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8-04-19李孝宽

活力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朗读教育教学初中语文

李孝宽

【摘要】朗读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的重要方法。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和情感体验。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朗读为学生铺设作品深层美感。本文就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做阐述,以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朗读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说写水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笔者从事多年语文教学,深深地认识到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此,对语文朗读教学作了初步探究。

一、朗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增加了文学鉴赏、名著导读,旨在利用初中三年的时间对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进行全面的鉴赏教学;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并要求语文教师利用朗读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得到陶冶,受到教育。之所以应该强调朗读,是因为朗读不仅可以把字面意思完整地、艺术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运用语气、语调等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底蕴,艺术地表现课文的内容,使学生较为直接地获得美感体验。通过朗读把这些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读朱自清的《春》一课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呈现出一幅春草图。由“偷偷地”和“钻”感受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感受到春草的质地和色彩,感悟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

二、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朗读教学是高度情感化的活动,这种浓郁的情感性,自然更应当体现在课堂的朗读之中,通过读,能够使学生人情、移情、陶情。因此朗读时应当首先人情,进到特定的环境中,然后融情入境,用一种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声情并茂的境界,进而移情于学生。使他们也深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中,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理解词语,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不同描写对象,不同文章风格,不同主题思想,采用不同的情感、语速、语调,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实质和关键。朗读能极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的心灵,使之声声入耳动听。如读《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如作者写父亲当时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樣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产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因而朗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三、朗读可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活泼有序的语言活动中获得语言感受的快感。如《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上课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到感染。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此外,还应倡导自由品读,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进行品读,从而享受读书的乐趣。学生对文章意蕴的理解,内涵的品评,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对于初中生来说,无论将来是升学,还是进入职业学校参加工作,都要具备必要的朗读能力。

四、朗读是语文积累的重要方式

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就是为了培养语感,这是语文积累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文质优美的文章,自然会吸纳好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的词句,在今后说话、写作时自觉不自觉的模仿、应用。而且通过朗读还能够扎实地掌握多音多义字的意义和读音,从而克服滥读半边字的毛病。祖国丰富的文化精髓、脍炙人口的篇章,要靠学生的朗读和背诵去记忆、流传和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领读、范读、领背和及时检查学生背诵,是指导诵读的重要手段。教师的领读特别是领背,是非常直观的指导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音、读出语气、品味语句的内容。

总之,加强朗读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审美情趣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培养其语感,让课堂内外充满琅琅的读书声。

猜你喜欢

朗读教育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