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英语大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浅析
2018-04-18冯莹莹
冯莹莹
【摘要】当前,我国将教育的重点放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优先分派给高等教育,而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明显不足,教学资源也难以和高等教育比较。因此,职教英语教学普遍采用大班教学,班级学生多、教学资源缺乏,致使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学生的发展。就当前职教英语大班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为职业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大班教学
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来源比较特殊,学生多是来源于中考或者高考失意者,这一特殊学生群体整体的英语基础较差,在英语教学中困难重重。职教学生学业完成之后,直接进入社会,面临就业的压力。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学习好英语知识,那么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前面,就会处于劣势,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而且限制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当下,职教英语大班教学必须加以改进,这是职业教育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职教英语大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的差异性比较大
由于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职教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如果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大班教学,班级的人数比较多,学生的成分比较复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兼顾大多数学生,难免照顾到那些英语基础特别弱或者特别优秀的学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所有学生使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程度难以保持一致性,两极分化严重。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职教学生的生源比较特殊,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基础好,但是由于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难以重拾学习信心,对学习产生消极心理,放弃学习,只想着拿到证书毕业。在这种消极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不高,学习效率差,有的学生还会产生抵触心理。
(三)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在职教英语学习中,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还以作业和考试为主,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英语专业,学生在题海战术中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兴趣,甚至对英语产生厌烦心理,学生学习动机不强。除此之外,频繁的考试并没有起到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反而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影响学生学习。
二、改善指教英语大班教学问题的实践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实施差异性教学
针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的问题,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树立自信学习,向着学习目标前进。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班级中性格内向、意志力差的学生,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一定要符合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使其樹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采用三星分层教学法,将英语基础好,口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都优异的学生划分为一星,对于这一级别的学生,主要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在课堂提问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英语基础中等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英语知识,但是英语能力较差,将他们划分为二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传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在提问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开动脑筋;而对于那些英语基础差、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三星,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为主,在提问时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
(二)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排斥感降低。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英语到英语教学中,可以使英语知识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运用到职教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性格、性别、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4~6任一组的小团体每个小组中必须具有一个英语基础好学生,而且每个小组的水平处于均衡状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下达教学任务,让学生那个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就小组的表现进行肯定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阶段,英语教学通常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对大班教学进行改革,对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积极兴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唐会.浅议职教英语大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J].内江科技,2015,(10) :153+145.
[2]杨剑.论职教英语课程改革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指导意义[J].英语广场,2015,(12)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