[6] 李剑萍. 广东地区慢性HCV感染者IL28B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暨南大学, 2015.

[7] 苏玮, 谢碧岚, 吴慧欢, 等. 献血者对HCV感染及社会认知调查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3): 159-160.

[8] 黄海樱, 陈波, 周强, 等. 广州地区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3): 549-551.

[9] 严根兴, 沈翠芬, 邹伟华, 等. 临床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6): 803-804.

猜你喜欢

梅毒传染性阳性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隐性梅毒更危险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