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甲流”停课之后

2018-04-19郑秀凤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甲流群里负面

郑秀凤

流感高发季节,小×班的一个孩子周二开始就在家休息,周四晚上那个孩子的家长告诉老师医院确诊孩子得了“甲流”。于是班级老师紧急启动了传染病期间消毒防控预案,幼儿园也将情况及时上报给主管部门和疾控部门。班级老师通过班级群将情况告知全班家长。周六,该班先后又有6个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幼儿园根据疾控部门的建议决定该班孩子停课一周。这下,班级群里不淡定了:有的家长认为是第一个发病的孩子害得大家陪着他生病,在群里表示自己的愤懑,认为家长不应该让患病的孩子上幼儿园“祸害”其他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周一教师就不该让那个孩子进幼儿园;有的家长一发现家里的孩子或大人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就归咎到“甲流”这件事情上;甚至有些家长一定要知道是谁第一个得“甲流”的,要求该孩子家长在班级群里向大家道歉……

疏导家长的负面情绪

看到家长们在群里的言论,以及个别家长在群里宣泄负面情绪,教师意识到不能听之任之,于是赶紧与个别家长进行电话沟通,但是群里还是不时有家长发“孩子发烧了”“×××感觉不舒服了”等信息,导致整个群里的交流充盈着负能量。班级教师马上将这个情况向园领导作了汇报。

虽然我们事先对于这件事情可能引发个别家长焦虑、不理解有所预判,但是没有料到会引起集体性的恐慌和焦虑。个别家长的负面情绪就像箱子里的“烂苹果”不能让它蔓延,于是我马上组织召开了园领导班子会议,还邀请小班部分教师参与,共同分析讨论,最后我们认为:首先,要理解并接纳一些家长出现的负面情绪。因为孩子病后康复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病情还会出现反复,家长一方面担心孩子的身体,另一方面因为照料孩子不能好好休息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内心必然有些负面情绪,因此我们要理解家长,帮助家长合理地排解这些负面情绪。其次,对于家长要求公布第一个患病的孩子是谁,还要求该孩子家长出来道歉,我们不能答应。因为一方面病情是孩子的隐私,我们没有权利随意公布;另一方面谁都有可能是病菌的携带者,只不过这个孩子第一个发病而已,我们谁都无权指责这个孩子,另外这个孩子并没有在发病的时候来园,“甲流”本身就有潜伏期,周一的时候那个孩子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所以谁都无法预知。孩子发病后,家长并没有隐瞒病情或做错什么,所以让家长出来道歉是不公平的。最后,我们决定在保持原先每天一个电话与每个家长沟通联系的基础上,对部分孩子特别是患病的孩子进行家访,加强交流和宣传。

于是,副园长和班级老师去部分患儿家中家访,一方面表示慰问,对孩子生病期间家长的着急心情表示理解;另一方面就流感的相关情况跟家长作交流,告诉家长“甲流”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一般来说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会康复。另外,我们还跟家长交流了孩子生病期间如何对孩子进行身体的护理和心理的疏导。同时,我们详细列出“甲流”及其他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方面的知识,发到班级群里,还将停课后教师在班里所做的消毒、洗晒等工作及时通过QQ群告知全体家长。总之,我们积极传播科学的知识,给予家长正确的引导,让家长理性看待问题。

接待家长来访

也许是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感动了家长,让家长明白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在停课后的第四天,有两个孩子的爸爸先后来到幼儿园,找到园长表达自己的想法。两位爸爸不约而同地表示“甲流”本身有潜伏期,而且是可防可治的。在这次事件中,个别家长过于焦虑,在群里责怪第一个生病的孩子,责怪教师的行为是不理性的。这几天,幼儿园教师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深受感动。他们希望幼儿园领导给予教师关心和安慰,不要让教师因为这件事情受到委屈,并希望这个班集体依然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两位家长来访后,园长邮箱也陆续收到了该班几位家长的来信,表达了和两位来访家长同样的看法和期望。

对于家长的来信来访,我们给予了积极回应:首先,感谢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宽容,同时也欣赏家长站在班集体建设的角度所呈现出来的责任感。其次,把教师对于今后班级工作的新思考新思路,跟来访家长作了交流和探讨。

家长的来信来访让我们倍感温暖,给了我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我们觉得这样的沟通交流在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应该加强。

尊重家长想法

幼儿园的班集体不同于中小学,很多时候班级的凝聚力、班集体的精神风貌更多地取决于班级家长群体。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对班级家长的教育引导,建设好班级家长群。与班级教师商量后,我们决定等幼儿复课后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就这件事情中发生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开诚布公地和家长们探讨一下,同时也想请家长讨论当类似的事情发生时,应该怎样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该如何在特殊时期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享资源。希望通过这个机会加强家园交流沟通,使这件事情成为凝聚班级人心的一个契机。

第二周班里就复课了,原本生病的孩子也陆续康复,拿到医生证明后正常回园。班级教师把想要召开家长座谈会的想法与家长作了个别交流,但是不少家长委婉地拒绝了:“都过去了,别再提了!”

没想到我们原以为很有利的举措却受到家长的委婉拒绝。冷静思考一下觉得有些家长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我们换位思考:家长当时情绪焦虑,情急之下有些过激言论,事后冷静下来发现自己的言行不太妥当,如果我们还要严肃地把这件事情摊开来讨论,反而让这部分家长感到尴尬,我们应该理解这些家长的心情。因此,与班级教师商量后,我们决定尊重家长的想法,不特意组织家长座谈会了。后来我们与个别家长商讨后,决定对班级QQ群的使用做一个简单的约定,如,有关孩子的私人问题可以与教师个别交流,不宜在群里交流;凡是在群里发的内容一定要健康、真实,并且要对相关内容进行筛选,要考虑到别的家长的情绪和感受;不要在群里宣泄负面情绪等。

完善管理体系

针对这次停课事件,我们园领导也积极进行反思。我们发现在班级危机应对方面,幼儿园日常关注得并不多,对于教师的指导、培训也非常少。现在是信息传播便捷的时代,个别家长随意一句“牢骚”都有可能引发群体性舆论事件,甚至还会发酵、陷入难以收拾的困境。因此,我们不仅要反思,更要亡羊补牢。于是,我们对原有班级传染病管理应对制度进行了修订。原来的制度泛泛而谈、以指导性意见为主,操作性不强。这一次修订时我们针对传染病疫情进行了等级分类,并拟定相应的工作操作步骤,一旦出现情况,教师可以按照工作步骤采取相应行动。同时我们拟定了传染病等突发情况不同节点时班级群发布通告的文本范例,让教师能够按照规范和合适的时间节点发布消息通告全体家长,以避免产生误会。此外,我们也针对停课后班级教师所要做的工作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如,定时消毒,根据情况电话访问或家访,需要在班级群公布、告知的内容,等等,以帮助教师在特殊时期做好班级工作、引导好家长群体。我们对原有的教师培训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原来的教师培训内容偏重于教学业务,如何管理班级、如何与家长沟通方面的内容涉及比较少,需要加强对教师在班级危机事件应对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这次事件也让我们感受到在家长工作上还有改进的空间。近年来,90后家长渐渐成为幼儿园家长群体的主力军,信息技术的便捷拉近了家庭之间的距离。年轻的家长喜欢晒自己的生活,即时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会一不小心引发误会。另外,在“晒”与“围观”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边界意识会淡化,也会引发一些不适感甚至误会。作为幼儿园领导和班级教师,该如何管理和使用好班級群,帮助家长把控好边界和底线,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命题。

猜你喜欢

甲流群里负面
奶茶群里戏精多
金主爸爸的炫酷
买奶茶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人兽表演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
甲流警告被提至最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