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大意义和战略构想
2018-04-17陈锴竑
陈锴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是何等的气势和决心!联系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正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重要指示的关键抓手,也是当前和今后继续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大部署。
一、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大意义
跨界、跨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难就难在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流动性和累积性,难就难在一时一地的点上治理未必能在面上修复发挥效用。空气和水都是流动的,污染的迁移不像垃圾偷倒那样易于发现、溯源和追责,因而各地对跨界、跨流域的生态治理,往往容易被眼前暂时的繁荣假象和本位主义的既得利益所左右,从而导致原本脆弱的生态体系崩溃发生在一夕之间。很多西方国家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阶段。英国泰晤士河的“大黑臭”和严重瘟疫,北美五大湖地区“生锈地带”和“棕色地块”的出现,多瑙河、莱茵河、塞纳河、田纳西河等许多著名河流的跨界污染肆虐,都让相关毗邻地区曾经各自为傲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蒙羞并付出惨重代价,也让这些地区的人们在饱受困扰之后痛定思痛、铁腕整治,才得以重现昔日的海晏河清。
多年来,江苏持续保持高速发展,以占全国约1%的国土面积,承载着6%的人口并创造了10%的经济总量,但是也面临着生态、资源瓶颈约束的压力,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环境短板问题。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作为对极为重要并且十分紧迫的跨界、跨流域治理命题的直接回应,适逢其时、意义重大,目前也正在由全省战略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联名提出议案,呼吁将其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反映了江苏人民对生态治理与修复的时代自觉和责任担当。
从全国来看,首先它是淮河入江水道所在,水道全长157公里,上起淮安三河闸,下至扬州三江营,70%的淮河水由此泄洪入江达海,是防洪、调水、灌溉、航运和生态修复的综合利用开发工程,也是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所在,工程从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河道逐级提水北送,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等调蓄湖泊,一路向北分为两路服务天津和山东,承担着为华北数亿居民输送“放心水”的重任。再次它是动物迁徙繁衍的重要区域所在,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作为中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世界八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每年经此停歇、繁殖和越冬的各种水鸟超过150余种,数量以百万计,长江口地区更是“长江三鲜”的主产区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的传统栖息地。这条大走廊沿京杭大运河北抵京津、南达浙江,形成了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输水通道、生态廊道、黄金航道。
从江苏来看,作为全国拥有湖泊面积前三位的省份(总面积6372.9平方千米,占全国的7.8%),也是全国湖泊拥有率(湖泊总面积与本省国土面积之比)最高的省份(6.4%),江淮生态大走廊将江苏境内的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太湖等淡水湖泊串联成一个纵贯南北的湖泊链,其中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微山湖均位居中国十大淡水湖之列,直接关系到苏中、苏北七市(扬州、泰州、淮安、盐城、宿迁、徐州、连云港)、6.3万平方公里国土(占全省的60%)上近4000万常住人口(占全省的49%)的饮用水源安全和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随着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明确提出和加快推进,功能区涉及的苏中、苏北五市(扬州、泰州、淮安、盐城、宿迁)、11个县市(高郵、兴化、宝应、涟水、盱眙、金湖、建湖、阜宁、沭阳、泗阳、泗洪),有条件也有必要抢抓两大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坚持以生态为前提和底色,致力做足做好生态文章,持续彰显独特生态优势,更好优化发展路径和模式,在吸引优质资源、高端要素上下功夫,成为支撑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翼。
从扬州来看,沿仪征丘陵—扬州蜀冈—通扬运河一线,全市64%的地域为淮河流域、36%的地域为长江流域,既是江淮分水岭、又是江淮交汇点,既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源头、又是江苏承南启北的生态中心。
二、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战略构想
由上可见,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服从全国发展大局、服务国计民生的重要职责,是推进江苏全省“1+3”区域发展格局优化重构的重要抓手,也是彰显区域生态资源禀赋、挺起江苏绿色发展脊梁的重要作为。我们建议,围绕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构筑江淮大地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定位,江苏要致力于打造纵贯江淮、守护全域、福泽后世的清水大走廊、绿色大走廊、安全大走廊、富民大走廊、文化大长廊。
一是打造清水大走廊。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离不开水主题、绕不过水问题,首先要确保清水活水,实现“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清水向北送”。一个区域的水生态治理,既有工业的点状污染,也有农业的面源污染,既有水质状况的表象,又有岸上管网的深层次原因,既有下游河段承受的后果,也有上游地区出现的问题。因此,打造清水大走廊必须统筹把握、系统施治,以全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计划为抓手,综合做好“加减乘除法”,使之成为流动的绿色景观、律动的生态屏障。“加法”就是实施良好湖泊保护工程,对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沿湖区域实施退耕、退渔、退养和还林、还湖、还湿地,因地制宜将部分湖区退还面积扩大至沿湖3平方公里以上,不断增加湖泊自净、涵育能力。“减法”就是推进大走廊沿线小化工、砂石场、小船厂和禁养区畜禽养殖场的关停搬迁,铁腕施治、根上整治,力争全面减少污染源。“乘法”就是推动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提高污水处理率和负荷率。“除法”就是开展城乡黑臭河道整治,推行“河长”、“断面长”制,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建设工业、建筑垃圾受纳场,着力消除环境隐患。
二是打造绿色大走廊。绿色是生命的本色,也是生态的标识。绿色大走廊,不仅是绿意葱茏的景观廊道,而且是生物多样化的栖居场所,更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宜居空间。打造绿色大走廊应重点做好“绿肺”、“绿肾”、“绿心”三篇文章。“绿肺”就是打造城市公园体系,在骆马湖湿地公园、洪泽湖湿地公园、白马湖湿地公园高水平建设打造的基础上,通过各地覆盖城乡、层次合理、均衡分布的生态、休闲、运动等功能复合叠加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形成城市冷桥,降低热岛效应,使之成为会呼吸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绿肾”就是保护珍贵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涵蓄水源、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养育珍稀物种特别是对污染的稀释、吸收、净化能力,维护生态的平衡性,促进生物的多样性,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绿心”就是建设大型生态中心,充分发挥区域国土纵深、腹地广阔的先天优势,在沿线县市规划建设一批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中心,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树木高大化、彩色化、珍贵化和高龄化,通过大体量、大绿量的景观带,实现水畅其源、风畅其流。
三是打造安全大走廊。保持生态走廊的安全,一是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生态风险的底线,二是要实现生态脆弱性的持续改善。打造安全大走廊,非一日之功,也非一地之能。只有积微才能积胜,只有积各地的小胜才能成就全域的大胜。反之,忽视或放任任一环节、任一地域的生态隐患都有可能导致集中式的爆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灾难。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生态安全的责任担当,首先要打好速决战、攻坚战,下定决心减煤减化,加快化学化工、垃圾焚烧等环境敏感型企业搬迁,及时解除生态安全炸弹;其次要打好常规战、持久战,研究制定关于城市治水、治气、护土、护绿、控污、控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肃法治、严格追责,在区域加快发展进程中长悬环境安全之剑;再次要打好联合战、智慧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建立智慧环保平台,推行移动联合执法,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共防等日常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守土有责、共建有方;最后要打好演习战、应急战,强化重要堤防、泄洪廊道、滞涝圩区和备用水源地、避灾空间等的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方案,开展紧急救援演练,确保预防在先、处置在早。
四是打造富民大走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段时期以来,江淮腹地既有自然环境秀美、生态资源丰厚的优势,也有发展不够充分、增长不可持续、群众不够富裕的现实问题。如果不能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生态补偿问题,不能从思想观念上解决绿色负债与绿色资产的认识问题,不能从发展思路上解决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和谋生出路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将难以为继。因此,必须挖掘生态价值、放大生态优势、提升生态竞争力,让百姓享受到更多绿色发展的红利。要樹立绿色增量的财富观,一方面,要核算治理成本,加大生态补偿;另一方面,要探索“绿色计量”,宁可少一点GDP的增长速度,也要多一点污染治理的“绿色负债”、多一点生态财富的“绿色积累”。要树立生态富民的发展观,引导广大农民充分放大“山水林田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积极探索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生态富民的路子。要树立精准帮扶的民生观,引导退耕退渔退养的从业人员再就业和创业,做好“生态+”、“文化+”、“旅游+”的文章,通过水乡风貌、渔隐风情、农家风俗等生动呈现,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五是打造文化大长廊。良好生态既是天然、也有人工,既是绿色积累、也有文化传承。特别是江淮生态大走廊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为主轴,江苏共有六段河道、22个遗产点入选名录,位列全线之最,其中江淮生态大走廊囊括了扬州瘦西湖、淮扬运河扬州段、中河宿迁段三段河道和宿迁龙王庙行宫、淮安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扬州天宁寺行宫、宝应刘堡减水闸、高邮盂城驿、江都邵伯古堤和码头等16个遗产点。因此,这一走廊完全有理由、有条件争当运河文化研究交流、运河遗产保护、运河生态文明建设和运河文化产业发展的全国示范,成为展示中国运河文化的大长廊、民族文化自信的强支点。打造文化大长廊,应坚持原真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发展中保护,让“活态遗产”真正“文起来”、“动起来”、“活起来”,重点做好“三个结合”,要把运河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化复兴相结合,发挥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大运河研究院等机构的作用,举办系列讲座、论坛等学术活动和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做好运河文化输出文章,进一步扩大中国大运河的国际影响力;要把运河遗产保护与文博场馆建设相结合,依托重要历史遗存、运河特色古镇、江淮特色水乡打造一批珠串式的运河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注重实景化、具象化和差异性、个性化,全面系统生动展示运河文化特别是水工文化、先民智慧,进一步彰显中国大运河的“活态”生命力;要运河文化资源利用与运河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发挥运河通达南北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规划的衔接,做好文化符号向文化产业的转化,实现“文化带+经济带”的融合与重生,重点是精心策划运河经典旅游线路,推动区域旅游项目深度合作,创新定制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产品,合力打造国际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
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领域、涉及面广、投资量大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我们建议,一是积极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力争江淮生态大走廊项目尽可能纳入国家相关规划项目,提高项目实施的层次和可能性。二是抓紧成立省级层面领导协调推进机构,定期研究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大规划、重点项目,加大任务分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评估考核工作力度。三是进一步提升项目包装水平,加强与国家级、省级金融机构对接合作,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共同设立专项建设基金,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四是沿线城市共同发起、轮流承办高层次的峰会论坛,每期聚焦1—2个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和专业机构提供咨询建议,不断提高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