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麻醉效果
2018-04-17王倩琳张志军
王倩琳,张志军
(安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等髋部骨折患者常用手术,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耐受性差,且多伴有糖尿病、肺气肿、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性较大,极易引发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需给予一定的镇静、镇痛处理,以减少术中体动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1-5]。全身麻醉为临床实施髋部手术常用麻醉阻滞方法,镇静镇痛效果较佳,但对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机体各重要脏器的负面影响大,且术后镇痛不足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功能训练[6-7]。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不仅可减少循环抑制,且术后局部麻醉药的残留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助于患者术后及早进行康复训练[8]。本研究探讨了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3例。纳入标准:均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年龄≥60岁。排除标准:阻滞部位发生感染者;合并外周神经疾病者;存在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史者;对局部麻醉药过敏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伴有视力、听力障碍无法完成本研究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60~80岁,平均(72.63±6.20)岁;体质量49~85 kg,平均(60.78±10.01) kg。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61~79岁,平均(71.70±6.13)岁;体质量50~86 kg,平均(61.82±10.12) 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测。观察组患者于S-Nerve便携式超声仪(美国Sono Site公司)引导下在患侧进行腰骶丛神经阻滞,取患肢在上侧卧位,超声引导下将0.5%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规格:10 ml∶89.4 mg)20 ml注射于腰丛(L3—4)神经,并于骶丛神经周围注射0.5%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规格同上)15 ml;实施无肌松喉罩静脉镇静:靶控滴注丙泊酚注射液(规格:50 ml∶1.0 g)1.5~2.0 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规格:1 ml∶50 μg)0.1 μg/kg,将LMA喉罩置入,维持自主呼吸。对照组患者直接给予喉罩全身麻醉,静脉滴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规格同上)0.4 μg/kg+丙泊酚注射液(规格同上)1.5~2.0 μg/ml+苯磺阿曲库铵注射液(规格:20 mg)0.2 mg/kg,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实施机械通气。两组患者喉罩置入后均靶控滴注丙泊酚注射液(规格同上),维持45~55脑电双频指数,术中可酌情追加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维持其波动≤20%基础值),必要时可给予适量去甲肾上腺素。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毕清醒时及术后12 h的疼痛程度,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9]。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anesthesia effects between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麻醉10 min后,两组患者HR、MAP明显低于麻醉前,但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s changes at differ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注:1 mm Hg=0.133 kPa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毕清醒时和术后12 h的VAS评分分别为(2.13±0.87)、(3.37±1.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0±0.80)、(4.08±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Tab 3 Comparison of incidences of complication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3 讨论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是在超声仪引导下直接阻滞神经周围,超声仪的加入便于观察穿刺针移动情况及神经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成功穿刺阻滞提供便利,有助于局部麻醉药安全快速地达到相应神经干丛周围;且可动态观察神经周围局部麻醉药扩散情况,进而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10-15]。该麻醉方式不仅可满足老年患者髋部区域麻醉,且可阻断手术创伤的上行传导,抑制机体应激反应,阻断外周损伤冲动向中枢传导,获取超前镇痛效果;此外,术中脑电双频指数的监测可增强全身麻醉药的调控力,避免患者进入深麻醉状态,缩短其术后苏醒时间。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可强化全身麻醉效果,弥补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部分神经未被阻断的缺憾,减少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儿茶酚胺的分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控制机体应激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阻滞持续及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10 min后,两组患者HR、MAP明显低于麻醉前,但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毕清醒时和术后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可缩短术后拔管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且并发症较少。
[1]曾德亮,章放香,余相地,等.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7,37(1):84-87.
[2]程艳,吕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4):813-814.
[3]罗兢聪,杜杰强,陈海铭,等.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在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5):117-119.
[4]杨广杰,卜一多,周炳康,等.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57-59.
[5]王纪云,王应琼,梁小青,等.平衡功能训练在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运动功能重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4):40-43.
[6]严美娟,楼小侃,吴佳,等.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吗啡和腰骶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比较[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6):634-639.
[7]王琦睿.硬膜外吗啡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7):923-924.
[8]赵达强,朱晓岚,许涛,等.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镇静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J].上海医学,2014,37(8):657-661.
[9]赵若光,龚灿生,廖燕凌,等.右美托咪定复合腰骶丛阻滞在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36(12):1067-1070.
[10]陆小龙,梅斌,陈士寿,等.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3):237-240.
[11]汤洋,武茜,郑曼,等.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7,43(13):946-948.
[12]朱俊峰,冯兆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5,21(6):524-527.
[13]朱小兵,吴论,彭学强,等.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鼻咽通气道对比联合喉罩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9):654-658.
[14]吴茜,李继,柯希建,等.超声引导下腰骶丛联合T12/L1椎旁神经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8):634-637.
[15]金鑫,郑晓铸,夏燕飞.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在老年重危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7,38(7):1094-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