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崖往事:吴克之与红色娘子军

2018-04-19周海滨

同舟共进 2018年2期
关键词:琼崖支队美德

周海滨

吴克之(1911—1985),曾为琼崖(海南岛)“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而立下战功,在琼崖人心目中享有很高声望。他曾任海南琼崖纵队副司令员、琼崖纵队海南解放前线总指挥,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防化部副主任。

抗战时期,吴克之出生入死,身经百战,在顽军和日寇的双重夹击中,指挥部队英勇顽强作战,屡战屡胜,使敌人闻风丧胆,部队被誉为“常胜支队”。解放战争时期,他在琼崖纵队的领导岗位上,独当一面,成功指挥了“秋季攻勢”“春季攻势”“夏季攻势”等多次重要战役。解放海南战役期间,他指挥琼崖纵队,为接应和配合十五兵团解放全岛作出贡献。

谭梅(1924—2014),从1942年与吴克之结婚,到1985年吴克之离世,见证了丈夫一幕幕精彩而辉煌的历史瞬间。谭梅生于海南一个贫苦家庭,10岁父母双亡。在她16岁那年,时为妇救会主任的姐姐和游击队队长的姐夫双双被日军割下头颅城门示众。1940年12月,谭梅成为琼崖纵队娘子军战士,不久后成为共产党员。谭梅担任娘子军中的机要译电员,为海南岛的解放作出了特殊贡献。

【儒将吴克之】

熟悉海南革命斗争史的人,特别是熟悉琼崖纵队战史的人,都知道吴克之是一个能征善战的猛将,加上他生就一副庄严威武的将军相,不仅海南之敌闻吴克之名而胆寒,琼崖纵队的官兵也多对将军充满敬畏。事实上,据谭梅的回忆,吴克之身上儒雅朴素的一面却为大家忽视了。

吴克之5岁入私塾读书,12岁高小毕业,后因父亲病故,中断了学业。1925年,年仅13岁的吴克之随祖父来到南洋,期间积极参加工人夜校,学习中学课程,阅读了很多古典文学作品。1929年夏,因家境困难,吴克之结束了三年游子生活,回到家乡琼崖。同年考入琼山县师范学校,后因参加进步活动而被开除。由于他是长子,为了生计,就参加了国民革命军19路军,并于1931年进入陈济棠部所属的广州燕塘军官学校学习,开始学习专业军事知识。在军校里,他结识进步同学,参加中共党员组织的“汇众社”抗日爱国运动,阅读进步书刊。1935年冬,他愤而揭发一名连长的贪污行为,遭到报复,被免职。

回到海南岛后,吴克之在琼山县警政队任队长,在抗战全面爆发之际秘密加入中共。吴克之1937年9月入党后不久,当时琼崖特委代表与国民党琼崖当局就国共合作问题进行谈判。由于遭到告密,特委书记冯白驹和夫人曾惠予被逮捕,关在吴克之任警政队队长的琼山县监狱。中共党组织和琼崖各界爱国人士紧急呼吁,要求无条件释放冯白驹,但当局置之不理,并且主张以“共匪头目”罪名杀害冯白驹。危急关头,吴克之不顾个人安危,当即对琼崖特委代表符哥洛表示:“冯白驹同志是琼崖特委的主要领导人,保护他的安全,是责无旁贷的,我坚决完成任务,接受党组织对我的考验。”并且制定了详细的营救计划。后来,当局慑于群众的压力和周恩来、叶剑英的交涉,于同年12月释放了冯白驹。吴克之的营救计划并没有实施,但他在紧急关头的思想觉悟和表现赢得了特委的认可,也成就了他和冯白驹的一生友谊。

1938年10月,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2月,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独立队,吴克之担任独立队第三中队队长。在12月5日的云龙墟改编大会中,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师管区司令杨永仁参加大会,并为吴克之琼崖部队授旗。检阅的部队是由吴克之统一指挥的,当时吴克之按照正规部队的训练要求整顿了队伍,向他们做报告。当看到吴克之部队整齐威武、训练有章法,而且人多势众时,王、杨等很惊讶。王毅问身边的人:“刚才指挥队伍的那个人是谁?”有答:“吴克之,燕塘军校毕业的。”王毅不禁惊叹:“共产党游击队中竟有如此人才!”

【谭梅和吴克之的相遇】

谭梅和吴克之最早在1940年相遇,当时吴克之任琼崖抗日独立队第一支队支队长,而谭梅则是刚刚从家里逃难出来的十几岁小丫头。

1939年2月10日,日军侵占海南岛。战事甫一爆发,岛上死伤惨重,很多家庭妻离子散、流离失所,谭梅的母亲也在这个时候去世了。当时,谭梅的姐姐在抗日游击队当兵,除此以外,谭梅已经没有别的亲人。由于担心谭梅寄人篱下、受人欺负,姐姐便打算把谭梅带出去,找一支部队去当兵。几乎没有经过太多考虑,她们便决定投奔吴克之的部队,因为那时吴克之的第一支队在琼山文昌地区抗日反顽作战中颇有威名。

谭梅1939年底离家,一个多月后,于1940年初在第一支队初次见到吴克之。谭梅对吴克之说:“首长,你带上我当兵吧,我家里没人了。”吴克之却说:“你还小,才十四五岁,到部队去,你会过不惯的,我们还要照顾你,不行。你再等一等,过两年,你长大一点再带你出去。”于是,谭梅就在姐姐的带领下,来到了姐夫李良的琼崖文昌游击队。不到一年后,吴克之的第一支队开始招收娘子军排,谭梅就再次报名参加。这时,谭梅的姐姐和姐夫都已牺牲。于是吴克之没有拒绝,同意她加入娘子军,在娘子军排三班任班长。

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吴克之经常去娘子军处检查工作,谭梅负责喊口令,叫大家起立敬礼,同时还向吴克之汇报情况,两人便更加熟悉了。有一天,谭梅与娘子军排里的育英去山外面取井水,装满水的桶太重了,两人抬也抬不起来,拉也拉不动,于是灵机一动,把部队配发的步枪当扁担来抬水。这事被吴克之的传令兵看到了,他们很快报告给了吴支队长。吴克之马上就把她们叫了过去,狠狠批评了一顿。

吴克之喝问:“刚才你们干什么事儿了?”谭梅回道:抬水啊?”这时育英已经被吓哭了,谭梅对育英说:“哭什么啊?有什么好哭的!”吴克之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样是违反纪律的。”谭梅反驳:“我知道,但是我们用手提不起来水桶,就只能一人抬一头了。”吴克之看谭梅没哭鼻子,很好奇:“你为什么不哭?”她说:“我不哭!”

也许是吴克之感觉这个小女兵班长挺有个性的,自此就留下了印象。不久后,谭梅被调到第三支队当卫生员,从事战场救护工作。一天,第三支队政委符哥洛找到谭梅,问她有没有对象。谭梅说:没有。符哥洛就以“上级命令”为理由,把她从第三支队调到第一支队,去照顾养病中的吴克之。

去了第一支队谭梅才得知,在此之前,吴克之的护士,又是他妻子的黄梅香,在1941年7月美德战斗中,为掩护吴克之而牺牲了。组织上把谭梅调到吴克之身边工作,为了照顾他,也是吴克之的心愿。两人相处渐渐有了感情,于1942年8月结婚了。当时吴克之31岁,谭梅18岁。

两人结婚后,虽然都在部队,但是经常不在一起,吴克之在前线指挥作战,而谭梅主要在后方——冯白驹所在的区党委、总部和政府機关总部,做机关工作,如保卫电台、翻译电报等。由于是孤军奋战,特别是电台被多次破坏,这支队伍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里跟党中央失去联系。游击战争年代,敌我拉锯,为躲避日机轰炸,抗日独立队大多时间只能在夜间活动,白天分散隐蔽。在到处奔波、枪林弹雨的环境中,吴克之和谭梅生下的好几个孩子都夭折了。第一个孩子出生时,谭梅正随部队在去文昌的半路上,不幸赶上日寇扫荡,同时顽军也在追击。谭梅临产时,无法继续随队行动,便留在琼山二区山中的一个小房子里,生下第一个女孩。随后即被敌人围山,围困了三天三夜,孩子就这样活活饿死了。第二个孩子出生时,谭梅要随部队转移,月子里高强度急行军,不得不把男孩寄放在堡垒户家中。谭梅唯一的儿子吃百家饭成长,可惜最终也在敌人对堡垒户全村赶尽杀绝中夭折。

然而吴克之是个福将,虽然身经百战,但毫发无损。他打仗回来,常对谭梅讲:“太遗憾了。”谭梅问:“你遗憾什么?”吴克之调侃说:“这次又没负伤,我一天到晚打仗,到现在身上竟没有一个伤疤!”吴克之作战时习惯站着指挥,不太注意保护自己。一次打恶仗时,指挥所设在一片坟地里,他正在坟头后站着指挥,这时对面敌人火力很猛,弹如雨淋,身边的战友们卧在地上喊:支队长,赶紧卧倒,注意隐蔽!”他却泰然自若,从容指挥。谭梅回忆:他的警卫班有八九位同志,都是身手不凡的勇士,每次他们从前线回来,门外小伙子们噼里啪啦卸枪和装备的声音,给人以威风凛凛的感觉。我一听到这熟悉的声响,就知道是吴克之他们回来了。”

【吴克之的得意之战】

琼崖纵队由抗战时候的七八千人,发展壮大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二万多人。吴克之是琼纵公认的常胜将军。冯白驹非常信任吴克之,尤其在军事上倚重他,每遇有战事,总委以重任。吴克之指挥战斗,无论大小仗,战前必先去现场调查,看地形,汇集分析各方情报,把一切部署都计划安排周到,从不放过细节。他打仗精于算计,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敌军破绽,把握战机,机动歼敌。吴克之最得意的战斗就是美德战斗,在这一战,吴克之与日军对杀了一盘精彩的棋局。

1941年7月,吴克之作为总指挥,统帅第一、二支队,采取伏击打援的战术,歼灭深入根据地的美德日军据点。美德村位于文昌县大昌乡,当时驻有日军的一个中队,配有轻、重机枪等装备。美德、潭牛、大致坡3个点的日军,占领据点,分别相距七八公里,形成犄角,并且每天都在美潭、美大公路上来往。根据敌人的行动规律,吴克之决定把两个支队分为三路伏击,先打击日军一部,待其他据点出援便各个击破。当日拂晓前,第一支队的第一、二大队埋伏在美大公路旁的小高地上,准备伏击驻守大致坡的日军;第一支队的第三大队埋伏在美德村附近;第二支队则进入针对潭牛的伏击点。但那天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当天上午7点,潭牛据点的一批日军乘军车开向美德据点,在途中发现情况有异,疑心设伏,便下车沿路旁树林小心搜查前进,凑巧摸到了第二支队背后,立即发起攻击,第二支队仓促应战。紧接着美德之敌出援,我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地。吴克之临危不乱,立即改变原来的计划,把第一支队兵分三路:一部分继续警戒大致坡之敌;一部分增援第二支队,阻击潭牛之敌;急令自己所掌握的部队前往占领坑尾村高地,迎击美德村出击之敌。幸好,吴克之派往增援第二支队的队伍,配合第二支队击退了潭牛方面的敌人。当吴克之率部队刚到坑尾村高地时,美德方面出动的日军也来了,他们企图争夺坑尾村高地。敌军训练有素,多次依靠火力向吴克之坚守的阵地发起冲击,吴克之的第一任妻子黄梅香中弹牺牲。吴克之强忍悲痛,沉着指挥部队狠狠还击,把敌人压制在低洼处,并命令部分队伍从右侧抄到敌人左侧后,发起突然袭击,反置日军于绝境。日军遭受前后夹击,无法抵抗,仓皇上车向美德村逃逸。逃敌被设伏的第三大队截击,全部被歼。接着,两个支队集中兵力围歼潭牛出动的日军,将其大部歼灭,残余日军逃回潭牛。从大致坡出动增援的日军遭到阻击后也撤回原地。

美德之战,是海南抗战史上一次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士气。留守美德之敌慑于被歼灭,很快就撤走了。琼文根据地的一颗大钉子拔掉了。

【四接大军定琼崖】

1947年下半年起,吴克之等人创建了五指山中心根据地,解放区和游击区已占到全岛总面积的4/5,人口占全岛的3/5,促使琼崖解放战争来到了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点。在这种形势下,自1948年底至1949年夏,吴克之亲自指挥了秋攻、春攻、夏攻三次攻势,扩大和巩固了解放区,为后来野战军渡海创造了条件。

随着野战军逼近琼州海峡,1950年1月至4月,琼崖纵队在吴克之的指挥下,多次击溃敌人的最后反抗,并且四次接应野战军的先遣部队渡海登陆作战。1950年4月10日17时,冯白驹接到十五兵团准备渡海登陆的电报,随即同吴克之研究部署接应工作。吴克之身临前线,指挥琼纵部队配合野战军主力渡海登陆作战。当时,大军分批潜渡登岛的突破口和地点,都是由吴克之精心选择并电报十五兵团的。4月16日,十五兵团主力大规模渡海作战,至30日解放榆林,前后只用了半个月。从海南逃亡台湾的国民党军不过3万余人,余下的均被吴克之率部歼灭。至此,海南岛宣告解放。琼崖军民孤岛作战23年,终于取得最后胜利。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琼崖支队美德
敌军工作与昆张支队敌后坚持之道
诚实是美德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武警江西总队一支队深入扶贫点进行健康义诊活动
长江支队入闽67周年纪念大会在厦门市召开
助人为乐是美德
“叶挺独立团”跨海征琼崖——忆海南岛战役中的第127师
忆琼崖纵队迎接配合渡海大军解放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