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4-19祝宏春

活力 2018年22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祝宏春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为经济增长贡献了巨大力量。相比国有企业,我国民营企业具有规模小、人员少的特点,在企业管理方面更加注重节约成本,企业管理机制相对不健全。这样就导致民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内部控制方面,这些往往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稳定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能够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活力,在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也非常巨大。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地位也将会持续提高。但是,在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问题,民营企业管理层难以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缺乏较强的原则性

在民营企业中,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常常存在着缺乏原则性这一问题。尤其是对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而言,管理层与员工之间没有明确的上下级界限,容易在工作中缺少原则性和界限性,对于存在工作问题的员工,惩罚力度不足,难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另外,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着可行性低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能力差,难以及时落实上级的管理制度,也无法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民营企业由于组织形式的特殊性,管理层流动性小,许多民营企业都是以家族企业形式存在,在管理者方面通常处于不变化的状态。普遍存在着管理者从年轻一直工作到现在的情况,所以管理者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守旧因素,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认识严重不足,甚至对其缺少基本的了解,导致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陈旧的模式中。其原因主要在于民营企业管理者没有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民营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个行业之间竞争激烈,甚至出现了跨行业之间的竞争,因此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和挑战,如果不能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来提前掌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那么就难以及时地规避风险,无法保证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民营企业尤其是规模小的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缺乏专业人才的窘境,这样就很难在企业经营的基础上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一方面,企业在经营中多是以家族企业模式经营,担当管理层的通常是家族内部人员,人才上升空间不足且体制不完善,不利于人才的发展,难以对专业人才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管理者能力不足,无法引导企业向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过程中不重视对已有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训,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于职工的各项福利难以保证,更别说对一些重要岗位上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因此企业职工整体素质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也难以推动企业的进步。

(四)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民营企业要想稳定地发展,就必须在企业内部构建有成效的管理模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帮助民营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管理程序,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中普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因为我国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难以为民营企业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一定的范本和指引。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思想和手段较为陈旧和落后,没有引入现金管理机制和控制手段,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没有能力建设高效的内部控制平台。第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内部管理缺乏完善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平台,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员工之间不能进行及时和有效的信息沟通,管理层不能及时接收到员工的反馈,延误了有效的时机,不利于现代化管理制度在民营企业中的落实和发展。第三,民营企业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风险控制体系和制度难以及时建立。

二、提升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和对策

(一)确保内部控制的原则性

内部控制作为民营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在落实的过程中应该具有较强的原则性,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执行的有效性。第一,民营企业在建立自身内部控制体系时应该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和公司实际隋况,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够符合企业发展的规模。第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符合制约性原则。民营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应该将各个部门纳入这一整体中,确保每一个部分都能够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从而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第三,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还应该切实可行。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将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之上,保证管理层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开展工作。

(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意识

强化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識,是建设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第一,国家层面可以出台和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让民营企业经营者能够看到国家在内部控制方面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加全面和正确地认识企业内部控制。通过会议和座谈等各种形式强化民营企业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和创新意识,打破家族企业的界限,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提升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建立内部控制规范,为民营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参照,从而更好地建立自身内部控制体系。第二,民营企业管理层还可以通过对先进企业的学习来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通过参观和学习认识到现代化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多途径引进高素质人才

人才作为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既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民营企业改革的核心力量。建设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应该从人才方面着手。第一,多途径引进高素质人才。民营企业可以提高各项工资待遇和薪酬,吸引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司,为公司的发展和改革带来新鲜的血液,同时还可以向人才展示未来的发展空间,给予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此来留住人才。第二,民营企业可以在已有人才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可以邀请专业教师给公司员工讲解内部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要求,为企业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邀请专业内部控制和管理类的人才来帮助员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一定时间内将必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从而建立起专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与专业的公司开展合作,及时更新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和管理技能。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该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从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着手,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以计算机技术为切入点,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原有团队开展工作。首先,将各项程序和规定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网络,从而避免各项管理漏洞。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建立内部信息交流群,如微信群、QQ群等,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使管理层与员工进行直接交流,从而更直接地获取信息反馈,使内部控制体系更加优化。其次,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下,竞争激烈和风险增大是企业经营要面对的两大问题。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还需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最后,民营企业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监督自身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中是否能够完成自身工作,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的有效执行。

结语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通过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促进民营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多途径引进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高素质人才,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水平,使其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