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探讨
2018-04-16金鑫
金鑫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生命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对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命教育;渗透
生物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在初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感受大自然的奥秘,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而且生物学科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生命教育与生物教学相结合。
一、挖掘教材
七年级生物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探索生命的奥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以及教学目标等,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进而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学家对生物知识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的新动向,进而更好地将生命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讲解“我们周围的生物”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蚯蚓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要参与到各个小组的交流和沟通中,及时地了解他们的探究情况,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经过探究,有的小组说:“龙蟠虎踞之地非蚯蚓之所居,麟穴凤巢之场岂鸺鶹之所止。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物垃圾为食。”有的小组说:“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其能够改良土壤环境,高效率地处理有机废物,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有的小组说:“蚯蚓的生命力很顽强,其具有一定的再生功能。被切成两段的蚯蚓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可以变成两条完整的蚯蚓。”有的小组说:“蚯蚓俗称曲蟮,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蚯蚓的再生功能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进而使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二、创设教学情境
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同时教师可以将生命教育融入教学情境中,进而使他们在相关的情境中感受生命的真谛。由于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学生的原有知识、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进而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还要与教学内容和生命教育紧密联系,进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感受生命的可贵。例如,在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小明家种植了很多植物,为了使植物更好地生长,他会定期地浇水和施肥。一段时间之后小明发现,有几盆植物长势很不好,如虎皮兰、多肉、芦荟、仙人掌等。小明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长势不好的那几盆植物都是耐旱性植物,不需要经常浇水,因此他对浇水和施肥的时间进行调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情境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让他们列举一些相似的生活情境。环境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样的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因此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快速地适应各种新环境,进而更好地进行生活和学习。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探究生命的奥秘。
三、开放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即教师根据课标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很少会与学生进行互动,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知识,这就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課堂教学中教师要由课堂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使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和态度,并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些深刻的话题进行探究,进而达到将生命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目的。例如,在讲解“血液和血型”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一下自己对血液和血型的了解,并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血液和血型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体会生命的可贵,进而实现生命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结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生命教育与生物学科的融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以及生物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理解能力以及学习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进而使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奥秘,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欢.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安宇波.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途径分析[J].文理导航旬刊,2015(3):79.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