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黑山羊带来的获得感
2018-04-17匡彬王亚平山泉
匡彬 王亚平 山泉
“每天听羊儿吃饱喝足后‘咩咩咩欢叫,蛋鸡下蛋时‘咯咯哒鸣叫,就像听到音乐一样欢喜和满足。”是什么让罗田县大河岸镇竹林塆村的贫困户发出这样的感慨?
“看到他能脱贫致富,我也有自豪感。”
“徐师傅,要过年了,羊儿好俏啊!好多人打电话找我买羊。昨天,一个人买了两只羊。他们说我的羊是天然放养,绿色又健康,肉好吃,滋补又放心。”1月18日,见罗田县骆驼坳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技术员徐水明走进羊场,熊小锐高兴地说。
今年36岁的熊小锐,从小体弱多病,由于家穷,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跑了不少地方,收入一直不稳定,日子越过越紧巴。2015年8月,熊小锐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恰逢罗田县出台黑山羊养殖“33111工程”。熊小锐兴致勃勃地报了名,和叔叔熊厚良合作兴建了一栋一百多平米的标准适用羊栏,又从银行贷了6万元贴息贷款,引进22只种羊,开始创业做羊倌。
2016年,熊小锐的婶娘得癌症,叔叔熊厚良需要照顾患病的婶娘,再无精力养羊,就退了股份,熊小锐只好独自养殖。经过刻苦钻研、悉心管理,2016年羊场存栏90多只,出售28只,收入两万多元。
2017年5月,由于养羊投入过于劳累,熊小锐免疫力下降,引发低血钾、心率不齐等各种慢性病,往返武汉和县城的医院治疗,一度信心丧失,感到前途迷茫。但在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好心人的帮扶下,熊小锐的疾病很快痊愈。虽说生病花了三四万块钱,但针对贫困户的医疗报销补助下来,实际个人支出不到一万块钱。
如今的熊小锐,彻底大变样,面泛红光、神彩飞扬。徐水明欣慰地说:“看到他能脱贫致富,我也有自豪感。”
“我想做个规模养殖示范户,不当贫困户。”
作为基层技术人员,徐水明负责为贫困户提供养殖技术支持。有些村庄山高路远,他就每天骑着摩托车往返十几公里。徐水明说:“目前,全镇有32户养殖黑山羊的贫困户,他们下定决心搞养殖是很不容易的。羊生了病,他们都很紧张,有时候,晚上接到电话,我就得骑着摩托车赶过去,给他们解决问题。虽然很辛苦,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在脱贫攻坚中责无旁贷。”
临走之前,徐水明还不忘提醒熊小锐:“最近雨雪低温天气,要搞好防寒保暖、驱虫、消毒、防疫工作。”
熊小锐笑着说:“我早有准备,彩布我围了两层,里面下小羊还有取暖器,羊场湿气重,我天天撒生石灰粉,吸潮又消毒。”
据悉,罗田县交通局和县扶贫办已立项招标,水泥路马上能通到熊小锐的羊场。随着羊肉行情的上涨,2017年熊小锐的羊卖了六七万块钱。谈到新一年的打算,熊小锐说,他还想多流轉些土地,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买个大功率的青贮粉料机,搞个青贮窖,“我想做个规模养殖示范户,不当贫困户。”
“党的好政策彻底改变了我一家人的命运!”
元月18日,罗田大河岸镇扶贫办主任张德宗,看望了竹林塆村7组村民张德文。张德文正在鸡场和羊圈之间忙碌着,他喜笑颜开地说:“我是真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脱掉了像癞痢疮一样的贫困户帽子,并且一下子把它甩到太平洋去了!”
张德文生于1970年,老家在竹林塆村7组,该村属于高寒山区,山穷水恶,交通不便,是省级重点贫困村。由于资源有限,自然条件差,全村226户人家、817人,有87户是贫困户、贫困人口245人,张德文更是贫困户中的“顶尖户”,贫困的帽子压在他头上多年,一直让他喘不过气来。
几年前,张德宗作为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曾经两次到过竹林塆村7组。第一次去时,看到全组9户人家有8户是楼房,只有张德文住的是土砖房;第二次去时,张德文的3间土砖房垮塌了一半,一家5口只好挤住在剩下的危房里,家徒四壁。
2011年,张德文开始搞黑山羊养殖,由于缺乏技术,几年下来不仅没有挣钱,还亏了不少,让他的生活雪上加霜。关键时刻,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瞄准了张德文。为了帮助他扩大黑山羊养殖规模,党和政府向他伸出了温暖的手。县扶贫部门按照扶持贫困户的标准,贴息贷款3万元,给他送来了1只种羊和10只母羊。同时扶持他1万元,其中,5000元用于改建羊舍,另5000元用于黑山羊的养殖保险、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给他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张德文充满感激地说:“党的好政策彻底改变了我一家人的命运!”
如今,张德文日子是越来越好,越干越有劲。他们夫妻俩经营的鸡羊养殖场,拥有黑山羊存栏200只,价值20多万元;蛋鸡8000只,每天可收捡鸡蛋7000多枚,年产24万枚;他的新农畜禽养殖合作社被授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户,带动全镇100多个贫困户养殖黑山羊,为贫困户脱贫致富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谈到新一年的打算,张德文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想把这种幸福传递下去,把养殖场的规模再扩大,带动周边贫困户干事创业。我一个人脱贫致富不算什么,我要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