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兰县农村饮水安全探究

2018-04-15李玉辉

东北水利水电 2018年7期
关键词:村屯贫困人口饮水

李玉辉

(黑龙江省依兰县水务局,黑龙江依兰 154800)

1 现状

依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东部,隶属于哈尔滨市。总面积4 616 km2,其中耕地面积17.65万hm2。总人口4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6.67万人。设9个乡镇,132个行政村,386个自然屯(场)。依兰县地下水总贮藏量为72亿m3,地下水总补给量3.84亿m3/a,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01亿m3/a,现状可开采量0.57亿m3/a,剩余可开采量2.05亿m3/a。

在“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全县大部分村屯饮水安全已解决,但是仍然有小部分农村人口没有解决,其原因是村屯小,人口少,贫困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依兰县委、县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任务之一,并结合依兰县实际情况,制定了《依兰县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县各部门正在按照《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力争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2 工作目标

依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底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建设,使有贫困人口村屯供水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8%以上,水质达标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水质标准要达到国家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量要实现不低于40~60 L/(人·d),方便程度为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 min,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

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调查,依兰县现有饮水不安全村为64个,屯105个,总人口74 710人,其中贫困人口1 239人。主要原因:

1)季节性水量不足,(夏季用水高峰时、干旱年份,地下水位下降);2)工程标准低,主要是体现在有水处理设备的村屯,管理不到位,不按时反冲洗水处理设备及更换锰砂,再有是20世纪90年代期间建设的饮水工程,年限比较早,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建设标准低,输配水设施简单,没有沉淀、过滤、消毒等设施,运行一段时间后,水质发生变化,主要是铁、锰含量超标,个别村屯受地表水污染,大肠杆菌群超标,达不到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3)建设年限久远管网老化漏损严重,该县农村饮水工程多建在90年代左右,受当时技术、资金等方面限制,工程标准低,加上20多年运行,现在设备、管网都已老化,漏损十分严重,到了更新改造时期,迫切需要改造。

4 建议

依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从工程建设上看,需要新建工程33处,工程改造62处。建设工程量为水源井工程67眼、井房55座、安装净水设备75台套、安装消毒设备87台套、建设管网工程392.3 km。为完成这些建设任务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领导重视要到位。依兰县为了完成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各项工作任务,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依兰县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工程建设用地、施工、管理等项工作,工作任务分工明确,责任明晰。主要任务是认真组织落实,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规划设计要到位。依兰县应坚持“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分部实施”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牢牢把握规划设计各个环节,合理编制整体规划。

3)工程建设管理要到位。要在思想上坚持小工程大管理理念,项目实施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结合工程实际,实行“四制”管理。将工程建设任务细化到村到屯到户,工期细化到旬,责任落实到人,将建设工期、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等定期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细则》实施。在项目验收上,贫困户户主、村民代表、村“两委”、乡(镇)政府和县级扶贫、水务、卫生、环保等部门组成联合审查小组,在部门佐证全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入户调查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标情况,填写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前后“四项指标”对照表,调查组与贫困户户主、村民代表在对照表上签字确认,并在村内公示7 d,无异议后,报县级扶贫开发小组核查通过后,通过当地媒体向社会公告。

4)资金筹集要到位。要想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需要有资金做保障。依兰县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资金,按照省水利厅、省扶贫办有关文件精神,年度投资计划分为省级投资计划和县级投资计划。在工程计划实施中,县政府应做好工程预算,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加快工程建设。

5)机制建设要到位。政府要成立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明晰工程产权,逐项落实管护主体,建立县级维修养护资金。卫生部门做为水质监测的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要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安全。要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加强收费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6)行业管理要到位。水务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加大监管力度,定期、不定期对供水工程管护情况进行巡查,对管护不利的看管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更换,对经营者进行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承包资格;二是对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改造的要加强管护,确保饮水安全;三是与村委会协商合理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加强水源涵养,加大管理力度;四是广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农村饮用水安全知识,增强农民群众节约用水和水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调动其参与饮水工程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

猜你喜欢

村屯贫困人口饮水
简易饮水鸟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基于现状下的村屯生态绿化建设探析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防丢干伞饮水杯