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8-04-18李于明
李于明
[摘 要]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目前的合作学习存在重形式轻实质、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和评价不全面等问题。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把握适当的合作时机、选择科学的合作形式、改善多元的合作评价语等,以优化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习惯;合作时机;合作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7-0018-04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学生的认识、思想、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与希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它有效地改善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它培养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现在,合作学习已被很多教师所接受。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在课堂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解决。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问题分析
(一)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虽然每个教室课桌的摆放都改变了以前的“秧田式”,摆成目前流行的“马蹄型”或“环型”,学生环桌而坐,以便分组合作,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少之又少,经常只是一句“下面请大家合作学习”或“请小组讨论”便算是合作学习。其实,学生并没有学会怎样合作学习。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完一篇童话后,请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课本剧。56分钟过去了,有三个小组还无法开始表演,原来他们正为角色的分配而争执不休。这样,只重视形式而缺乏实质的合作学习,其效果如何保证?
(二)学生间不善分工,不会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在一个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大家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是,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乘机说闲话,有的学生不会表达,有的学生不会倾听,有的学生不懂得相互尊重。如,在教学“转转盘识字”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当教师把转盘和指针分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转出不同的字时,个别学生就把转盘和指针全部拿去,不让另外一个学生碰。
(三)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学习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他们总是等不及其他同学发言,便充满自信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而学习略有困难的学生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收音机”。这样,讨论根本无法深入,合作学习变成了优生唱“独角戏”的假合作,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一言堂”。另外,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这种情况比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这是客观原因。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而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则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四) 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在听课时,我们总是发现一个雷同的教学现象——教师一出示问题或某个学生发现问题,就直接要求学生交流讨论,学生刷地一下全部转过身,教室立刻响起一片讨论声。从表面上来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自主性强, 但事实上学生根本就来不及独立读书、思考。有的学生甚至连课文讲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怎么能进行有一定深度的讨论?
(五)评价不全面
开展小组活动后,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有的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说“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这说明学生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只是代表个人意见。而此时,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偏重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教师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在评价中,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学生的表现。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二、有效合作的策略探索
怎样才能让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呢?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是合作学习的基点,把握适当的合作时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选择科学的合作形式是合作学习的保证,改善多元的合作评价语是合作学习的催化剂。如果能紧扣这几方面展开教学,必将大大提高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
1.异质分组,明确责任分工
所谓异质分组,是指让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产生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因此,学生的座位应打破原先的按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编排方法,而应以各类考试成绩、班主任的评语、与家长学生沟通时所得到的信息等作为分组的参考依据,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团队学习的最大作用。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人为限,组内的每个组员都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如,4人小组,一般分为负责人、汇报员、记录员、检查员,并轮流担任职责。负责人要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的机会,协调小组成员关系,安排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要负责记录学习结果;汇报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记录小组成员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确保每个成员完成学习任务。
2.耐心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华东师范大学董蓓菲教授曾说过:“合作学习至少应有半年乃至一年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而到那时,我们的教学就非常轻松了。”确实,合作学习需要我们在课堂中耐心地、长期地、科学地进行指导和培养。首先,教师要制定一些小组合作的规则。比如,讨论时,小组成员应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要注意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其次,要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大胆发言的习惯,让每个成员都敢于表现自我,乐于体验学习的过程。第三,要培养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习惯。这样,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的发言,既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的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第四,要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讨论时,如果有组员出现差错,大家不要取笑,而应理解和鼓励,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明确小组内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这样,在合作学习中就形成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良好氛围。
如此,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学习机制,使学生懂得小组合作的规则和流程,一步一步地掌握合作技巧,从而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有效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适当的合作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否适宜,对合作学习的效果将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大多数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时,小组合作才能水到渠成。那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效果最佳呢?
1.当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
当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会反复思索,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问题与答案之间往往有些中间环节,因此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此时,教师应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经过充分讨论,学生会相互受到启发,从而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同时也会激起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窗前的气球》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讨论的环节:“科利亚就这么孤零零的,每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突然,有一天,(播放课件:气球升起,科利亚笑了)你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我提出主问题:“刚才科利亚还那么孤单,觉得没有意思。现在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呢?”要求学生围绕主问题,小组合作学习3~5小节。同时出示友情提示:
先仔细读读3~5小节,再选择下面的一两种方式进行学习。①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高兴地笑了。②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小伙伴听,互相学习。③演一演:想象一下同学们叽叽喳喳放气球的情景,试着演一演。
显然,“科利亚为什么高兴地笑了?”这个问题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动一番脑筋才能解决。此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是最好的时机。围绕教师的友情提示,班中的智慧小组、星星小队、开心小队等学习小组选自己喜歡的方式来学习,或说一说,或读一读,或演一演。这样,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展,大家都获得提高。在小组讨论时,学生讨论非常热烈;汇报时,他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2.当学生对问题产生不同意见时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他们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不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障碍,反而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因此,当学生对问题产生不同意见时,教师不应马上给出答案,而应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尽情说出自己的看法,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例如,在教学《登山》一文时,我引领学生感受列宁登上了一条望而生畏的小路,看到了美丽日出的心情。当学习后半部分时,我说:“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他们开始往回走。回去的时候,他们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呢?”此时,学生马上就有不同的意见。 趁此机会,我让学生展开一场小小辩论赛,并提出下面要求:“一是自由组成正方反方; 二是双方各自从课文中找充分的理由;三是辩论时,一方说理,一方静听,等对方说完才能站起来反驳。”如此,学生辩论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他们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示,个性也得到张扬。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享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3.当学生需要互相交流时
当课堂练习出现普遍错误时,当某个知识点需要巩固时,当解答开放性的问题时,这时正是学生需要交流的时候,正是需要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此时,教师便要及时抓住时机,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进行多向交流,扩展其思维空间。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设计了一份小组学习单:“①青蛙和小鸟争论什么?②青蛙认为 ,小鸟认为 。③你们认为谁说得对?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由于时机适当,讨论内容既明确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讨论热烈而有效。
(三)选择科学的合作形式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集体活动为主,以小组成绩为评价依据,各小组学生在互动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
1.个人成果综合式
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要求事先各自准备一些材料,并在课堂上进行组内交流,经归纳整理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在执教《长城》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长城的了解,激起学生的民族情感,上完第一课时后,我要求学生完成“收藏屋”的工作:收集有关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等,并把喜欢的内容摘抄下来。同时,我告诉他们:下节课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收集的资料,并进行合作情况的评比。第二课时,在教完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长城的信息,然后派代表汇报展示。
首先,为了更好地汇报,小组成员会有一种很自然的合作需要,进行任务分工,分头准备资料;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汇总,这为学生的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接着,在全班交流展示时,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信息收集情况,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智慧互助形式;最后小组评比,将个体竞争转化为团队竞争。这样既减少了学生的焦虑,又增强了凝聚力,让学生为小组的荣誉尽到个人的责任,享受到合作的乐趣。
2.小组讨论式
小组讨论式是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每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经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这种方式适合在学生遇到疑难时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可在教学的难点处设计探究型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进行小组讨论,在争辩、探讨、质疑中展示学习过程和方法,以获得智慧的启迪。这种合作任务的重心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例如,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教学《落花生》一课,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弄清“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落花生有什么特点”时,问:“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他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再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学生情绪高涨,辩论激烈,谈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在思辨中,学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人生观教育。
3.接力合作式
接力合作式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接力赛”中,为了小组的荣誉,学生会全身心地参与,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小组荣誉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可以经常利用“接力赛”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如,让学生分组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一比哪组火车开得好;让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力赛,比比哪组成语接得多;小组玩对子歌游戏,评选“最佳对对子组”;检查新课朗读时,小组内一人轮流读一句……当一个学生卡壳时,组内同伴一起帮助他。比赛只是一种形式,但因为把学生的荣誉捆绑在一起,因此学生会加倍投入到学习中,会的学生记得更牢固,不会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也会很快地掌握。
4.角色表演式
角色表演式就是小组成员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发挥想象,通过情景创设,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例如,学习有关购物的交际话题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设商店购物情景,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交际。再如,学习打电话的交际用语后,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关的电话内容,让小组成员自编对话,并在角色扮演中运用所学的交际用语。
5.实验探究式
这种形式在科学课运用比较普遍。在三年级的一节科学课“如何让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的教学中,有一位教师就进行了实验探究式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把学生4个人分成一组,共12个小组。每组的桌子上面放着一盆水、一个鸡蛋、一块小木板、一小杯盐、一小杯糖,还有一块学生最喜欢玩的橡皮泥。接着,教师走进教室,没有直接走向讲台,而是站在学生中间略带神秘地提出两个问题:“同学们,现在注意听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二是如何使鸡蛋在水中浮起来?先认真想一想这两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然后再利用我们放在桌子上的所有材料,进行实验尝试。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还没等教师把话说完,学生就已经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了。有的尝试如何将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有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小组先进行自己的设想,再进行尝试演示。这样的合作学习取得很好的效果。
6.协同合作式
对一些综合任务,可采用协同合作方式,让小组成员在互相配合中快速地完成合作任务,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比如,在学习“我国的世界遗产”专题——《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一组课文后,我布置任务型协同作业,要求学生以“世界遗产”“景点传说”或“祖国风光”等为主题,收集有关资料,可以是图片、诗词、楹联,也可以是故事、传说;同时,要求他们自由分组,合作完成手抄报的作业,最后进行评奖。为了让自己小组的手抄报编辑得图文并茂,学生想方设法地让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特长,美术好的负责版面和插图,书写出色的负责抄写,知识面广、信息收集能力强的负责收集内容等。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我通过举办手抄报展、主题班会、对联朗诵赛等形式展示他们合作学习的成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改善多元的合作评价语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同时,评價要多元,具有开放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的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在班中,我试行了“我来评一评”活动,对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朗读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家长对孩子评价等。多元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从而不断得到提高。每学期末,评选出最佳组员、最佳合作奖、最佳创新奖,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竞赛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正如林格伦所说:“在文明世界中的人们,真正需要学会的本领是有成效的合作本领以及教会别人也这样做的本领。”因此,在新课改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有效的合作学习更要靠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尺一寸的努力,这样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战,1999⑼.
[2] 黄伟. 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探析[J]. 教育评论, 2002 (2).
[3] 董蓓菲.合作学习的核心技术[J].语文教学通讯, 2006⑾.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