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新态

2018-04-18胡建礼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类型化大众化现实主义

胡建礼

(影视风向标,北京,100000)

今年暑期上映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我不是药神》收获了30.98亿票房,夺取了暑期档冠军,它聚焦的高药价话题引起全民热议,该片作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以大众化、类型化的表达以及借助大牌明星的商业化的宣传方式,展现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新态,值得关注。

对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从第一个层面来看,中国电影人有着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创作一直是中国电影发展中一种主导型的创作观念之一,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涌现出了大批的现实主义作品,比如1923年的《孤儿救祖记》,1937年的《马路天使》,1947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电影又诞生了一批现实主义佳作,有1950年的《我这一辈子》,1963年的《农奴》,还有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到了文革之后,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这二十年间,中国电影迎来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黄金时期,像谢飞、谢晋、吴天明、黄建新、张艺谋等多位导演创作了大批的现实主义作品,比如《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人参》《一个都不能少》《活着》等。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陷入低谷,虽然也有优秀作品不断地涌现出来,但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电影题材越来越小众化、精英化,代表作品有《小我》《展台好人》《盲井》《推拿》等。

同时,现实主义创作在电影的市场化大潮中曾一度迷失。其实解放后中国的现实主义创作之所以能够如此繁荣,有体制背景的原因在,毕竟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电影导演都背靠着各大国有电影制片厂,在并不追求电影市场商业利益的前提下,这些导演往往会把富有传统色彩、与现实主义紧密相连的题材作为首选。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电影制片厂纷纷从以往的事业型、福利型转为产业型、经营型,电影市场也迎来了飞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今这短短二十年间,中国内地已跃居为全国第二大电影市场,国产大片不断涌现。相比之下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却越来越少,原因之一是市场化的经济背景,另一点则是由于现实主义题材在创作上会面临一些压力和风险,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创作者选择了规避。但是这种其实并不是特别正常的情况,毕竟社会、时代与观众都需要现实主义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电影不去表达时代的变迁,不去表达在时代变迁中中国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和内心变化,就会留下遗憾。而且关键问题是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与人民群众之间所形成的联系紧密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和人民群众联系,如果失去了这种联系,中国电影就会苍白无力。电影如果不坚持现实主义就一定会脱离群众,这些年其实已经看到一些苗头了,如古装的武侠大片票房越来越差,大IP、大明星的影片不再受到盲目追逐等现象。像《小时代》这样的青春偶像片到最后已经遭到了市场的抛弃,而像《芳华》《我不是药神》《夏洛特烦恼》等有现实主义内容的电影的成功,本质上也就是现实主义创作的胜利。

图1 《孤儿救祖记》剧照 1923

图2 《马路天使》海报 1937

图3 《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天亮前后》剧照

但是有一个问题,走现实主义道路的电影并不等于有着精英立场、晦涩表达的文艺片。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从第六代导演开始之后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精英立场诉说边缘题材、同时表达方式非常晦涩的现实主义作品模式。这类作品的出现使很多普通观众把现实主义题材和艺术片划上了等号,而艺术片对于早已习惯了好莱坞叙事的观众们而言很难赢得更大的市场和票房。但同时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导演如贾樟柯、娄烨等凭借着现实主义作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电影道路,而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虽然没有成为市场的指路牌,但却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像《三峡好人》的多次获奖就是证明。

同时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即现实主义电影在国内的市场中并没有受到广泛的认可,这意味着现实主义在国内的发展实际上面临着艰难的市场环境。总体上讲我们的现实主义需要的是大众化、类型化的表达,其实像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亲爱的》票房也不错,这表明中国观众并非不喜欢看现实主义作品,而是渴望看到质量优秀的、以大众化表达方式呈现出来的作品。韩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功已经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近两年一些比较受人关注的现实主义作品如韩国电影《辩护人》、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等也的确在国内市场受到了欢迎。在中国的电影人中,尤其是第四代电影人如谢晋导演等,对于这样的现实主义创作以及大众化、类型化的表现方式也是非常娴熟的。

图4 《我这一辈子》海报 1950

图5 《舞台姐妹》剧照 1964

图6 《三峡好人》剧照 2006(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说,现实主义创作其实是符合电影市场观众的需要,在今后的创作中不一定非要拍敏感题材,可以先从能够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常规题材切入,尽量避免一味地把电影往魔幻、古装、玄幻和网络大IP的方向指引,而应该多拍一些真正反映当下生活,同时也能够体现老百姓喜怒哀乐的作品。在电影创作中可以不必像贾樟柯、娄烨等导演一样选择偏于小众和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这里并不是说这种片子不好,相反它们的艺术价值确实很高,并且借鉴、运用了欧洲电影的艺术表达形式,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些大众化、类型化的表达形式。

今年中国引进了几部印度电影,年初上映的电影《起跑线》中关注了现实中的教育话题,里面涉及到了小孩的升学和择校问题,在中国这样的情况更加普遍,但我们的电影就没有反映这类问题的作品。中国如果用大众化的手段拍一部此类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观众肯定非常多,票房也不会差。

从美学上讲,今后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一定要从生活里来,到真实中去,择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情感共鸣的题材,用大众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来讲述具有强烈戏剧性冲突的故事,最终在美学上符合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如果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越来越多,那么中国电影将在今后涌现出更多高票房、高口碑、高质量的现实主义作品。

猜你喜欢

类型化大众化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从路况报道看广播“类型化”新闻的要素构成
透过电影《八万里》浅谈西藏电影类型化思考
论“凶宅”买卖纠纷的法律适用——基于类型化方法的运用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都市爱情电影的类型化分析
先进性别文化的凝练与大众化途径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