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数学”

2018-04-19黄碧英

考试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做数学案例分析实践教学

摘要:实践是获取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我们所说的“做数学”就是指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最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就是动手实践。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不经实践只讲理论的问题,不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列举具体案例,论述如何运用实践的方法教授小学数学,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

关键词:实践教学;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智力发展

什么叫“做数学”?做数学就是一种教学活动,应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懂数学就意味着会做数学。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入,数学教学已转为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其核心就是让学生在问题——探究——合作中亲自体验、理解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数学学习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没有发展健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要从实践中入手,摆脱传统教学中只讲结论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并从中享受到数学给他们带来的神奇、美妙和欢乐。

一、 在生活中“做数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前提,是认识的目的,是认识的归宿,亦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世界的哲学同样也适用于数学的学科教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对儿童的教学中,要注重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形象、更具体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抽象的形式化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生动的生活背景之上,从而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能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在熟悉的情境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学兴趣。

在教学实例中,以“角”的教授為例。“角”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角”这个名词,但是和数学中的“角”却不是同一概念,为了让学生在意识中更好地分辨这两种概念,就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上的“角”。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三角板,然后向学生提问三角板上有没有角,然后让学生触摸三角板,感受“角”的具体形状,让同学说出触摸“角”后的感受,学生可能会回答“尖尖的”,“滑滑的”等特点,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角的特点,然后教师将学生所说的特点进行总结,“角”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线,两条直线在顶点处相交构成“角”。然后教师可以继续举例提问,我们的黑板有没有角,并让学生指出,例举课桌,国旗等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加深学生对“角”的映像。

二、 在实践中“做数学”

实践既是认识的前提又是认识的手段,“做数学”的主要方式就是动手实践。在传统数学课堂中,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本课时的理论知识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整个课堂就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的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只调动听力的教学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动手实践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感受学习,在动手的同时还可以调动思维的运作,促进个性张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采撷教学案例,给学生参与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猜想、判断、证实的“做数学”过程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能力也会应运而生。

例如在教授学生认识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动手裁剪出各种图形,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并说出图形的名字。例如在教授学生在购物时如何根据单价和数量来计算商品总价,或已知总价和数量如何计算单价的数学问题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模拟购物的实际情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解决问题。又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家庭中每日用塑料袋的情况,推算家中一月用塑料袋的数量或一年用塑料袋的数量。由此可见,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最能彰显其主体性,其学习效率必然也是最高,这样的教学对他们深化理解数学是大有裨益的。

三、 在合作中“做数学”

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儿童在学习中,通常都喜欢合作的方式,同龄人之间的合作探究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合作中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决,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小组活动,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针对数学课堂中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要求每一组同学找到一个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做统计问题时,可以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分头行动,最后进行汇总,让每一位同学共享最终结果,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合作活动的积极性,在合作实践中贡献自己的智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进行数学趣味活动时,同学们也需要进行合作才能完成拼图,搭积木等实践任务,同时,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有利于促进思维的活跃程度,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实践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要坚持“做数学”教学方式,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叶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2):77-78.

[2]陈辉.在操作中体验,在探究中发展——“认图形”教学案例与评析[J].教育科研论坛,2011,(2):43-44.

[3]李鹏飞.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求知的乐趣[J].东方教育,2015,(2):179.

[4]向玉香.让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展翅翱翔[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1):372-373.

作者简介:黄碧英,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做数学案例分析实践教学
探索“做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在“做数学”中建立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