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今日好容光
2018-04-19文丨
文丨 全媒体记者 龚 琴
今年底,桐梓县将与习水、凤冈等其他县(市、区)一起迎接来自国家的检验,桐梓今年是否能顺利减贫摘帽,实现脱贫攻坚这场决战的胜利,答案将在年底揭晓。
初春时节,行走在桐梓县容光镇的山水间,明媚的春光里,山花肆意绽放,田间地头均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开年就发力,桐梓的脱贫摘帽按下了快进键。
容光茶园(龚 琴/摄)
扶贫有力度
容光,在汉语中有着许多美好的解释。用“容光”作为镇名,也表达了人们对它的期望。容光镇距桐梓县城62公里。容光辖7个行政村43个村民组,总人口23829人。长期以来,容光在深山中沉默,“养在深闺人未识”。
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集体经济薄弱,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22户3105人。
容光要拔掉“穷根子”,摘掉“穷帽子”,必须要开对“药方子”,对症才能下药。
容光最高处海拔有1350米,最低处仅有400米,这近1000米的海拔差带来了除了气温的变化外,也让容光的四季各不相同。每年最寒冷的时节,在容光的最高处都会有一段时间封路。容光要发展,基础设施必须要跟上。
今年以来,容光镇党委、政府下大力气在基础设施上补齐短板,彻底改善容光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现状。
据容光镇党委副书记李韬介绍,容光在全县率先完成“十三五”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共12条49公里,9公里“组组通”公路已全面完工,完成小康连户路硬化200公里,全镇43个村民小组实现组组硬化路,户户连户路。投入600多万元建成联兴片区三级提灌工程,投入200余万元完成集镇水厂和其他分散式安全饮水巩固升级,完成杨公岩水库实物指标调查,征地赔偿等工作,2017年全镇水窖建设1806立方米。实现户户有安全饮水目标。新增扩容联龙村陆池、黄莲坪等6个台变,改造低压线路15公里,更换木电杆200余根。完成一级危房拆除重建192户,二三级危房维修改造3487户,拆除危旧房屋293户。小康讯建设:在双垭和联龙各新建一座移动基站,实现宽带村村通。
精准扶贫到户、产业扶贫致富。没有产业,脱贫攻坚就如“无源之水”。
2015年,容光镇党委、政府到重庆江津考察,发现江津的花椒种植如火如荼。花椒是耐旱植物,花椒树在二至三年后,就能开始结果,在五年左右就能达到丰产。对石漠化严重的容光镇来说不失为一条好路子。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前后去了6次,最终决定种植花椒。
2016年年初,云龙村支书胡林在容光种下了第一棵花椒树,这也拉开了容光发展花椒产业的序幕。
黄刚是云龙村的建档贫困户,妻子离家出走,两个孩子仍在读书,全家的负担都在他一个人的肩上。在胡林的带动下,通过政府的特惠贷、产业贷,黄刚种植了100亩花椒。1亩花椒最少可收入6000元,3年后就可毛收入60万元。对于未来,黄刚充满了信心。
在容光,与黄刚一样通过种植花椒脱贫的贫困户并不在少数。
茶青加工现场(龚 琴/摄)
在容光的布局中,花椒将成为容光的重要产业,目前已种植了花椒8000亩。2017年,容光的花椒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今年,投资500万的花椒加工厂正在加紧建设中,花椒树变成了摇钱树,为村民打开了一扇致富之门。
如果将容光的产业放在一张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容光的产业形成了一个从上至下的分布。在大箐村、云丰村、元木村等1200米以上海拔区域种植茶叶。在镇域900米以下海拔地区种植九叶青花椒。中间则发展畜牧业,为容光的“网红”产品回锅羊肉提供原料。
2017年9月,贵州奔阳食品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在这家公司里,有7个贫困户在这里上班,最低的工资有2000元,最高的能拿到6000元。回锅羊肉的主要原料就是桐梓当地的黔北麻羊,有126户贫困户为该公司养羊,一年卖6只,一只可赚500元。
2016年12月27日,容光镇第一家电商平台(“淘宝•特色中国”电子商务服务站)正式开馆试运营。该电商平台与容光镇政府开办的容光微淘打通,通过电子商务经营容光回锅羊肉、贵妃鸡、土鸡蛋、野鸡、腊肉等具有容光特色的各类土特产和优质农产品。现在,通过网络销售,容光的回锅羊肉已经走向了全国。
2018年春节前,大箐村的贫困户谢德平拿到了结算的工资,拿着人生的第一笔收入,谢德平的眼眶红了。因为患病,没有劳动能力,他从来没有挣过钱。这时,他由衷地感谢帮扶干部,桐梓县公安局的民警刘宏。2017年10月,刘宏与谢德平结对帮扶,通过多次的走访和交谈,刘宏发现谢德平近几年的身体有明显的好转,应该可以做一些比较轻体力的劳作。在刘宏的鼓励和帮助下,谢德平敞开了胸怀,开始尝试去做一些事情:修房子、打路基,有了一些零工收入。再过不久,在村里的推荐下,谢德平还要到镇里的猕猴桃基地上班,成为一名有固定收入的上班一族。
张元富是大箐村的贫困户,只有一个孩子外出务工,也没有收入来源。因为酗酒、懒、好赌。以前,在大箐村村民的心中,张元富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为了让他振作起来,镇上的干部、村里的干部、帮扶干部们多次找他聊天谈心,为他讲解扶贫的政策,为他出谋划策。看见大家为他的事这样热心,张元富也慢慢在改变,去年快过年时都还在打工,这让熟悉他的人大吃一惊,感觉他整个换了一个人。张元富说:“有了这样的好政策,还有这样的好干部,我再不振作就不像个人了。”他想找回失去的时间。
党建有力量
基层治理千丝万缕,怎样牵住基层治理的“牛鼻子”?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基层治理质量?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如何发挥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容光镇党委、政府根据桐梓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安排及容光镇实际,成立了县政协主席兰远驰任指挥长,镇党委书记周明勇任指挥部副指挥长的镇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别任村级战区指挥长,村支书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任副指挥长,县级下派干部和包组镇干部任小组突击队长,村干部、组长、党员代表等为突击队成员,形成了靠前指挥的有力格局,强化了组织保障。
在桐梓,大箐村的第一书记黄天元是一个“名人”,因为他总是肩挂一个大包,穿着一双磨旧的休闲鞋,矫健的奔走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因为他在部队曾经学习过理发。他的包里,有一套剃头的工具,只要村民需要,他就可以义务理发。在理发时唠唠家常,说说难处,也出出主意。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剃头书记”。
黄天元驻村近两年来,他每天坚持写民情调查日记,已写了日记10余本。日记上记满了大箐村每家每户的详细情况,记满了与老百姓交谈的内容,老百姓有什么愿望、想法、期盼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同时也记满了他的心得体会和帮扶计划。
透过黄天元的工作日记,可以清晰地看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身边点点滴滴的变化,也可以看见一个普通驻村干部的为民情怀。
日记里,既有驻村干部风里雨里的奔走,也有帮助贫困户时收获的喜悦,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黄天元即将满60岁,临近退休。他还有许多放不下的事情,还有贫困户没有脱贫,村里的产业结构还在调整,阵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堡垒示范、致富带头、结对帮扶,这是容光党建扶贫的抓手。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80岁的秋光兰是元木村的党员,已有40年党龄。2017年,元木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准备流转土地种植猕猴桃,有村民不愿意流转土地,秋光兰主动请缨,与村里的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作工作。
胡林还记得刚开始种植花椒时的非议与不解。为了动员村民们种植花椒,村里开了几十次的群众会,刚开始时,有人不理解,也提出了质疑,“你们要不了一年就要挖掉,就像以前种蚕桑一样”。“花椒种了卖给谁,别种了卖不出去哟!”胡林和村里的其他干部就耐心的讲解,讲容光的地形地貌、讲花椒种植的好处、也告诉大家收成之后会有保底收购……
有一段时间,胡林经常失眠。但他没有放弃,如果大家不信任,那就用实际行动证明。白天,胡林上山种花椒,夜里就开群众会。
付出总有回报,2017年就采收了4000多斤花椒,一斤8元。村民们看见花椒种植大有可为,不用人劝说就种上了花椒。如今在云龙村,房前屋后、路边田间,只要能利用的地方都被村民种上了花椒。
25岁的曾祥夫是一个90后。因为喜爱自由的生活,自毕业后他并没有去上班,而是自行创业。因为有想法与肯吃苦,他的小生意经营得不错,一个月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看到这几年家乡的发展,他相信,广阔的农村也有着很大的舞台,依然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两年前,他放弃了高收入,回到了容光,成为了云龙村的人口主任。
看见身边的党员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他看见了党组织的力量,也看见了信仰的力量。
去年,他交上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他希望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如曾祥夫一样交上入党申请书的年轻人在容光镇并不少。因为新鲜血液的加入,让党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