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现状研究

2018-04-19朱桂萍李梅

活力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现状

朱桂萍 李梅

【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教育—体化是推动城乡教育—体化发展的实践过程。本文就城乡教育—体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和障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教育—体化;现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既是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也是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过程。虽然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尝试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突破,但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同时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和障碍。这些误区和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和破解,必然会导致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偏离目标,影响其成效。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三大误区

(一)农村教育照搬城市教育

在许多地区,地方主政者通常将城乡教育一体化简单理解为城乡教育“统一标准”,即在农村地区建设与城市一样漂亮的校舍,添加一样的设备,设置一样的课程体系与评价标准等。然而,农村毕竟与城市不同,它往往具有不同于城市的文化土壤和结构,当农村还无法与城市形成统一文化的时候,一味地向城市看齐,显然是不合适的。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让农村教育城市化,也不等于城乡教育一致和消除城乡教育差别,而是在一体化发展的前提下保持各自的特色。城鄉教育一体化是一个充分发挥城乡教育各自优势,互相吸收先进、健康因素的双向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主政者要积极挖掘和激发农村学校的办学潜力和课堂活力,真正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真正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和竞争力。

(二)城市教育捆绑农村教育

鉴于部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合作交流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就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将城乡学校“捆绑发展”当成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一种举措。但是“捆绑”模式也存在问题。“捆绑”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合作手段并非是良性的一体化方式,地方主政者应寻求如何建立城乡互动的动力机制,调动城乡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由“捆绑”变为“松绑”“脱绑”。

(三)城市教育支援农村教育

由于城乡教育差距依然明显,所以一些地方把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解成用丰富的城市教育资源去扶持落后的农村教育,以达到城乡均衡状态,如采用城市校长、教师下乡流动或支教的方式去提升农村教学和管理水平。然而这种方式也可能产生两种严重后果:一是过度利用城市教育资源必会导致城市教育质量下滑,会限制城市教育主体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城乡教育合作的长期性;二是过于扶持农村教育,会导致农村教育主体形成“等、靠、要”的消极和惰性思想,不利于农村教育独立自主发展。事实上,农村学校的发展不仅要靠“外塑”也要靠“内生”,农村教育的坚实发展仍然要依靠长期扎根在农村,熟悉和习惯农村本土文化的校长和教师发挥积极作用,农村教育发展应立足农村文化,保持自主性,成为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办学主体。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仅要考察城市教育如何帮扶农村教育的发展,也要同时关注农村教育如何有效促进城市教育的发展,不仅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还要聚纳和培育教育资源。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障碍

(一)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体制难以变革

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破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体制,然而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体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公共政策执行而逐渐形成的,要想破除二元体制形成一体化体制还存在很大的阻力和障碍。

(二)城乡单向流动的态势难以转变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能够在人力、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双向互动交流。但经社会观察发现,农村教育资源单向往城市流动依然是普遍现象。如乡镇教师向县城流动,县城教师向城市流动,虽然也有城市教师下乡支教,但只是非主流现象。此外,现在许多在城市务工或经商的农民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问题,甚至不惜一切送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读书。这些现象说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状况还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意蕴是要求农村学生能够公平享受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大量农村学生进城读书依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城市学校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度地接纳所有外来学龄人口,因此,如何化解城乡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有效保证城乡教育资源双向交流互动,满足农村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城乡有别的意识形态难以淡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不仅包括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一体化,还包括文化层面的一体化。物质、制度层面的建设固然能缩小城乡教育外在的差距,却无法拉近城乡教育内在的隔阂。在社会转型时期,城乡有别的意识形态非但难以淡化,反而还在继续强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有机会从农村走向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与融入问题逐渐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突出矛盾。

现实表明,城乡的文化屏障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城乡教育一体化要跨越城乡文化上的屏障,在学校教育的场域中,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从“接收”到“接纳”,淡化城乡有别的意识形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现状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