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地及土地资源保护措施王洪桥

2018-04-19乔云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4期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

乔云平

摘 要: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作为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以土地资源保护区域为主,积极利用科学思维,分析如何开展节地措施,还要不断完善保护措施的构建,通过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长远意识,在保护过程,要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保护的有所侧重,不要有片面性,要把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包括一些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等等,都要做好重点保护,以节地和管理为重要内容,实现有条不紊的保护,以此提升国家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也为人们未来生活提供科学保障。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保护;可持续利用

引言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采取必要的保护和治理措施,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其实,土地资源保护与土地治理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往往在土地保护措施中,就包含着土地治理的性质;而有些治理土地的措施也起到了保护土地的作用。

1土地保护和治理的意义

土地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土地资源保护,狭义地讲,是特指对那些质量已经退化或受到污染的土地资源进行防治与保护,使其生态系统不再遭受新的破坏;广义地讲,应当是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出发,为使所有的土地资源的系统功能得以保持和维护而采取的必要举措。所谓土地资源治理,主要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对土地资源本身存在的不利于生产的因素以及因开发利用不合理或因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不能再有效利用的土地进行改造、改良和综合性治理。其主要目的在于抑制不利于生产的因素,或者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遭受破坏而不能利用的土地再继续为人类所利用,使正在利用的土地更能有效地发挥其系统功能。总体来讲,可以认为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缓解人地关系中日益加剧的矛盾;第二,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农业综合发展,促使粮食作物增产。第三,有利于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生态系统的良件发展。

2节地及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2.1管控使用土地,稳定耕地资源

第一,建立耕地可调整式政策,维持农田耕地总体平衡。

为了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发展同时保证耕地适应人口需求,需要建立动态平衡政策保证耕地数量。主要内涵是定向比对兑换征用的耕地,在其他区域进行等量开耕,既保证原有耕地用地被使用又保证耕地总数平衡。但实际状况是虽然政府意识到耕地数量平衡,却忽视了耕地质量,忽视了生态平衡,难以有效地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常见问题是建设用地更适合农田发展,耕地用地更适合作为建筑用地,没有正确实现政策的价值。因此,在执行此政策时必须构建可调性的模式,实现动态平衡的真正意义。

第二,严格控制用地的审批程序

在我国进行土地建设时,需要对土地的使用进行审批批准,从制度和程序上保护土地资源的使用。这是合理使用土地的重要环节,若出现违规或违法现象,极易破环国家土地资源的使用。因此,必须要严把审批机制与程序,对于不合理的使用及时指导纠正,对于不合标准的土地使用进行收回,杜绝形象主义政策执行,杜绝为保证政绩而乱批现象,把控审批程序,鼓励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第三,落实听证国土资源使用的制度

为有效的实现管理国土资源部门的转型、保证国土资源相关程序正常运转、完善国土资源管理的创新方式,推进国家部门建设为民服务的政府,应当落实国土资源听证会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若当事人自行要求、基地价格的拟定或修改,用地规划的编制或修改、征地补偿标准的制订或修改、用地安置方案的拟定或修改等,都应该举办听证会。

2.2加强多方面的措施实施

2.2.1加强工程措施实施

主要是指与用地相关的,涉及土地资源多方面内容的工程。主要包括抽水、滩涂治理改造、库塘蓄水、沙荒地改造、水土保持等工程。其中水利灌溉由浇灌、滴灌等方式进行工程措施实施;治理滩涂主要由治理海涂、治理河滩地等工程措施组成;水土保持主要由治沟、治坡等工程措施组成。

2.2.2加强生物措施实施

主要是指通过改变地表的生物种类与数量等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进而实现治理土地。种植树林可减少风沙与水土流失对土地的伤害;种植草本减少荒地的径流破坏抵抗风沙;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耕地对土地带来的侵蚀,对土壤进行水源涵养,保证土地耕作力。通过各种生物措施,减少土壤受损,恢复土地生命力,保护土壤,保证土地的经济生产力。减少土地表层受到的冲刷,减缓沙土的流动性,稳固土壤,缓解地表裸漏问题,增加地面植被的覆盖,恢复土地的使用价值。

2.2.3农业技术方面的途径措施

这方面的途径措施大致有如下四种:一是平整土地。根据农田灌溉和作物种植的要求,对于地表凸凹起伏、不便于耕作的农用土地必须进行平整,为农业增产创造条件。二是合理深耕改土。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土壤性状和耕作制度,结合种植的作物类别和肥力供给情况,需对农用土地进行合理深耕,以求改良土壤的耕性,提高土壤的熟化程度。三是科学施用肥料。主要是要正确对待施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关系。一般说来,既要根据当地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农什物生长的需求,注意适时适量施用化学肥料,又应重视种植绿肥作物和秸秆还田,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料,以求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四是合理换茬、轮作和间作,调整作物布局,以求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

2.2.4化学技术方面的手段措施

主要是指通过施用化学物质来改良土壤和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的一些手段措施。例如,对盐碱化程度很严重的土地进行治理改造,除了采用水利工程、農业技术和生物措施之外,往往还需要配合施用化学改良剂(如磷石膏和亚硫酸钙等),以降低土壤的pH值和碱化度,使土地的不良性状得到有效的改善。

2.3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

拟定或修改基准地价、编制或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拟定或修改区域性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拟定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的,应当告知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听证,为今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践行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加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提供较为完善的实体和程序保障。

结束语:

总之,现如今,国家土地用地紧张,越来越多的人们呼吁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从现阶段实际情况下,相关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完善,这对实现节地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助力,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科学保证,希望本文相关阐述,能够警示相关工作人员,助力土地资源保护工作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赵运来,李榛,张樱川.浅析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措施——以东乌珠穆沁旗为例[J].西部资源,2013,(06):113-114.

[2]张跃磊,杨德军.论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的基本原则及措施[J].河南科技,2013,(02):183.

[3]王玉林.关于矿区土地复垦及保障措施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8.

猜你喜欢

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探索山东省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试述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内核
浅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太原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