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分析
2018-04-16杨佳
杨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其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导入生活化的思维,创新教学方法,使其教学回归生活,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又一尝试。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教学为出发点,深入分析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现状及不足,并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有效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
目前,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教学,这是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的新探索。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运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讲解教授。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标准,既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整体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感受生活,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没有理解生活化内涵
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经验不足,没有对回归生活的真正内涵充分理解掌握,进而使得课堂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偏低。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极不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从而严重阻碍了其生活化的发展。
2.课堂教学呈现形式化,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初中教育阶段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但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课堂教学呈现出形式化形象,即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表面形式上追求生活化,却并没有真正地将教学内容回归生活,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旧较差,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3.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忽视生活性
在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忽视其课程的生活性的现象。这是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虽然运用了回归生活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其经验不足,对其回归生活的内涵研究尚浅,从而导致了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日积月累,就会使得教学效果严重受到阻滞,不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高素质发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有效教学策略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导入回归生活的思维模式
在八年级的教育阶段,要想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有效教学,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地导入回归生活的思维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建设美好祖国》一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列举学生身边的名人事迹,来积极地引导学生认识祖国,使其明白努力建设美好祖国的目的和意义,进而培养学生为建设美好祖国而奋斗的精神,并指导学生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去勇敢地实现建设祖国的伟大理想。以此来让学生懂得为建设祖国出力,并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回归生活,付诸于实践。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加强回归生活的实践性
在初中教学中,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有效教学,还需要教师灵活地创设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加强回归生活的实践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思维,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将理论知识付诸生活实际,既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一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生活思维来创设学习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并应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尊法、守法,做个维护法律的好公民。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合当下的时政大事,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
在初中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时,还需要适时地结合现阶段的时事政治,让学生感受到时事政治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将当下的时政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对时政的理解中,培养其良好的政治素养,增强其回归生活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讲授《网络改变世界》一章时,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当下的电子商务贸易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网络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对学科的认识。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注重生活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林芝.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鄒梅.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