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砍价之殇
2018-04-19丨桃
■丨桃 夭
最近,微信朋友圈悄然兴起了一股“砍价热潮”。微信群或朋友圈里,你是否经常收到这样的请求“快来帮忙砍价!”……
漫画(张贤达/图)
朋友圈里的“砍价”消息
朋友圈“砍价”活动,从几百元化妆品,到上千元不等的手机,活动方称只要邀请朋友帮忙“砍价”至零元,即可以低价买到原本几百上千元的商品,或是免费获得该产品,但这些“砍价”商品你真的买到了吗?
“我距离免费拿这套化妆品就只剩100元了,麻烦大家来帮忙砍一下价!”今年25岁的张小姐,日前就发动朋友们“帮砍一刀”,以便赢取免费获得一套化妆品的机会。然而,等到她邀请了所有朋友,将化妆品“砍”到0元,后按规定提交了个人信息后,却没领到所谓活动方寄来价值1999元的化妆品,联系客服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我所有加入的群都发布了这条信息,总共有几百名微信好友一起帮忙砍价,还发动了朋友的朋友帮忙,最终,这套化妆品被砍到了0元,但是却没有得到物品,白忙活一场。”张小姐说。
谈起朋友圈“砍价”,市民李先生也感到十分无奈。李先生介绍,他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发的帮忙砍价链接,出于对朋友的帮忙,自己也没有多想就点了进去,帮朋友砍价,并输入了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码,页面也显示“你已帮朋友砍了××元”。
后来,李先生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收到了一条留着李先生名字的诈骗短信,于是李先生怀疑,自己和朋友的信息,就是这次“砍价”活动泄露出去的。
当然,也有部分人通过“砍价”活动获得了一些实惠。市民刘先生介绍,之前在买电器时看到只要下载该电器品牌的App,邀请朋友砍价就可以额外得到一些优惠。
刘先生说,虽然不能零元购机,但只要转发到微信群中,通过别人帮助砍价,还可以得到最高500元的实惠,由于每人只能帮刘先生“砍”几毛钱到几块钱,最终也只是比原价便宜300元左右。但刘先生表示此类的“砍价”活动十分费神。
据有关专家介绍,事实上,微信“帮砍价”活动起初只是用于营销。不少商家通过这种活动吸引人们在朋友圈转发关注,从而吸引了一大圈粉丝,短时间获得了大量关注度,实现不错的营销效果。
但是,随着这股“砍价热潮”的兴起,这种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受众容易上当的活动被不法分子盯上,市面上的“砍价”活动开始良莠不齐,其目的则不再是为了产品营销宣传,通过朋友圈砍价,收集个人信息和骗钱,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骗局,参与过的用户会收到大量的广告短信和诈骗短信。对此,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若无法核实该类信息的真实性,则要避免透露个人信息,以防上当受骗。
种类繁多的“砍价”骗局
当然,除了“砍价”,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营销”也越来越盛,集够一定数量的“赞”,就可获赠某某礼品。很多商家纷纷抓住商机,通过各种集赞活动推广自己的品牌。一些微友更是乐此不疲地集赞赢取各种礼品。
某市民在微信朋友圈出现“免费领取××”的宣传广告,申请之后,在对方的网页上填入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结果不但收到的是假货,还为此支付了16元的“快递到付费”。
一位大三女生在朋友圈参加了一个“1元得苹果手机”的砍价活动,经过众多好友的帮忙,终于把一台iPhone 6s砍到了2000元。但是,汇款之后,女生收到的不是“iPhone”手机,而是一台市价不足300元的“IPhone”手机。
这位女生的受骗经历在网上经过传播之后,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随后,微信上“帮砍价”活动也被网友揭露出“骗局”的真实面目。
其实,这种骗局的规则很简单,只要邀请好友为自己“砍价”,即点击该链接帮忙砍价,就可随机减少不等的金额,直到变为很优惠的价格,甚至可以免费得到礼品。然而,很多砍价成功的微友不但没有收到奖品,反而泄露了个人信息。
尽管如此,这样的骗局依然在微信朋友圈泛滥。网页中,随意点击了一条“帮砍价”的链接之后,便进入了一个高仿的“京东”页面,该页面不仅有京东的标志,还显示着参与“帮砍价”的商品和原价格等。界面下角则有参与“砍价”的好友姓名和砍价价格。此外,界面上还有“帮TA砍价”和“我要参与”的按键。如果点击按键,则需要填写个人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而当用户“砍价”到0元时,整个活动页面就会失效。
在这种微信“砍价”活动中,骗子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为了收集个人信息,二是为了骗钱。所以,参与过的用户接下来会收到大量的广告短信和诈骗短信。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砍价”活动并不是微信官方开发的应用软件,并没有安全保障。这类活动填写的个人信息其实链接着后台服务器,一旦点开活动页面,用户的一系列相关的个人信息将会泄露出去,电子银行账户安全堪忧不说,各种广告骚扰也将接踵而至。更严重的是,如果此类小活动的开发公司将后台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卖给广告商、中介或一些欺诈集团,无疑会对用户的个人隐私及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事实上,除了“帮砍价”,在微信朋友圈还有一些活动大家要小心,比如“算命”“测姻缘”“算算你5年后的生活状态”等测试小活动。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就是需要填写个人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手机号甚至是身份证号。不法分子正是借助这些活动套取微友个人信息之后再进行诈骗。
提高警惕防“砍价”骗局
“朋友圈”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些乱现象也在利用着朋友圈“发酵”、散播,因多是熟人发送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上当。
对此,山东元鼎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强调:“据我所知,微信上很多这种活动是没有主办方的,有些是一些莫名的网站发起的,只是为了转发率而发起的活动,活动发起者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利益,比如转发量多了,传播度和声誉可以积累起来,但是消费者也遭受了时间上的损失,但是这只能算是一种侵权,比如说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不算法律意义上的诈骗。”
那么,面对如此不安全的“朋友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上当?手机安全专家提醒网友,对待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一定要谨慎,尤其涉及到金钱更要多方核实确认。
同时,警方也为手机用户介绍了四种识别微信骗局的方式:一、查询账号注册信息。绝大多数恶意营销的公众账号在注册时,未标注行业或标注行业与实际运营的内容不符。二、查询账号发布文章信息。当发布的文章中频频出现“代理”“加盟”“销售”等词汇时,基本可以断定属于恶意营销账号。三、查询类似账号。恶意营销账号往往使用多个不同的微信名称、公众号运营,病毒信息也随着个人号和公众号同时传播,这其中不少账号已经是“僵尸号”。四、查流程。这类公众号惯用的套路是要求用户先关注公众号,再购买商品成为会员,然后分享公众号到朋友圈。
当然,警方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提高自己的隐私保护意识,坚信天底下从来就没有免费午餐。当在朋友圈如果看到“低价”“免费”等字眼,都不要轻信“优惠”链接,市民要对朋友圈发布的砍价赢大奖类似的营销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千万要谨慎填写,对于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核实好对方具体身份后才汇款。在遇到诈骗后一定要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汇款后及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