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反思促成长

2018-04-19陈富军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教学反思

陈富军

摘 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我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我所作出的教学设想、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审视、评价的活动,其实质在于批判性地总结教学实践的得失,积极探索和解决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成效。教学反思通过树立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矫正意识来培养教学监控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反思;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我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我所作出的教学设想、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审视、评价的活动,其实质在于批判性地总结教学实践的得失,积极探索和解决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成效。教学反思通过树立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矫正意识来培养教学监控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

一、紧扣目标,优选内容

教学反思的对象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教材、教师、学生三要素,它们有机融合、相互作用后,衍生出教和学行为的大量信息,导致教学反思的内容广泛化、多元化。这些信息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可能有意义也可能没价值,可能切中要害也可能无足轻重。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值得反思的内容?有一个核心: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即所有的教学行为的出发点都应该是为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发展服务。围绕这一核心,从“课前预设—课中实施—课后反馈”过程中,选择一个或若干印象深刻、引发思考的要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教师自我研修的有效途径,更多时候需要采取“以点带面”的思维方式,不追求“全面开花”和“面面俱到”。只有这样,才更容易集中时间和精力找到反思的突破口,进而形成脉络,避免反思的随意化、无序化。

二、全息回放,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的主体是教师个体,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反思的有效性。通过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即在头脑中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有利于客观地审视自我的教学行为。

回放课中实施阶段的内容,可以通过挖掘自我记忆、观看教学录像、查阅听课记录、询问参课师生来实现。剖析预设的灵活践行、环节的有效实施、学生的主体参与、生成资源的处理等。教学反思需要的信息主要源自于课堂教学,这些信息往往出自于预设之外,是生成的资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要深刻反思對生成资源的有效处理:是否留心观察、认真倾听,随时关注了课堂上的新信息;是否选用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努力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挖掘学生的思维亮点,肯定学生独特的见解,呵护创新的火苗,培养创新的能力;是否正视了学生的错误——相机引导,重视学生自我的探究与体验,灵活调控,让学生不因错误而挫伤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因为错误而获得成长的机会。

回放课后反馈阶段的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的自我审视来实现,剖析自己是否关注到课后信息的反馈(例如通过作业情况、询问学生及家长等方式来反馈教学效果),是否及时正确地处理了课后反馈到的信息。

对反思的内容进行全息回放,要力争做到客观、真实,追求原生态地再现,才能确保教学反思立足于事实基础,促进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师个体的自我评价容易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制约,需要结合相应的教育教学理念、他人的实践经验、类似的教学案例等来实施评价,进行有效的反思。

三、同伴互助,多维甄别

教师个体的反思通过自我主动搜集信息而实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需要借助教师群体的作用,需要同伴互助反思的有益补充。通过一定范围内参与的课前说课、课中听课、课后评课活动,甚至同事间的闲聊,可以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与思维碰撞,实现教学反思的同伴互助。

这种群体交流,因群体成员间的实践经验、教学特点、思维方向、能力层次的多样化,能使自己听到不同的声音,从不同角度得到反馈信息,激起自己更深入的、多方位的思考,使反思更有收获。“同课异构”活动、跨学科的听评课活动,能有效地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另外,有目标地观摩同事的教学,对比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也能做到取长补短,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

四、去粗取精,完善行为

坚持进行教学反思,在一段时间内,会形成较多的体会,其中有经验也有问题,有创新也有重复。通过教学随笔、听课后记、案例分析或教学论文的形式,对这些反思所得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

坚持运用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形成一定的个人理念和教学风格;找出迫在眉睫的问题,认真分析,积极寻求解决的策略;审视自我重复出现的问题,深刻反思产生的根源,借助外力,在实践中解决;用信心、耐心和毅力来应对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潜心学习,努力实践,逐步化解。

无论是总结得失,还是分析成败,只靠笔来写、嘴来说是不够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实践。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是真正的实践者,要将反思所得用于改进实践,努力追求教学行为的不断优化,使教学反思行为成为一个“审视实践—有效反思—指导实践”的完善的价值追求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莉春.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的层次与能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1).

[2]李长吉,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作者简介:小学综合科教研员, 二级教师,专科(四川省教育学院 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主要研究小学教育教学与教师培训。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教学反思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