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018-04-19席慧娟

考试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打破书本教材的限制,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在知识学习阶段,学习者应该基于主体,在有效情境下,通过学习资料与学习任务,积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通过建构主义学习的方式而获得学习方法。在小学课外阅读方面,阅读活动本身是一种学习行为,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范畴。所以,本文基于此理论,积极对其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认识,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指导策略

一、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需要积累知识,而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课堂时间并不能够满足学生需求,教师要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在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同时,要积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而不断通过实践,联系实际,激发学生興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二、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

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任务,教师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得知,强行的进行施压式的引导,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让学生产生排斥课外阅读的情绪,为了确保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外阅读的任务当中,产生学习内动力,教师应积极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1. 注重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的培养。小学生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兴趣特点,教师在为其选择课外读物时,应当做到投其所好,与其产生共鸣,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兴趣,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和能力。还有,教师需要为小学生制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满足其阅读需求。

2.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成就感。小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并完成课外阅读活动的相关任务,能够明显提高自身自制力。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人格的塑造。与此同时,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与他人沟通时用词也更加准确。教师应注意到学生获得的成就感,并以此为教学目标,让小学生在阶段性的课外阅读中建立自信心,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勤学苦练,最终通过课外阅读提升个人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 树立以小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

1.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尊重小学生的个性,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建立浓厚的阅读兴趣,既可以开拓视野,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提高写作能力,让写出的文章内容更新颖。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阅读的课外读物;第二,选择的课外读物应尽量有更多的插画或者图片信息;第三,课外读物应尽量使用彩色文字等。

2. 注重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阅读主体的作用

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明确个人兴趣爱好,通过自主性选择的方式,选择适合个人成长需求的课外读物。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引导的同时应注意以下两点内容:

(1)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读物选择,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终制定适合的解决方法,借助课外阅读提升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存疑”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并在浓厚的兴趣下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为学生搭建适合课外阅读的平台,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给出个人对读物的理解和看法。由于学生的思考方向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可以说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某些问题的提出比较新颖,别出心裁,这也是阅读具有良好创造能力的体现。

四、 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

1. 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选择意识。这里的选择包含两种意义:第一,教师需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由于可供阅读的课外读物种类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外读物都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此时教师应先进行课外读物的筛选,然后让学生在这些读物中进行挑选。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也应由家长配合,这也是共同学习的最佳时期。第二,课外读物中所含有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学生应懂得对这些知识进行筛选,选取适合自身记忆和使用的信息,懂得记录有价值、文笔较高的信息内容,并举一反三加以利用。只有做到这两点,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才能更有方向也更有目的,也才能保证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2. 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强制手段。此处所说的强制,是学生必须按教师制定的阅读任务,完成规定的课外读物的阅读和理解。家长也应配合教师,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任务。通过进一步强化,学生养成了良好习惯,这样一来学生的课外时间变得更有规律,让阅读习惯成自然,最终体会阅读的乐趣和益处。学生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日不阅读就不愉快的感受,没有获得有价值的新的信息,反而不适应。

五、 结束语

总之,课外阅读意义深远,在小学阶段,重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如何积极引入该理论,以此助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也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静.建构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4):175+179.

[2]娄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语文教学设计[J].文学教育(下),2014(03):72.

[3]胡树鲜.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几个问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03):82-84.

作者简介:席慧娟,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宁夏石嘴山市第二十六小学。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