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墨之间的精神世界— 中国画『用笔』之思考

2018-04-17时振华

书画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石涛振华用笔

文_ 时振华

时振华Shi Zhenhua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画院院聘画家、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山东当代书画院山水画院副院长、潍坊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潍坊同志画社社长、潍坊文化馆研究馆员。

一些妄自菲薄的艺术实践者和艺评家对中国文化的全盘否定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社会在世界地位中的衰落。西学东渐,病笃乱医;囫囵吞枣,大言化之……近二百年来,形式和言语随着时代变换花样,但在骨子里还是原来那个东西:就是非要把有五千年历史、自成体系、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装进西方人浇铸的铁笼子里!连中国画最基本的精神表达—笔墨—也争论得莫衷一是了。

戴着西方的戏剧理论的眼镜来看中国的戏曲,用拳击的规则裁判中国的武术,用写洋文的办法来解释中国的书法—用今天流行的一句话说,这叫“不靠谱”;用中国古人的一句话说,这叫“道不同不相与谋”。

画事之余,读了点石涛在四百多年前写的诗句,在今天看来,远比一些“生吞活剥”的所谓“理论”,来得实际而且深刻。

1.时振华 莲塘之舞48cm×180cm 2018

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

出笔混沌生,入拙聪明死。

—石涛《题春江图》

中国画的“形”和“神”的问题,早在一千年前就解决了。是诗人又是画家的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石涛和尚在这首题画诗里,说得更深刻也更具体了。他除了把书和画列为“非小道”(言外之意就是大道)的大事,把“形似”作为世人的一般见识外,还把用笔提升到了创造世界、表现乾坤的地步。石涛和尚是中国画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一位用笔墨创造世界、表现灵魂的大家。他一语中的,入木三分。纵观一部中国美术史,中国画的用笔,源于书法的笔法,从来就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它还要达意与畅神,表现心象并且渲染意境。它在完成第一使命的同时,必须使原来毫无意义的线的本身具有生命的表现,具有丰富的,几乎可以独立的精神内容。任何艺术,都是创作者精神世界自由充分的表达。表现在中国画上,这种表达就靠了用笔的千变万化来承担。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个世界首先就是创作者在创作当下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律动,由这个世界,生发出大千世界,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表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正是中国画“用笔”的精神来源。按照道家理论和太极学说,古老的“易”理成就了“一画论”的审美理念。虽为“一画”,实为“一点”,因为莫不是“积点成线”。一点就是一个太极、一个世界。每个点的精微都是综合功夫的展现。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无论中国画有多大的含量,也全都是起于这千古一笔的。它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信息,与中国的其他艺术是一脉相承的。这就说明,用笔是中国画的核心价值基础。这也从中国文化的维度证明,西洋画之所以不像中国画那样强调用笔,是因为用笔造型的技术性是间接地服务艺术作品的精神表达的,而中国画的“用笔”则是直接等同于精神传达,也就是傅抱石所说的“可以独立的精神内容”。所以用笔是中国画所特有的核心要素,是中国画的第一要素。

2.时振华 南国春光136cm×40cm2016

盘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

青天一明月,孤唱谁能和?

—石涛《题画诗跋》

这是石涛和尚一首著名的夫子自道的绝句。诗中所表达的万古之心以及青天明月、块石危坐、孤唱无和的心境,正暗合了古今中外千百年来大师和智者的孤苦追求。中国画的用笔,从根本上说,就是这样一种精神世界的表达和追求。

中国画的用笔既然是创作者精神世界的表达和追求,则必然有高下、文野、雅俗之分。通过每个画家的用笔方式或是笔法痕迹,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有无大家之气。因为它是人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文化修养、笔墨功力、用笔方法等综合而成的瞬间表现。当年,任伯年看到初学画的吴昌硕的一条线就断言:“比我画得好,将必成大器……”尔后,已成大师的吴昌硕见到青年潘天寿的用笔,惊喜题诗:“天惊地怪见落笔……”

3.时振华 宇宙清辉68cm×68cm 2015

4.时振华 山穹苍茫68cm×68cm 2016

“用笔”与佛教的禅一样,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的。在用笔的过程中,笔与墨的交融,笔与纸的交融,笔与心境的交融,用笔的节奏,用笔的愉悦,用笔表现物象的那种特有的感觉,等等,是难以形容的。其迹象超越了自然的物象,与人格、自然三位一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历代先贤们形容笔意的感觉为:如屋漏痕,如折钗股,如金刚杵,如千里阵云,如高山坠石,如锥划沙,如印印泥……

5.时振华 听雨136cm×68cm2018

6.时振华 龙蟠虬结冲霄汉136cm×68cm2018

宾虹老饱经学养终其一生,总结出用笔的五字真言—平、圆、留、重、变,既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德行,也有太极图循环往复的用笔方式。它无穷的魅力包含着哲学的、心理的、品德的一种深厚文化内涵的价值判断,超越了形象、色彩、布局甚至意境,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明确阐述了中国画的用笔属“道”的范畴,使得在中国书画的审美鉴赏中,用笔的笔法鉴赏成为最高的鉴赏。笔者认为,用笔的追求,内源于画家精神世界的追求;画家精神世界的境界高下,决定了“用笔”的境界高下。所以高致者自有高致,鄙俗者求之不得。而一旦达到了大涤子这样的精神境界,孤高感油然而生,可以对话者回到世界的本初,唱和者成为山间的孤石与天上的明月……

由此可见,用笔是中国画的宿命,舍此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正所谓“用笔千古不易”。正如中国的京戏,离开了京戏唱念做打的规范,“味道”何在?

7.时振华 朗月清风136cm×68cm 2018

因此,过用笔关是成为中国画画家所必需的条件,也是唯一正确的修为路径。也因此,笔墨功力和规范的积累更是需要人一辈子不断努力。理论家形容此为:“‘自古华山一条路……’这条路就是用笔的关,过了此关下山后方可‘条条大路通罗马’,海阔天空,自由翱翔……”

说到家,中国画入门的路径只有两个字:用笔;说到家,中国画终极目的亦是两个字:用笔。这就是中国画家的世界,这亦是中国画家精神和艺术的追求。

8.时振华 空山泻月136cm×68cm 2016

猜你喜欢

石涛振华用笔
PDCPD材料在商用车上的应用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石涛山水画艺术探微
论石涛之画法与禅法
《苍松秋色》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呃逆验案1则
洗礼
A New Synthesis Method for Sum and Difference Beam Pattern with Low Sidelo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