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主义、主旋律商业片的胜利
——评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

2018-04-18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药神红海长春

殷 维

(新文化报社,吉林 长春,130022)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金鹿奖”最高奖项——最佳故事片奖颁给了两部有温度、有现实意义、促进社会进步的口碑大作,分别是《红海行动》和《我不是药神》。两部作品均是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同时也是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行业标杆的影片,这恰好与长春电影节着眼于文脉传承、致力于支持“新力量”、打造中国电影人孵化新平台的宗旨不谋而合。

电影《我不是药神》一上映,立刻以横扫之势席卷整个市场。该片是一部在市场上难得的直面、凝视、具备痛感的现实主义影片,毫无粉饰,甚至具有了社会学的意义,被视为中国版《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每分钟一百二十击》。该片最大的特色在剧本上,其雕琢之细致、用词之精准,已经是教科书的水平,完美地把黑色幽默、催泪、情怀、社会现实、痛点这些复杂的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部让人兴趣盎然又不着痕迹的佳片,呈现出只有现实主义作品才会有的真情实感,令人敬佩。

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评委会对《我不是药神》的评价是:“以对社会现实的悲悯和关照,‘笑中带泪’的喜剧手法,张弛有度的戏剧章法,成功打造出一部难得的‘国民电影’。”毫无疑问,《我不是药神》体现着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的巨大魅力,其题材正是当下社会稀缺的,剧情针砭时弊,传达着满满的正能量,而是观照生活、观照人心。现实主义作品的成功,需要艺术创作者真正深入生活,研究生活的幸福与苦难,了解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生与命运,才能感动人心。《我不是药神》恰好基于真实事件,事件本身涉及各个阶层,主创人员再进行艺术加工,让该片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从《我不是药神》中,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两个魔方铁三角:那就是改革、发展、稳定和法、理、情,这是属于中国的特色,所以才能叩动国人的心扉,敲击国人的痛点,成为中国新时期电影艺术创作正确走向的里程碑。整部电影对现代人关心的热门话题有客观而真实的描绘,同时通过文艺作品映射人心的温暖与柔软,成就了一部有温度的影片。

好的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同时为人民大众服务,对生活充分映照,对社会发展有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在历史上,这种对社会有促进意义的佳片并不少。1982年,王启民、孙羽联合执导,潘虹主演的电影《人到中年》,真实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奉献精神与生活境遇。1983年,邓小平在提到该片时说:“我们现在一方面是知识分子太少,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中青年知识分子很难起作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包括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问题,要下决心解决。”从此,中国知识分子们的生活境遇得到了改变。在海外,这类促进社会进步的电影也有很多,比如韩国影片《熔炉》,根据韩国光州一所聋哑学校校长性侵儿童的真实事件改编,内容触目惊心,凶手一直逍遥法外。电影上映后第37天,韩国国会通过“熔炉法”,性侵女身障者、不满13岁幼童,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废除公诉期。加害者如任职于社会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单位可加重处罚。2002年,伊朗导演马克马尔巴夫拍摄了讲述难民故事的电影《阿富汗字母》,推动伊朗通过一项法案,允许阿富汗难民儿童在伊朗就学,让至少50万孩童因此受益。

《我不是药神》这样一部趋近完美的电影,很难相信出自于80后青年导演之手,这位导演在此前只拍过若干短片,名不见经传,他就是来自长春的导演文牧野。他自编自导的这部《我不是药神》,集中迸发了超乎寻常的才华,但却常常被巨星阵容掩盖了光芒。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以“新时代 新摇篮 新力量”为宗旨,着眼于文脉传承,支持“新力量”,打造中国电影青年孵化新平台,因此把最高奖最佳故事片奖颁给《我不是药神》,一方面是表彰该片在市场上挖掘出现实主义题材的强大潜力,一方面希望以此支持这位新人导演,从长春电影节的平台上走出,拥有更广阔的未来。与《我不是药神》分享最佳故事片奖的,则是商业主旋律大片《红海行动》。随着中国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电影类型化格局逐渐形成,优秀的商业主旋律电影频频出现。《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和《红海行动》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评委会对《红海行动》的评价是:“将主旋律题材和商业化表达巧妙融合,叙事节奏精准,战争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新高度。”

《红海行动》在各种商业主旋律电影中表现得格外突出,首先该片由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做基调,展现了大格局、大情怀的军人画卷。该片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叙事逻辑、人物塑造、情感转折、动作设计、特效制作……几乎都无可挑剔。主旋律作品与中国长春电影节自身的定位、取向十分吻合,向全社会推介优秀的主旋律作品,是中国长春电影节鲜明的导向。不过真正让《红海行动》走向金鹿奖领奖台的,是该片除了弘扬国威与爱国情怀外,还在商业上做了出色的探索。以群戏的方式展现一段紧张的故事,突出的不是个人英雄人物,而是真正的英雄主义。把主旋律电影所应该肩负的正能量,放在商业类型片的语境中,既不失情怀和格调,又不流于虚假和俗套。

图1 《我不是药神》剧照

商业主旋律电影在华语电影的世界里还是一个新鲜词汇。主旋律电影这个概念,始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提出的“献礼片”,他认为从1959年开始,“献礼片”就成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类型,这是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开端。20世纪90年代以后,献礼片更被放大为“主旋律”概念,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性主义、集体主义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如《开国大典》《周恩来》《焦裕禄》等叫好又叫座的佳片。不过,随着电影市场的日趋成熟,电影逐渐工业化,有些主旋律作品由于过于程式化、同类化,甚至远离生活,而失去了观众的喜爱。但近年来,主旋律作品本身也在不断完善,加入了更具观赏性、娱乐性的元素,最早的《离开雷锋的日子》便具有这种倾向,而到了《建国大业》《智取威虎山》《战狼》《湄公河行动》等一系列兼顾意识形态和商业价值电影的出现,商业主旋律电影已渐成规模。主旋律电影也不断完善自身故事,以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口味,邀请更为强大的演职人员阵容,以保障影片的品质,《红海行动》中,爆炸、枪战、导弹、酣畅淋漓的场面……这是超级商业大片的标准,同时,张译、海清、黄景瑜、杜江等知名演员构成的阵容,也是人气电影所具备的特质。该片通过海外撤侨的故事,充分燃起国人的爱国情怀,这是主旋律电影的价值观,一切都完美融于《红海行动》,形成了一部燃情、催泪又激人奋进的爱国主义影片。

实际上,纵观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世界电影发达地区所拍摄的影片,主旋律电影一直是商业影片中的领军者。讲述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巴顿传奇一生的《巴顿将军》不但席卷票房,还在奥斯卡上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等7项大奖;美国空军征兵广告《壮志凌云》全球席卷4亿票房,被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三大动作巨片之一,男主角汤姆·克鲁斯成为世界级一线演员;还有《独立日》《爱国者》《空军一号》《珍珠港》等,无一不是炫耀自身武力、彰显民族自信心的主旋律电影,也都在全世界取得了相当高的商业成功,并在众多电影节奖项上有所斩获。韩国近年来也比较擅长拍商业主旋律电影,比如民族主义爆棚的《梁鸣海战》,讲述民族英雄英勇抗敌的故事,还在该片中呼唤了民族团结。

图2 《红海行动》剧照

无论是哪国观众,都渴望看到国家历史和民族英雄被艺术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来,也希望看到国家形象和英雄人物在艺术作品上大放异彩,并从这种优秀的主旋律作品中燃起爱国热情,增加民族自信,这就是主旋律作品的力量。也因此,《红海行动》得到了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们的一致肯定,登上了“金鹿奖”的最高领奖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把最佳故事片奖颁给《我不是药神》和《红海行动》,可谓不负使命,同时为中国长春电影节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以中国电影的长春话语、吉林底色、中国故事,彰显电影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药神红海长春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初夏
炎热的红海
春天的小船
中国药神李时珍
炙热的红海
《我不是药神》
徐峥 从“猪八戒”到“药神”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印语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