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标国际水平建设创新名城

2018-04-17张敬华

唯实 2018年3期
关键词:南京人才科技

张敬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系列重大任务、重要举措,为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南京市委对南京在聚力创新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进行了深入调研,梳理分析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剖析存在的差距不足和突出问题,借鉴先进城市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南京对标国际水平、建设创新名城的现实路径和工作举措。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南京市抢抓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科教资源较为丰富。南京拥有高校53所,最近国家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江苏省有15所高校入选,其中12所在南京,总数列全国城市第三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83万人,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研究生数量分列全国第一、二位;在宁工作两院院士81人,数量居全国第三位。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810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1家,在GDP过万亿城市中居第三位。教育科研机构众多、大量的青年大学生和研究生为南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宝贵的资源。

人才工作取得成效。近年来,南京市坚持以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创业,采取一系列措施集聚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在引进培育的各类人才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59名,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万人计划”专家112名,数量居全国第四位。2016年,南京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中,人才计划企业占1/3;在南京就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达7.79万人,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

创新驱动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研发投入比重明显提高,带动科研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型经济快速成长。201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32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3.05%。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48.4%,近五年提高了十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56件,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近五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1.5%,12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实现总销售收入3268亿元。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00亿元,同比增长13%,新型显示、物联网、信息通讯设备、智能电网、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六个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领先全国,如智能电网产业整体实力位居全国首位,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台积电、紫光集团、中兴通讯、格力中央空调等项目相继落户。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5%。

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全市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37家。2016年规上企业R&D;经费支出203亿元,占全市研发总投入比重达63.4%。产学研结合渠道不断拓宽,全市共拥有大学科技园17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8家;建设校企联盟超1000个,在宁高校就地转化应用技术成果1864项。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布局建设,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从2012年的5个增加到2016年的35个;市级以上备案的众创空间达173家,备案数全省第一;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66家,数量全省第一。

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科技金融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小额贷款、科技银行、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上市等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科技融资体系。全市11家科技银行发放科技贷款余额五年增长15.28倍,惠及7700余家科技企业;全市创投基金总规模达1474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数分别达100家和239家。科技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拥有科技服务机构288家,其中超亿元机构达66家,在全国率先建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2016年科技服务业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15.1%,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南京先后出台“创新政策36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创新政策叠加效应进一步发挥。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南京创新发展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2016年南京发明专利申请同比增长13.41%,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5.49%,但围绕产品、面向市场、实用易转化的科技成果偏少,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仅为215.73亿元,不到深圳的一半。2016年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7789家,比同期广州、武汉少了200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數量和功能存在不足,截至2017年10月,南京新型研发机构35家,落后于深圳的93家和广州的44家;新型研发机构共孵化企业311家,而深圳仅清华研究院就孵化企业1508家。

科技创业人才规模还不够大。在人才结构方面,南京高校院所人才多、企业人才少,在企业工作的“千人计划”人才仅60人,在省内13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三,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落后于深圳的186人、杭州的121人、宁波的91人。特别是在新经济新业态领域还缺乏像马云、马化腾等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家。南京企业入选“双创团队”21个、“双创人才”339人,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够强,南京每年高校毕业生留下来就业创业还不够多。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偏少。近年来,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积极布局和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尖端技术原始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比如,上海张江科学中心已建成光源、蛋白质设施、超级计算机大科学设施群;合肥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谋划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和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装置;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建设全球最“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设施;深圳提出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在信息科学安全、生命科学与健康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加速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南京虽然大院大所云集,但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上处于落后位置,仅有未来网络一项,缺乏重大引领性创新成果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源头支撑。

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有待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偏少,截至2017年10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698家,在GDP过万亿城市中排第9位,远远落后于北京的15978家,不到深圳的1/4、上海的1/3、广州的1/2。特别是深圳,2017年上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96家,相当于南京市的总量。创新型产业规模还不够大,2016年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90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5.31%,远低于深圳的90%。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偏少,南京目前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在GDP过万亿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还不到北京的1/6。高新园区对全市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南京高新区2016年工业总产值仅列全国第31位,较上年下滑了7位。科技投入规模相对较小,201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位列GDP过万亿城市第9位,比北京、上海、深圳分别少了1159亿元、728亿元、522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3.05%,同期北京、深圳、上海分别达到5.94%、4.1%、3.82%;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偏小,2016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仅为44.6%,这一比例不到深圳的一半。

创新生态还需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知识产权服务业水平还不够高;金融对科技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不够大,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投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机构数量均超过6000家,南京机构数量仅为527家。截至2017年9月底,南京创业板上市公司17家,比北京、深圳分别少77家、63家,不及上海、杭州的一半;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仅有462家,低于苏州。科技创新政策力度还不够大,在海外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等关键环节,还缺少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的政策集成;科技创新政策落实還不到位,政策落实存在梗阻现象,往往“最后一公里”落不了地;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大,很多优惠政策大都以支持大企业为主,并不能有效覆盖中小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还不够有效,还没有形成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考核评价导向、经费管理制度和成果确权机制,科研团队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不高。有些审批事项环节不够简化、流程不够顺畅、方式不够灵活,存在服务数据不同源、信息不共享现象,政务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二、先进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启示

近年来,先进城市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深圳,已经进入全球创新城市前列,上海、北京等地都在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其他兄弟城市都千方百计在创新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南京市委认为其主要做法是:

始终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先进城市把创新摆在城市唯一出路的高度进行考量,牢固确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特别是深圳自本世纪初以来,从破解土地空间限制、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环境承载力“四个难以为继”瓶颈出发,提出把创新作为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唯一选择,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2008年以来,深圳制定出台全国首部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率先发布促进科技创新的地方性法规,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继续保持和扩大深圳经济特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政策领先优势。2017年,深圳又提出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十大行动计划”,推动创新生态再优化。同时,深圳舍得拿出最优惠的政策、最好的地块、最强的人力物力支持科技创新。比如,2016年科技经费达171亿元,是同期南京的14倍;市财政每年拿出超过10亿元,用于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深圳计划组建十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单个投入最高达百亿元。深圳把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代表全球科技前沿的未来产业,“十二五”期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7.4%,约为同期GDP增速的两倍,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提高至53%左右,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5%。深圳2016年GDP增长达到了8.8%,正是得益于创新型经济的强力支撑。

始终坚持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先进城市创新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充分利用市场配置科技资源,集中体现在新型研发机构上。近年来,先进城市大力培育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政府投入上,成都对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最高给予2亿元支持,武汉对工业技术研究院给予5000万元的运行经费和15亿元的建设经费支持,广州对企业参与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投资额10%的奖励。在人才选拔上,坚持唯能力标准,以企业为主体选拔国际学科前沿领军人才。在研究方向上,推动行业共同开发重大共性技术研究,实现与全球先进水平的接轨。在运行机制上,突出实体化和独立性,按照企业化方式运作,普遍采用合同制、动态考核、末位淘汰等管理机制,同时还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并实行虚拟化股权激励模式。这些充分市场化的研发机构,使科技创新呈现出裂变式效应。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已建成全球最大基因测序及分析中心,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培育了20家上市公司,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孵化推动作用。

始终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先进城市积极探索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路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圳创造了“6个90%”,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企业已经成为深圳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在具体做法上,深圳对企业承担国家、省重大专项予以最高1:1配套支持,每年安排10亿元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2016年,深圳企业PCT专利申请量达2万件,占全国的46.6%,连续13年稳居全国首位。深圳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384项,华为短码方案成为全球5G技术标准之一。深圳等先进城市的做法充分说明,只有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才能大幅度提升科技产业创新能力。

始终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推动创新的主要手段。先进城市推动创新,不仅重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源头支撑作用,还全面加强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科技中介等创新生态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合肥构建起高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物质所“黄金创新三角”,建设了量子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大基因中心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集群,成为科技创新的“发动机”。深圳超常规布局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和国家基因库,正积极规划建设未来网络实验室、超材料工业技术、下一代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高通量基因测序及组学技术等国家级创新载体建设。聚才引才用才方面,上海制定“雏鹰计划”,聚焦世界排名前100的名校,跟踪联系海外高层次人才。广州发布人才“美玉10条”,对杰出人才最高资助2亿元。武汉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提出5年吸引100万大学生在汉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方面,上海加大风险补偿力度,对创投机构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生的实际投资损失,给予最高60%的风险补偿。深圳持续放大科技创新基金规模,“深创投”管理下的各类基金达 2183亿元,VC/PE 机构近5万家、注册资本达3万亿元。这些资本的集聚,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提供了必备的良好环境。科技中介服务方面,深圳构建涵盖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创投孵化等在内的科技服务体系,在移动互联、云计算、基因、北斗卫星导航等领域建立了147个技术服务平台。广州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美玉10条”,设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户奖励和经营贡献奖励,最高达1000万元。杭州重点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对促成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机构,按合同交易额的2%给予奖励。这些创新生态的构建,让创新活动更专业化、成效更高。

始终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推动创新的重要保障。先进城市都把优化政务服务作为发挥政府作用的主要内容,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政策引导、优化服务和营造环境上,千方百计当好创新的“店小二”。深圳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布局,避免多头管理、分散投入,并率先构建了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一体化”办事平台,所有科技项目实现了网上征集、申报、受理、评审、评估、考察、合同签订以及资金拨付程序的“一站式”办理。广州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出台《科技创新领域简政放权改革方案》,将十个专项归并为一个“科技创新发展专项”,可将年度立项数目压减35%以上。广州还建立了市长与高校联席会议制度,开通服务高校的“绿色通道”,构建校地多层次全方位协同发展机制。合肥建立经济运行监测、重大项目调度、一站式服务、企业问题统一受理四大“互联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及时为企业解决难题,提供精准化高效服务。

三、对标国际水平建设创新名城的总体考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上前所未有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是最重要的战略支撑。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南京必须旗帜鲜明抓创新;破解创新效率不高、创新产出不多、创新实力不强、有“高原”无“高峰”等突出问题,南京必须只争朝夕抓创新;用好、用足、用活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加快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南京必须充满信心抓创新。

南京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考虑是实施“121”战略,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两聚一高”部署和“以系统化思维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要求,紧扣高质量推进“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对标国际水平,集聚资源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创新发展的核心优势,加快建立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关于目标定位。主要考虑是分两步走,远近结合,有序推进。第一步,到2020年,与深圳的差距明显缩小,创新核心指标进入全国前列,若干原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实现国内领跑。第二步,到2025年,拥有一至两个世界知名的创新企业和世界级产业创新集群,两至三所与南京发展高度融合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五至七家世界知名研发机构,成为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关于主要内涵。创新名城建设的主要内涵是打造“五名”标志,建设“五最”城市。“五名”,一是“名校”:主要是大力支持“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在与南京主导产业、社会事业密切相关的有效学科上下功夫,并以此引领和带动建设若干一流名校,实现名校名城协同共生。二是“名所”:主要是大力支持现有的科研院所发展建设,同时引进更多的名院名所,重点在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上下功夫,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新型研发机构。三是“名企”:主要是大力引进和孵化创新型企业,重点在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上下功夫,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综合实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培育一批南京自己的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四是“名家”:主要是大力集聚海内外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汇聚一流名师、名医等高层次人才,形成吸引名人名家名团队的创新“强磁场”。五是“名园”:主要是大力加强创新平台和空间载体建设,推动15个高新园区加快发展、争先进位,切实为建设创新名城提供核心载体支撑。“五最”,一是接轨国际,建设开放创新氛围最佳城市。二是融通创新,建设创新效率最高城市。三是互联互通,建设资金流、信息流等枢纽功能最强城市。四是依法治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城市。五是包容发展,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城市。通过实现“五名”、做到“五最”,形成一流创新生态体系,使南京成为创新蓝海、创业热土、创客家园、创富天堂。

关于核心支撑。主要是建设“两个中心”:一是综合性科学中心。重点是建设重大科技基礎设施、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建立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原创成果突破,打造科技创新“高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建设这个中心,既是长远考虑,也是现实需要。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先导,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了,主要症结在于相关基础研究薄弱。特别是当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渗透融合加深,创新周期大大缩短,迫切需要在创新链上用心用力,走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路子,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的源头供给。南京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广大高校、科研院所密切配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发挥专业优势,立足南京实际,在应用基础研究上寻求突破。二是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主要是深刻把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机遇,用产业发展的思维抓创新,把科技作为一个产业来打造,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增长点,努力在“三高”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高新技术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四、建设创新名城的具体举措

建设创新名城,必须立足南京基础,发挥特色优势,聚焦关键环节,拿出真金白银,实现重点突破。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实施好“十项工程”。

“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实施这项工程的目的,主要是做好“引领”和“融合”的文章。引领,就是紧紧依靠高校院所的优势学科、国家平台等,坚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大力推动创新性、引领性、探索性发展;融合,就是加强高校院所和地方的双向融通,既让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走出来,也让地方的创新需求走进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切实解决科教优势发挥不充分、成果转化不到位等问题。一是更高效率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推动相对成熟的科技成果项目化落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超过50万元的科研人员,实行一定比例奖励;对促成科技成果在南京转化的机构给予奖励。二是更大力度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出更多南京自己的创新型企业。2017年11月底,第一批31个新型研发机构落户南京,南京将加快建设、力争早出成果。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使南京新型研发机构总数突破200家。对新型研发机构,南京鼓励人才团队持大股,政府基金、投资平台和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其中政府股权收益要拿出30%以上奖励给高校院所。对运营绩效好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一定奖励。三是更高水平推动高校院所和地方融合发展,打造互惠互利的创新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对高校院所与国际名校合作在宁举办特色学院和高端服务机构,将给予支持和奖励。此外,南京将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化与14所、28所、55所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创新人才集聚工程。重点是强化“五湖四海聚人才、不拘一格用贤才”的政策导向,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广聚高端人才。坚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深入实施“百名顶尖专家领创行动”和海外人才“345”引进计划,探索实行特殊人才特别举荐制度,加快培育、集聚和使用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对全球顶尖人才领衔的团队或项目,实行“一事一议”,资助额度上不封顶;对入选省顶尖人才支持计划的,给予引才企业配套资助;对引进“345”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用人单位,给予财政资助。二是广纳青年人才。全面实施大学生“宁聚计划”,力争每年吸引20万大学生在南京创新创业。今后,研究生以上学历和40岁以下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就可以在南京落户;技术、技能型人才,凭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办理落户。三是广留各类人才。重点是做好团结、引领、服务人才各项工作,通过政策“组合拳”,有效解决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健康医疗和奖励激励等问题。南京市委近期出台了新一轮人才安居政策,采取租赁补贴、购房补贴以及购买共有产权房、承租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赁房等方式,确保各类人才在南京安居。同时,南京将加快建设国际化的学校、社区和医疗机构,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接轨国际的多元公共服务。

战略科技引领工程。一是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战略平台,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对特别重大的科创平台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实行“一事一议”,给予特殊支持。二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鼓励推动在宁高校院所、企业等单位申报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对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单位,最高给予国际资助经费20%的奖励;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按照实际到账国拨经费给予1:1支持。三是形成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围绕南京主导产业,加强基础性研究,深化源头式创新,攻克颠覆性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创新企业倍增工程。一是支持企业搞研发搞创新。鼓励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集聚研发人员、加大研发投入,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努力缩小与深圳“6个90%”的差距。对研发机构运行绩效好或牵头组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企业给予奖励。二是实现高企爆发式增长。大力发展一批南京自己的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上市公司,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50%,到2020年达到4000家以上。对进入省、市高企培育库的企业,分别给予一定奖励。三是加大中小企业和初創型企业扶持力度。对处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从企业获利年度起,三年内对本市经济发展贡献全部奖励企业;对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根据企业研发费用情况,给予最高10%普惠奖励。

高端产业培育工程。建设创新名城,高端产业是基础。根据“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要求,南京市委确立了“4+4+1”的主导产业方向,主要是发展新型电子信息等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四大现代服务业产业,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一批未来产业,并提出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0%左右。如何把这些产业推向中高端甚至顶端?关键是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聚焦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加快突破技术瓶颈,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形成创新产业集群。在这一过程中,对围绕南京主导产业建设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京市委都将按照运行绩效给予一定配套奖励。南京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空间很大,南京市委将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提档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变,使创新成果最终落到产业转型升级上。

一流园区建设工程。尊重创新活动的区域集聚规律,以“一特三提升”为导向,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要素,构建以江北新区为引领、高新园区为支撑、“双创”基地为基础的创新布局。15个高新园区将按照统一管理机构、统一支持政策、统一园区品牌、统一考核体系的原则,抓好整合后的实体化运作,加大项目落地、人才引进、产业培育力度,增强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能力,逐步将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提高到60%以上。江北新区将紧紧围绕“自主创新先导区”的定位,主动融入国家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率先改革和突破,努力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创新支点。“双创”基地将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才创新创业,优化运营管理机制,打造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双创”品牌和文化。

重点改革突破工程。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优先解决好“人、钱、地”等问题。关于“人”的问题,将按照市场化思路,完善人才评价、认定、激励等机制,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造力,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关于“钱”的问题,一方面是舍得花钱搞创新。今后五年,市区财政至少安排专项资金100亿元,并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基金100亿元。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南京市委将加大扶持力度,政府科创基金出资收益部分最高50%用于奖励人才。另一方面是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通过绩效考评、以奖代补等方式精准支持,做到花钱买质量、买动力、买效率。关于“地”的问题,重点是围绕创新创业活动,大幅度降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用地成本,优化制度安排。与此同时,南京市委将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开放创新提升工程。重点是把握科技资源跨国流动的大背景,顺应创新要素全球配置的大趋势,树立全球视野谋创新,对标国际一流抓创新。一是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面向全球集聚优质创新资源要素,加快布局一批海外创新中心。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专项基金,支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和项目。对收购或投资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奖励。二是打造高端活动平台。放大留交会、软博会、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特色展会效应,吸引国际学术组织、创新机构在南京举办高水平科技交流活动。南京市委将举办“赢在南京”系列国际创新创业活动,对获奖并落地本市的项目给予奖励。三是深化创新协同协作。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建立创新合作的有效机制,主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创新链条共建、创新协作共赢。

创新惠民拓展工程。建设创新名城,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南京市委将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科技为民、创新惠民导向,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围绕民生需求加强科技供给。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卫生医疗、污染防治、健康养生、移动通信、公共安全等群众关切。二是围绕重点领域加强科技应用。积极推进“我的南京”便民服务、江心洲人工智能示范岛等一批民生科技示范项目,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运用,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三是围绕民生短板加强科技支撑。抓牢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增强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扶贫脱贫、就业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創新环境优化工程。积极营造最优创新环境,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使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在南京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容易获得成功。一是抓科技金融。鼓励发展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加快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步伐,形成各类金融工具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对新注册在南京的天使投资、创投企业给予奖励,重大项目可“一事一议”;对投资本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的,按实际情况每年给予投资奖励和风险补偿。二是抓知识产权。大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建设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知识产权法庭司法保护职能,使创新活动在南京得到依法保护。三是抓服务保障。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简化科技企业办事手续和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接轨市场需求、创新需要,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创投孵化等科技中介服务。加快推进重点公共场所、园区、高校等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力争在全国首批部署5G商用。四是抓氛围营造。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和法治环境。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南京人才科技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南京大闯关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毛遂自荐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