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国出台禁售燃油车计划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2018-04-18朱跃中田智宇刘建国
朱跃中 田智宇 刘建国
2015年以来,挪威、荷兰、法国和英国等相继提出本国禁止销售柴油和汽油汽车的时间表,沃尔沃、奔驰、宝马、大众等传统车企发布了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转型路线图,我国也出现互联网企业与汽车产业跨界融合新趋势。关于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交通用能前景等,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讨论,我国有关部门表示正在研究燃油汽车禁售时间表。从长远看,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是大势所趋。但从我国国情出发,要坚持电动汽车与节能汽车并重,在加快普及电动汽车的同时,着力提升传统燃油汽车经济性;要推动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突破,作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能源革命和现代制造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步推进交通和能源系统转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非化石电力所占比例,最大化释放电动汽车能源环境效益。
一、欧洲多国宣布禁售燃油车计划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速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标志
(一)欧洲国家一直注重交通领域能效改进和燃料替代
欧洲是内燃机的发源地,德、英、法、意等国家也是传统的燃油汽车制造强国。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欧洲国家较早建立了以碳排放指标为约束的汽车能效评价体系,在注重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的同时,积极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
(二)禁售燃油汽车计划是加快交通低碳转型最新举措
欧盟一直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者和实践者,制定了到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80%—95%的长期目标。在交通领域,欧盟把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转型重点。2015年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德国、英国、荷兰、挪威等国组成“零排放车辆联盟”,并宣布到2050年,联盟内的国家将不允许销售燃油车。英国、法国等还出台财政补贴政策,支持民众淘汰老旧燃油汽车和购买新能源汽车。
(三)禁售燃油汽车计划是欧洲国家加快汽车产业转型的内在需求
德、英、法等国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强国,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背景下,特别是随着特拉斯在市值上超过标致、雷诺、宝马等诸多厂商,欧洲国家面临的竞争压力急剧增加。为谋求新一轮汽车技术变革中的竞争优势,欧洲国家和传统车企不得不加快主动转型步伐,大众集团计划在2025年之前上市30款纯电驱动汽车,奔驰、宝马也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沃尔沃公司更宣布2019年后只生产纯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
(四)欧洲国家实现电动汽车全面替代尚需时日
欧洲多国提出的禁售令多为政治表态,其中英国、法国虽然已经开始立法程序,但禁售时间定在较为长远的2040年;德国作为传统汽车大国,在汽车产业与不同党派之间还存在巨大意见分歧。同时,禁售令并未限制燃油汽車使用,2040年后一段时期内,燃油汽车仍将在欧盟道路上行驶。如英国提出到2030年新生产机动车的60%为新能源汽车,2040年为100%,到2050年其国内行驶的机动车才能全部替换为新能源汽车。
二、我国推进交通能源革命面临的任务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
与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普遍饱和相比,我国正处在汽车快速进入家庭阶段,交通运输能源需求增长迅速。同时,高速铁路、电动汽车等技术创新加快,交通出行结构和方式酝酿深刻变革,推进交通能源革命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
(一)现阶段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短期内难以承担主力作用
2016年,我国汽车销量达28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售总量的30%,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不足140辆,伴随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汽车保有量水平还将进一步上升。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行驶续航里程、电池寿命、安全性、配套设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整体上还不具备竞争优势。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0万辆,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在汽车总产量和保有总量中的比例分别只有1.8%和0.5%,并且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或限购限牌城市。伴随我国汽车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加快普及,以及财政补贴政策逐步退出,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二)新能源汽车多种技术路线竞争发展,未来路径选择尚待观察
从全球范围看,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销量支撑,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销量稳步增长,燃料电池汽车仍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油电混动+插电混动)销量占比超过80%,纯电动汽车占比不足20%。同时,电动汽车发展主要集中在乘用车领域,载货汽车电动化发展缓慢。尽管最终实现“纯电动”是普遍共识,但在发展路线和技术路径方面,各国政府和汽车巨头从各自竞争优势角度出发,研发投入重点和政策扶持方向还存在差别。此外,伴随特斯拉、谷歌等一些新的产业进入者出现,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与传统汽车制造技术加快融合,还可能酝酿新的技术突破。
(三)我国交通运输体系效率水平不高,在交通结构优化方面具有更大潜力
我国在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交通运输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对公共交通考虑较少,从源头上增加了不必要的交通运输需求,增大了交通运输压力。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出行分担等方面,与东京、纽约等发达国家城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将持续快速发展,与汽车能效技术进步相比,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方面具有更大潜力。
(四)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矛盾依然突出,实现赶超跨越面临艰巨挑战
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受制于整体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矛盾突出。尽管国内一些汽车厂家也制定了积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但技术水平与先进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考虑到我国现有汽车生产能力仍以燃油车为主,而道路运输用能的60%以上又集中在载货汽车,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面临严峻挑战。
三、政策建议
欧洲国家出台禁售燃油汽车计划,旨在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和交通能源变革。我国要发挥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优势,把电动汽车作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能源革命和现代制造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核心技术、商业模式、龙头企业方面尽快取得突破。要注重城市交通和能源系统协同革命,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优先,坚持电动汽车与节能汽车并重,坚持电动汽车与储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同步推进,坚持以我为主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主动作为,推动电动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交通和能源变革的重要方面。我国应积极推动普及电动汽车,作为重塑城市交通和能源体系的突破口。鼓励电价机制、商业模式等不断创新,探索电动汽车租赁共享、电网储能调峰的有效方式。积极发挥体制优势,推动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分布式能源等已取得成果的加速融合,并在雄安新区等尽快开展示范建设。加速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的融合过程,积累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经验,逐步形成相关标准体系,引领未来交通低碳、智能发展方向。
(二)多元发展,推动电动汽车与节能汽车竞争壮大
我国现阶段汽车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层次丰富,近中期,节能汽车仍是我国汽车产业升级主要方向。要针对载客和载货汽车,建立燃油经济性领跑者制度,推动汽车能效水平尽快达到世界先进。要完善基于汽车能效水平的激励约束政策,引导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消费,鼓励节能汽车尽快普及。从长远来看,电动汽车是发展方向,但在技术路线、生产制造、商业模式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大创新空间。我国应在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门槛基础上,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技术路线竞争发展,避免过早出现“路径锁定”。建立补贴、标准等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稳定电动汽车市场预期,引导汽车全产业链技术水平创新进步。
(三)提前谋划,积极调整交通能源发展布局
我国现有交通能源供应体系主要围绕燃油汽车建立,在汽车技术加快变革形势下,面临巨大的投资浪费和资产沉没风险。要适应交通用能去油化、电气化发展趋势,全面停止新建炼化、煤制油等项目,避免加剧汽油柴油失衡过剩矛盾。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电力比重,发挥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碳优势。在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同时,超前规划布局充电桩、汽车电池储能等设施。鼓励能源企业参与建设运营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由能源生产商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
(四)以我為主,把握新能源汽车合作中的主动权
我国在智能网联、电池制造、产业规模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电动汽车整体设计、电机和电池核心部件、控制器芯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欧洲支持电动汽车发展力度的增加,以及跨国车企在我国电动化战略提速,我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要鼓励电动汽车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引进,提升我国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同时,加强相关政策引导,避免一拥而上,盲目合资,甚至出现恶性竞争,防止出现低水平过剩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