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借助线段图建构数学模型
2018-04-18邵国强
邵国强
【摘要】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线段图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教学时,要用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然而植树是直观的,用线段图的方法是抽象的,建构植树问题数学模型,对于小学生的思维来说,可谓是“抽象之中的抽象”。因此,如何运用线段图,从具体——抽象——具体,深入浅出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以本节课的三个教学环节,谈谈如何有效借助线段图,直观形象地建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的。
【关键词】线段图 数学模型 植树问题
一、生成线段图——生活问题数学化
线段图是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媒介,它可以沟通数学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因而,《植树问题》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模拟生活植树入手,让学生亲眼目睹生活中的植树和数学“植树”图形成过程,架起了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抽象成线段图的桥梁,将二者异曲同工之妙处展现在学生眼前。
在教学中,我在创设情境时引出研究问题,把例1的全长100m改为1000m并出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引导学生审题、猜测后,应用课件引发学生再现生活中植树的场景。
师:我们先模拟生活植树:1000m长的小路一边“两端要栽”,我们从最左端开始栽上一棵,然后隔5 m栽一棵树,隔5 m栽一棵树,照这样一棵一棵地栽下去……(动态形成图1)师:还可以这样植树:把每一棵棵树都看作一个个点,从最左端开始画,1棵,每隔5m画一个点,2棵、3棵……(动态形成图2),这样就形成了数学上的“植树”图。
这个环节,从直观的生活中的树,逐步抽象成数学上的点,鲜活地再现了有趣的植树的整个过程,从而自然地生成线段图。植树中“小路一边”“栽树的棵树”和线段图上的“一条线段”“分割点数”一一对应起来,让生活问题得以数学化。学生对线段图的表示过程,在具体的植树过程不知不觉的形成,同时也为后续教学中的化繁为简研究做了孕伏。
二、借助线段图——复杂问题简单化
实践证明,线段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实用性。教学中,有效地借助线段图,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植树问题》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悟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我做了尝试,课堂教学回放如下:
师:就这样一直画下去吗?你有什么想法?
生1:要画很久,很麻烦。
生2:如果一直画下去,也可以找到答案,但很麻烦。
生3:因为1000m里面有200个5m,要画好多点,得想其他的办法。
师:也就是说路长1000m在这道题中数据太大,画图时比较麻烦。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怎么办呢?
生:用简单的路长来研究,找方法。
生:用简单的路长通过画图,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师: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路长入手,选取20m来研究。用一条线段表示20m,从最左边开始种1棵,每隔5m栽一棵(教师板书线段图过程)。
師:同学们,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20m平均分成了4份,有4个间隔,可以栽5棵树。
师:是的,20m长的一条路,间隔长是5m,平均分成了4份,有4个这样的间隔,可以栽5棵树(板书:20÷5=4,要栽5棵)。
师:猜猜看,间隔数和棵数可能有什么关系?
生:棵数比间隔数多1。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悟全长和间隔数及棵数的关系,接着安排学生自主选择10m、15m、25m、30m的路长进行研究,并填表思考。
从而发现:全长÷间隔长=间隔数(平均分的份数);棵数=间隔数+1。
在此基础上提出:现在你知道例1的猜测中哪一种是正确的?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充分感悟到了“难事做于易”的化繁为简和对应的数学思想,并借助如下线段图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1”的道理。
这个环节的教学,借用线段图引导学生经历了解决植树问题的整个过程。从遇到问题——提出猜测——例子验证——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始终运用线段图,在画线段图、观察线段图、想象线段图、运用线段图中,逐步建构数学模型。
三、巧用线段图——抽象问题模型化
线段图还可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让抽象的植树问题数学模型通过线段图变得具体形象。在《植树问题》教学中,我既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植树问题具体形象地呈现出来,同时通过线段图引发学生再现生活中的“植树”原型,丰富了植树问题的表象,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让植树问题模型根植于线段图中,印在学生脑海里。教学环节再现如下:
师:同学们,我们再回到刚才研究的20m栽树的线段图(图3)。这个线段图上的每隔5米的点都表示栽1棵树(图4),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植树问题呢?
生:路灯、灯笼都是类似的植树问题。
生:还有教室窗户的安全防护栏、摆放的课桌、走廊的栏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如果这个点是一盏路灯(课件演示),就是生活中的路灯(图5),你能用这个线段图编一道有关的植树问题?
生:一段路20m,每5m安装一盏路灯(两端都装),可以安装多少盏?
师:谁还可以学着编的?
师:线段图上的每个点想象成灯笼(课件演示),就是生活中的灯笼(图6)
师:路灯、灯笼,这是不容易看见却能“想象”的树。
师:还有看不见却能“听得见”的树,请听(课件钟声录音),植树的棵树是什么?间隔是什么?我们利用线段图再听一遍(图7),谁能编一道有关的植树的问题?
生:钟声共响20秒,每5秒响一下,一共响了多少下?
师:生活中还有不容易看见却能“想象”的树的植树问题,请看(课件演示图片)摆放花盆、同学做操的队形、一棵棵种下的菜、人行道的斑马线,等等。
师:横着画的线段图,引发我们这么多的思考,如果将这条线段竖起来(图8),你又会想到什么类似的植树问题呢?
以上教学,巧妙地运用抽象的线段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想象,在编题、交流中,把看视单一的植树问题,形象、具体、生动地让学生再现出来,让抽象的植树问题模型生动、形象、鲜活,发展了学生的模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