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内皮抑素及TSP-1的影响
2018-04-16周美联卢明辉刘纪朋刘丽丽尹保会高顺强
周美联,卢明辉,刘纪朋,刘丽丽,尹保会,高顺强
(1.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073000;2.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石家庄 050000)
抗组胺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主要手段,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抗组胺药物能与H1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能抑制组胺、5-羟色胺的释放,阻断局部过敏反应[1]。临床实践发现,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采用常规抗组胺治疗,仅从病理过程角度进行纠正,对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故临床疗效并不理想[2]。雷公藤多苷片是近年来研制出的中药制剂,具有舒经通络、祛风消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片还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适合于免疫性病变的治疗[3]。本研究对59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在抗组胺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男37例,女22例;年龄20~61岁,平均(37.18±6.27)岁;病程2~11个月,平均(6.75±1.32)个月。对照组男39例,女20例;年龄21~60岁,平均(37.09±6.31)岁;病程2~10个月,平均(6.64±1.38)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考《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中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4],(1)风团大小不同,伴有每日不同程度的瘙痒;(2)病程≥6周;(3)间歇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6周,反复发作数月或数年。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病因不明确,临床表现的部位以皮肤为主,无严重全身症状。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1)就诊时可见不同程度的风团、红晕、伴有瘙痒;(2)全部患者自愿参考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排除标准(1)近30 d内有抗组胺药物、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相关治疗史;(2)合并心、肝、肾、肺、免疫系统、造血功能、神经功能等严重病变者;(3)伴有其他急慢性感染者;(4)物理刺激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明确病因的荨麻疹等其他类型的荨麻疹;(5)过敏体质者;(6)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整个疗程者;(7)妊娠、哺乳期女性。
1.4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Merck Sharp & Dohme Limited,规格:5 mg,生产批号:20150921),每日1次,每次5 mg,连续口服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江苏美通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生产批号:20151006),每日3次,每次20 mg,连续治疗8周。
1.5疗效标准[4]根据患者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共5项内容,按4级评分法分布记为0、1、2、3分,5项内容总和为症状总评分(TSS)。按照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TSS-治疗后TSS)/治疗前TSS×100%。拟定:(1)痊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2)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指数60%~90%;(3)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好转,疗效指数20%~<60%;(4)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2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内皮抑素及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水平。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4例;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7,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TSS比较两组治疗前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及TSS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TSS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T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TSS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抑素、TSP-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内皮抑素、TSP-1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抑素、TSP-1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皮抑素、TSP-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抑素、TSP-1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 论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与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反应等关系密切。肥大细胞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中具有中心作用,活化后可促进白三烯、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进一步促进炎症介质浸润,导致局部血管水肿[5]。地氯雷他定片属于第2代抗组胺药物,能选择性与H1受体结合,抑制组胺、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局部的过敏反应[6]。雷公藤多苷片是由中药雷公藤中提取的脂溶性药物,被称为中草药激素,主要的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二萜内酯、三萜等,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凝、抗肿瘤等功效,广泛用于干燥综合征、过敏性紫癜、肾性蛋白尿、慢性荨麻疹等的治疗[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雷公藤多苷片能明显减轻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雷公藤多苷片能调节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促使Th1/Th2平衡[8]。徐慧[9]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片能明显改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能促进新生血管生成,改善血管通透性,保持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研究结果显示,VEGF与部分皮肤病关系密切[10]。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升高,其可能通过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引起风团、瘙痒等症状。机体中VEGF的活性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产物纤维蛋白、胶原有关。内皮抑素是种胶原蛋白水解产物,属于血管生成抑制剂,能特异性地抑制内皮细胞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VEGF诱导下的增殖,阻止内皮细胞迁移,同时诱导内皮细胞凋亡[11]。内皮抑素能抑制VEGF对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减轻血管水肿及炎性反应浸润程度。TSP-1在血液、心脏、肺、脑等组织中大量分布,与新血管形成、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TSP-1直接作用于血管新生的各个环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还能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基础研究结果显示,TSP-1能抑制VEGF与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间接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阻止新血管生成[12]。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内皮抑素、TS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13]。内皮抑素、TSP-1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促进内皮抑素、TSP-1的分泌,有助于抑制慢性荨麻疹患者新血管的形成,改善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内皮抑素、TS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雷公藤多苷片能有效提高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内皮抑素、TSP-1的水平,进一步改善血管的通透性,这可能也是雷公藤多苷片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雷公藤多苷片能明显降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内皮抑素、TSP-1水平,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黄珍,刘万红,侯占英.抗组胺耐药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5,8(14):2075-2077.
[2]竺佳,黄巧玲,胡玉平.白芍总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11):1463-1468.
[3]温雯婷,黄晶晶,王鹏丽,等.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10):46-50.
[4]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49(17):45-47.
[5]王朵勤,徐金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1):25-28.
[6]丁黎,杨景煜,郝雁杰,等.地氯雷他定片与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2及IL-4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6):5169-5171.
[7]古力达丽哈·波帝,沙娅,冶玉萍,等.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18(5):414-416.
[8]冯群,孙蓉.雷公藤多苷片抗炎作用及伴随肝毒性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4,25(6):713-716.
[9]徐慧.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12(3):338-339.
[10]张淑芝,李晓萌,郑耀武.皮肤组织特异性VEGF基因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J].畜牧与兽医,2015,47(11):84-87.
[11]叶庆,秦叔逵,殷晓进,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血管新生的影响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8(12):1062-1068.
[12]杨文德,潘运龙.TSP-1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现状[J].广东医学,2016,37(24):3772-3775.
[13]张珍,姜娜,邵兴华,等.血小板反应蛋白1通过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人间皮细胞间皮间叶转化[J].上海医学,2015,12(7):59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