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救助机制

2018-04-19陈彬

活力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高职院校

陈彬

【摘要】本文基于文献研究、调查分析、实验比较和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运用心理测验、理论讲座、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等形式对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就如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强短期和长期的功能性适应能力,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在潜能,增进自我信心,促进其顺利完成心理重建提出了几点愚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救助机制

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存在着有别于普通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特殊的心理问题的表征。为了促进教育公正与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多数辅导员对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倍加重视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增强其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笔者所在的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十分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调查和心理辅导工作,希望能够为广大高职院校更好地帮助这一特殊学生群体成长成才带来一丝启发。

一、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严重的自卑感

自卑是学生自我认识过程中在情感上对自己的否定,在得失与荣辱方面呈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与心理体验。高职学生由于学业上不是很紧张,业余时间攀比意识较强,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交际过程中,觉得自己不能大方地显示自己的“实力”,深陷“缺钱”的困窘境地,从而滋生自卑感。由于生长环境与教育条件的逊色,造成知识面相对较窄,自身能力与外界需求的严重落差,引发他们心理的失衡,周围环境的异常评价,使得他们内心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二)过度自尊与虚荣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待人接物上心理敏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有时表现出过于偏执的心理倾向。把面子視为精神的纲领,为了面子,满足虚荣心,节衣缩食,买名牌潮流衣服,染彩色头发,加入时髦队伍,使用苹果手机、耳麦,通过不必要的包装自己,掩盖家庭经济困难的事实。

(三)感恩意识欠缺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受恩于人应该感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却将这一传统美德遗忘脑后,对资助者没有表达过感激之情。随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的加大,这些学生的感恩意识越发地淡薄,很少听到他们说感谢的话,把享受资助政策当作理所当然。这类学生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感激帮助过自己的人,不会帮助比自己更贫困的学生,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与冲突时,不能用包容之心对待。

二、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笔者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深度的了解和研究发现,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家庭环境的直接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整个家庭在生活上都比较拮据,只能满足学生最基本的衣食要求,而进入高职阶段,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学生感觉自己文艺体育活动的欠缺,与校园生活产生陌生感、恐惧感,逐渐自我孤僻。最严重的是贫困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性格冷漠自卑、多疑孤僻,使得校园内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第二,社会大环境的间接影响。虽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不断出台,相对缩小了城乡差距实现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但是,城乡差异与家庭贫富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忧患意识,影响到贫困学生的价值取向。第三,来自身边的各种压力。学生经济上还没有自立,经济生活的压力直接导致学生心理贫困。家庭经济困难,提供的学费有限,不得不申请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生责任心与负罪感的撞击,心理上形成巨大压力和迷茫,产生悲观、失望、消沉等心理问题。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肯定与信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卑感,源自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极度反差,无法正确面对现实,意志力不够。帮助这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给这些学生在班级中发扬自己长处的机会,对这些学生在一些活动中的亮眼表现,及时给予必要的鼓励,让他们自身在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鼓励学生尝试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身的不足,接受现实的自我,科学全面地评价自己,确立竞争意识,鼓足勇气,奋发向上,树立“人穷志不穷、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

(二)帮助学生消除爱面子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信

过度自尊和虚荣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虚荣心较强,担心自己由于家境困窘怕人看不起,假装用名牌着装用品试图抬高自己的“身价”,爱面子,盲目攀比,好大喜功,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笔者在学生管理的工作中,为帮助学生去除爱面子的思想,把表现较突出的学生安排加入学生会,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

(三)感恩意识不停留在形式上,将感恩升华为回报社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懂得感恩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因为贫困,心理上或多或少的自卑、羞涩,不敢表示感谢。笔者认为学生的感恩不应停留在口头的形式化,而是将这一感恩进行升华,在生活中,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间允许时为家长做家务,增强他们在家庭中的责任意识;在学习中,严格要求受助的贫困学生,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的热情和潜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学业有成时,将感恩升华为对社会的回报。另外,感恩也需要教育和培养,特别是感恩的方法,我们开设的“感恩团体辅导”,借助“领袖风采”游戏调动感恩的情绪,借助“我所了解的父亲母亲”来引发感恩思考,借助“我想对你说”来学习感恩的方法,让学生获益良多。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状况高职院校
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改革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