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的背后
2018-04-19李文强
李文强
【关键词】数学;“正确答案”;教学
一、案例背景
数学这门学科由于具有很强的客观性,答案一般都是固定的,因此不少学生往往只关注答案的对错,而不去探索和钻研答案的由来,时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确答案”常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学生正确的答案有可能是直接向别人问来的,别人直接告诉他答案,其实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怎么思考得到的。也有可能答案是正确的,但思路和方法是完全错误的,属于“歪打正着”。显然,这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
二、案例描述
在我教五年级“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一节数学课上遇到这样一道填空题:一张长方形纸长18厘米,宽12厘米,将它剪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要求正方形尽可能大,而且没有剩余,那么可以剪几个?
我让孩子们仔细思考,不一会儿,小手纷纷举了起来。“老师,答案是6。”看着孩子们激动而又自信的神情,我想考验一下他们,于是故意卖起了关子:“真的是6吗,有没有不同答案?”“没有……”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么确定呀,认为答案是6的请举手!”看着全班孩子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毫不犹豫地坚持“6”这个正确答案,看到他们更加自信的表情,我暗暗欣喜:看来孩子们掌握得还真都不错呢。
正当我认为孩子们都已经掌握了该题,不需要再讲,准备切换到下一个环节时,底下不知谁说了句:“这题太简单了,不就是求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嘛。”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反对之声四起:“不对,不只是求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根本不需要求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而是应该先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我灵机一动:“这正是一个让孩子们共同研讨发现结论的契机。”于是我说:“同学们,大家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解题过程写在练习本上,等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看看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话音未落,孩子们就跃跃欲试,纷纷打开练习本动起笔来……
我在孩子们中间巡视着,看到果然有多种不同的解题过程。我还看到有一个刚刚也说答案是6的孩子此时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写过程,他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他是听其他同学说的。我让他自己先尝试思考,然后和组内的孩子交流。通过全班分组交流,我发现主要有这3种不同的做法:
第一,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答:可以剪6个。
第二,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因此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每行可以剪18÷6=3(个),每列可以剪12÷6=2(个),3×2=6(个),答:可以剪6个。
第三,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36,因此正方形的边长是36厘米。每行可以剪36÷18=2(个),每列可以剪36÷12=3(个),2×3=6(个),答:可以剪6个。
做法不同,但最后答案居然都是6 1我把这三种不同的方法展示在了投影上。让这3种不同做法的孩子分别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第一种做法的孩子最先遇到了窘境,他们解释不清楚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为什么就是正方形的个数,第二种做法和第三种做法的孩子也争执不下,都坚持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这时一位孩子说道:“我觉得可以通过画图来解释自己的算式。”
不少紧皱眉头的孩子通过画图变得豁然开朗。我将孩子们画的图呈现在了展台上。第一种做法和第二种做法的孩子画的是图1,而第三种做法的孩子画的则是图2。
通过画图,第一种做法的孩子意识到了自己求的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其实是正方形的边长,而不是正方形的个数。
第三种做法的孩子画完图立刻发现了自己“剪出”的正方形竟然比原来的长方形还要大,从而很容易就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原因。
但我并不想放过这样的生成性资源,问道:“大家仔细想一想,题目怎么修改就应该用這第一种做法或第三种做法呢?”
经过热烈的讨论,一位孩子答道:“如果问题改成: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这时用第一种做法就对了。如果把题意中的剪成正方形改为拼成正方形,问最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长方形,那么用第三种做法就对了。”其他孩子帮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三、案例反思
(一)课堂上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已经想到的有效资源
当学生提出一些“意外”的问题或是想法时,即使想法错误,也是一种有效资源。在这则案例中,有的学生认为问题就是在求最大公因数,有的认为问题就是在求最小公倍数,虽然这些想法并不正确,但如果教师完全不顾这些反应,或是急于否定,无疑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并没有直接指出错误,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把自己所认为的过程写出来,然后共同探讨是否得当。一位学生提出“画图”的建议,也是本节课一个宝贵的生成性资源,顺着这位学生的思路,无须教师多说,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给学生留下了适度的空间,体现出他们学习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