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徐徐图之
2018-04-19林淑娟
林淑娟
摘 要:学段的升级并没有让七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学生的写作题材单一,对文章中心的解读较为肤浅,与想象中的中学生写作水平不符。这些现象已成为七年级阶段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有效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学会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引领学生揣摩课文的写作技巧,以经典课文为拐杖,在模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略细节描写的魅力,学会为写作前的构思列提纲,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引导;规范;细节;点题
单调的语言,单一的形式,单薄的思想——这就是七年级新生第一次习作的水平,让刚从九年级下来的我有了巨大的落差。这样的习作大多幼稚而枯燥,让人心生疑惑,他们在小学阶段就是这么写作文的?一位小学老教师回答了我的疑惑:大部分的孩子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在阅读了大量的范文之后只知生搬硬套、胡拼乱凑,所以他们的作文大多简单地写一件事或一个人,有用上一两个细节描写或一两种修辞手法就过得去了,当然,这样的现状是受孩子们认知水平、知识储备的局限。看来,要想在七年级这个起始阶段让孩子們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必须循循善诱,徐徐图之。
一、学会模仿
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说过:“模仿不是创作,但创作不能不有模仿。”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校—家庭”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很难让他们直接产生深刻的生活体验,所以只能通过他们所接触的文学作品间接地感知更丰富的,有关于学习、生活、社会等多方面的见闻,从而体会更深刻的思想。这些间接的经验如果能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那么他们的创作便会有坚实的基础。但是说到“模仿”,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抄袭”,会认为“模仿”二字不过是粉饰而已,其核心做法不就是“抄袭”吗?连俗话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了。其实,真正的“抄”是一种高明的模仿,即模仿某些文学作品的立意、构思、选材或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的技巧等,在初学写作者的大脑中构建一个基本的写作模式,是作文写作训练的基本方法。
那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找到适合七年级学生模仿的对象呢?其实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课文就是最好的模仿对象。很多文学作品之所以被选入语文课本,是因为它们的经典价值。而我常常对学生讲:“经典课文是学习写作的拐杖!”课文中可以找到适合学生模仿的许多要素。
人教版语文课本中,不管是新版还是旧版,都有一篇文章——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位65岁的人记录了他少年时期从悬崖上脱险的一次经历,他的立意非常独特,结尾的一段话发人深省,作者把这座悬崖比作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困难,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冷静地面对,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胜利。这个立意让文章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此时就可引导学生,将这个道理从书本延伸到平日的学习中,乃至未来的人生旅程中,这个立意适用于很多题材的写作,值得模仿。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构思严谨精美的散文,作者先描绘了春天的轮廓,接着把春天剪辑成了五个画面——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画面之间衔接自然,而第五幅画更是在前四幅画的基础上深化主旨,最后通过赞春总结全文,画龙点睛,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浑然一体。这样的构思不管是在写景还是叙事的文章中都是极其适用的。其次,朱自清先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值得模仿、借鉴,全文运用修辞使文章的语言雅致清新,拟人生动形象,比喻别致独特,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选材方面,《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围绕着叶老先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作者并非泛泛而谈,而是选用几件叶老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从细微处着手,以小见大,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驿路梨花》则选用间隔几十年却有着有机联系的事例来表现“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选材独特、不落窠臼,而“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也是一种很巧妙的表现手法。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拄着这些经典的“拐杖”,有助于学生在初中写作的起始阶段夯实基础。
二、精雕细琢
古人在形容写作时使用了很生动的比喻,即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开头要精彩,要足够吸睛;中间要充实,要丰富多彩;结尾要有力,发人深省。七年级的学生喜欢做表面功夫,开头结尾处着力表现,但中间的内容却单薄乏味,离“猪肚”的目标甚远,顶多算“小肚鸡肠”。究其原因在于语言贫乏,细节粗糙。
著名女作家池莉曾说过:“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只有将精彩生动的细节精雕细琢,才能撑起充实丰富的“猪肚”。生活中的细节不外乎与人和物有关,人的细节描写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物的细节描写可从五种途径感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可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细节似乎仍然是遥远而又抽象的,怎么发现细节?又如何描绘细节?语言贫乏的同学能写好细节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上了一节有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课。在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都知道写人和写物各有五个角度可以入手,但是如何写又使他们陷入了茫然。在这节课上,我的前测是:将“他在大街上走着”这句话扩展成100字以上的一段话,我假设“他”是一个小偷,前测的效果一般,学生对于表面现象,如小偷的动作神态关注得较多,写作效果差强人意。于是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技巧继续精雕细琢,将他们所意识到的模糊的细节变成清晰的有机联系的文字。
我把“看、听、感、想、做”五字当做是同学们和细节之间的一座桥梁,掌握这五个字的用法,便能将生活中零散的细节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向同学们详细地解释了这五个字的用法:“看”能凸显人物身份或性格的外貌神态动作,看能体现物的特点的形状、颜色、质地等;“听”人的说话声、脚步声、各种动作发出的声音;听物的声音乐声、风雨声、流水声、动物的叫声等;“感”受心理上的变化,比如我们常说的喜怒哀乐惊恐悲等;“想”即具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做”就是人或物如何在特定的条件下采取行动。在接下来的环节里,我仍然引导学生拄着“经典”这根拐杖,去体会课文中的“看、听、感、想、做”。我展示了《最后一课》《散步》《猫》《老王》中的精彩选段,分别寻找看、听、感、想、做的内容。有的学生看完之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细节描写并不神秘,课文给了他们很好的示范。
接下来我又用了一个例子来体现这“五字诀”的妙处,师生共同接龙,用这样的方法,请将“她骂他懦夫。”这句话扩展至100字左右的话。这个环节大家都兴致勃勃,妙语如珠。最后我鼓励他们将之前的那个片段练习再写一遍,进行比较。后测进行得分外顺利,学生写出来的文字立体生动了不少,他们都加入了“感”“想”的内容,写出来的片段更加鲜活了。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学会精雕细琢,用几处鲜活立体的细节描写充实文章,那么这个“猪肚”就会更加“丰富美味”,而这无疑是作文“升格”的一个必要技巧。
三、巧妙点题
在文章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题意即为点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扣题。点题不但能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而且使写作思路更加清晰,结构更紧凑。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惊讶地发现,七年级学生在写作文时缺乏点题意识,自说自话到篇末都不见点题的语句,这样的习作令人看后总觉得没扣紧题目,有“隔靴搔痒”之感,甚至时常会有离题的危险。这种不良习惯直接降低了习作的质量,更使他们在考场作文时陷于被动的境地。因为在阅卷老师的眼中,作文中那些点题的语句是最能吸引眼球的,是否准确地扣题更是决定作文分数高低的一大标准。
那么,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实用的点题方法有哪些呢?
(一)基本点题法获取“起评分”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言道:“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李渔话中的“奇句”“媚语”其实也具备了点题的功能,可见文章首尾点题的重要性,这也是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获取“起评分”的保障。
1.开篇点题,看门见山
何永康教授曾说:“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二锅头”性烈,能很快吸引阅卷者的眼球,“碧螺春”温吞,需要时间品尝其回甘之味。在平时的习作中,七年级的学生喜欢用背来的所谓优美语段开头,看上去很美,其实华而不实,没有体现主题,真正的点题句往往淹没在文中不显眼处,这样的习惯带到考场自然也就只剩“碧螺春”的温吞,而少了“二锅头”的亮眼。所以“开门见山”就成了七年级作文训练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当然,“开门见山”不仅仅是机械地点题,而是要把题目镶嵌在开篇处能明确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如七年级上册的《雨的四季》的开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既明确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又表明了感情倾向,更是巧妙地点题了,一举三得!
2.结尾点题,首尾呼应
七年级学生的作文结尾经常是没有结尾或者机械地点题来充当结尾,不了了之或草草了之。我們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要唤起学生对结尾的重视,结尾的功能很多:点题、点睛、首尾呼应,这三方面若能面面俱到,便能为作文生成一条有力的“豹尾”,作文无论在结构还是在中心上都能得到显著的升格。最值得称道的是彭荆风《驿路梨花》中的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诗歌巧妙点题,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二)深层点题法升格作文获高分
1.反复点题法
反复点题法是首尾呼应的升级版,在写作的过程中,除了开头和结尾,在部分段落或片段中也需要用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反复点题,将作文中对题目的解读,围绕题目所展现的中心在点题中变得更加直观,使文章的题目或者包含题目字眼的中心句在写作的过程中有规律地出现,形成明显的思维线路,使学生在写作时不偏题不跑题,使各部分内容得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使老师在批改时受到反复点题的语句的牵引,迅速地把握作文的思路,对习作严谨的思路而产生好感,从而有更多的机会获得高分。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四处写到父亲的背影,将父子深情表现得真实可感,在深化文章中心的同时,令人觉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2.着意渲染点题法
在习作中反复点题也需要轻重之分,有些一句带过,有些则需要着意渲染,以抒情议论为主,用以情动人的文字或以具有思辨色彩的语句发人深省,以达到扣人心弦的目的,这样的点题法往往用于文章结尾处。多数七年级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喜欢点题或者到结尾迫于无奈地草草点题,但是由于前面没有丝毫点题的痕迹,在结尾处的点题若是只有浅薄的一两句话便显得孤立无援,并不能弥补之前的失误。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将题目镶嵌在比较大段的抒情议论性的文字中,能产生最大限度的点题效果,这样浓墨重彩的点题,对文章的题目、中心加以强调、深化,往往会有“救场”的功能,能提升整篇习作的质量。如《春》这篇文章的结尾,用了排比和比喻,赋予春天以鲜活的形象,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这样的重笔铺陈,达到了浓墨重彩点题,深化文章主旨的效果。
耐心的引导和有效的训练,使七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逐步得到了提升。教师作为引领者必须要深入调查学生需求,有的放矢,这样七年级的写作课才能开展得更有效,才能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的、良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